路易九世(1214-1270年),被尊為“圣路易”,法國卡佩王朝第九任國王(1226-1270年在位),法語:Louis IX,1226年開始在位直到死亡,是路易八世和卡斯提爾的布蘭琪所生的孩子。他也曾經(jīng)發(fā)起第七次、第八次十字軍東征。
路易九世 - 簡介
路易九世生于公元1214年,曾兩次親率十字軍東征,第一次在1249年登陸埃及,但在進軍亞力山大港時遭到慘敗,其本人被穆斯林軍隊俘虜,在埃及被囚禁了多年之后,于1254年回國。第二次在1270年,他又率軍登陸北非突尼斯,同年8月在當?shù)匾虿∪ナ馈?/p>
路易九世 - 經(jīng)歷
1228年英王亨利三世在布列塔尼登陸,路易九世親自率兵出征。他下令重建昂熱(Angers)的城堡,并進逼亨利三世的基地南特。亨利未獲任何成果隨即引軍撤離。1234年5月29日路易九世與普羅旺斯伯爵雷蒙?貝倫加爾四世(Raymond Berenger IV)之女瑪格麗特結(jié)婚。1244年12月他決定前去解放圣地。當時圣地正處在危急之中︰耶路撒冷已于同年8月23日落入穆斯林之手,埃及蘇丹軍已經(jīng)攻占大馬士革,如果西方國家不立即出兵,東方的基督教王國便會迅速崩潰。因此,法國的貴族們同意隨國王進行第六次十字軍東征。路易九世將攝政權(quán)交給母后,于1248年8月25日從艾格穆爾特(Aigues-Mortes)攜帶妻兒啟程。他的艦隊約有兵船100艘,共載士兵35,000名。他打算在埃及登陸,攻占埃及的主要城鎮(zhèn),并以這些城鎮(zhèn)交換敘利亞的城市。他的遠征軍在塞浦路斯過冬,1249年6月在埃及達米埃塔(Damietta)附近登陸。路易九世率第一批人員離船上岸,在穆斯林土地上豎起圣但尼軍旗。6月6日進入達米埃塔城,然后直逼開羅。然而,由于尼羅河漲水,使他耽擱了幾個月。1250年2月8日開始攻占曼蘇拉(al-Mansurah)要塞。這時法國遠征軍已經(jīng)精疲力竭,幾千具陣亡者的尸體漂在尼羅河上,那些沒有喪命的人又遭到瘟疫的襲擊。路易九世只好下令撤至達米埃塔。隨后他本人也染上了疫疾。埃及的軍隊乘勝追擊,1250年4月7日將路易九世俘獲。經(jīng)過長期談判,路易九世在交付大量贖金之后獲釋,在阿卡與王后重新團聚。后因母后去世,他返回法國。
他在西方的基督教世界享有很大威望。他開始與英王亨利三世談判,1258年5月28日在巴黎簽訂和約,英王向他稱臣。他對文學藝術(shù)非常關(guān)心,在他的鼓勵下,博韋的樊尚(Vincent of Beauvais)撰寫第一部大百科全書《大鏡》(Speculum majus)。他在位期間外國學生和學者云集巴黎大學。他對圣地念念不忘,1269年再次決定遠征非洲。1270年7月初法國遠征軍在突尼斯登陸,最初勢如破竹,連連獲勝,并占領(lǐng)了迦太基。但是瘟疫再度襲擊他們,路易九世也死于鼠疫。
路易九世 - 成就
他被奉為中世紀法國乃至全歐洲君主中的楷模,綽號“完美怪物”。在中世紀的歐洲,要成為一個模范君主至少應(yīng)具備以下條件:虔誠的基督教信仰,參加十字軍東征,執(zhí)法公正等,而他具備了以上的全部。盡管他沒有給法國帶來什么革命性的變化,但他有效的統(tǒng)治,給法國帶來了一個穩(wěn)定繁榮的時期,加強了法國王室的權(quán)威和地位,為法國王室在半個多世紀后的英法百年戰(zhàn)爭的沉重打擊中仍屹立不倒,并進而形成法國民族國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chǔ)。
他是卡佩王朝的第九任王,在他的祖父腓力二世等前輩的努力下,法國王室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困守“法蘭西島”的尷尬處境,雖然還沒有在整個法蘭西建立起中央集權(quán),但已經(jīng)是名副其實的最有實力的人。他的父親、驍勇善戰(zhàn)的路易八世沒有為卡佩王朝增加多少產(chǎn)業(yè),年紀輕輕就到上帝那里報告去了,留下了12歲的路易九世及其母布朗歇這對孤兒寡母。路易九世在位的前10年由太后布朗歇攝政。在路易九世的早期教育中,布朗歇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母親的引導下,從小基督教精神已經(jīng)成為他思維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后來的行為充分顯示了這一點,他每天坐兩次禰撒,就寢前念50遍《圣母經(jīng)》,午夜起身參加神甫在教堂舉行的晨鑄。他毫不吝惜地捐錢給修會,并成為圣芳濟修會的一員。有時,他甚至還效法耶穌給門徒洗腳,而親自給濟貧院的盲人洗腳。但他的虔誠也給法蘭西帶來過損害,他嚴禁異教的流傳,設(shè)立火刑場和異端裁判所,對待猶太人尤其苛刻,燒毀他們的經(jīng)書,強迫他們帶猶太人的標志等。
他的虔誠也表現(xiàn)在他對十字軍東征的狂熱上。他參加了第七次和第八次十字軍東征,成為十字軍東征史的尾段。前一次從1248年延續(xù)到1250年,年輕氣盛的路易以傾國之力出擊,據(jù)說有14萬大軍,1800多軍艦,目標是薩拉丁后人統(tǒng)治下的埃及。但在占領(lǐng)了達米埃塔港之后,就遇上瘟疫襲擊,使得元氣大傷。十字軍進攻開羅途中,前來迎戰(zhàn)的埃及蘇丹薩利赫突然在軍中病死,形勢似乎大好,但由奴隸組成的埃及近衛(wèi)軍在薩利赫的愛妾珍珠小枝率領(lǐng)下仍然打敗了疲憊的十字軍,御弟阿圖瓦伯爵捐軀,圣路易本人也“光榮地”淪為階下囚,交納了80萬金幣的罰金后才獲釋。此戰(zhàn)對埃及的歷史影響更大,阿尤布王朝因此覆沒,開始了“奴隸王朝”的統(tǒng)治。
后一次從1269年到1270年,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圣路易不顧國內(nèi)大多數(shù)貴族的反對,帶領(lǐng)6000騎士和3萬步兵進攻突尼斯。開始時勢如破竹,但瘟疫總愛跟他作對,這一次,他病死于詭異多變的北非沙漠中。按今天的觀點,他的東征是失敗的,但按那個時代歐洲的騎士精神,無論被俘還是死于征途都是一種很大的榮譽,正因為如此,在他病死27年后,他被羅馬教廷追認為圣徒,贏得了“圣路易”的尊號。
路易九世的馬上戰(zhàn)績還不止于此,早在少年時代,就曾御駕親征擊敗過英王亨利三世精心策劃的入侵,后來同亨利三世簽訂《巴黎條約》,互相交換領(lǐng)地,亨利三世作為封臣對路易九世行臣服禮。后來又同西班牙的阿拉貢國王海梅一世簽訂《科爾貝條約》,基本上奠定了兩國以比利牛斯山為界的局面?偟膩碚f,路易九世在歐洲基督教國家中實行睦鄰政策,不主動挑起戰(zhàn)爭,以公正和寬大為原則處理彼此的爭端,使他的時代成為中世紀西歐地區(qū)少有的橄欖枝飄舞的時代,這也是他獲得很高聲譽的原因之一。
他對法國影響更大的還在于他的司法改革,于同時代英國的司法改革方向相反,法國的改革是將司法權(quán)收歸王室法庭所有,規(guī)定叛逆、矯詔、鑄假幣等重要案件均必須在王室法庭審理。他還在王室領(lǐng)地之外實行“國王40日”制度,即地方諸侯在遭受侵害后,40日內(nèi)不得實施報復,只能上訴王室法庭,由國王裁決,這就剝奪了諸侯“先斬后奏”的權(quán)力。圣路易還禁止司法決斗、血親復仇等落后的風俗。與司法改革同時的是幣值改革,規(guī)定王室領(lǐng)地只能流通王室的鑄幣。
圣路易不愧是世界史上少見的親民國王,他每次做完禰撒之后,會坐在樊尚森林中接受任何國民的申訴,并親自審理案件。如上所述,他會親自給窮人洗腳。他自己掏錢或利用公款建立醫(yī)院、救濟院、招待所、盲人院及贖身妓女的住所,每次視察時,每天總要供給120個窮人的飯,其中3人可以和他一同進餐。他還服侍過麻風病人吃飯。
路易九世 - 統(tǒng)治時期
他還鼓勵文學、藝術(shù),對巴黎大學的發(fā)展起積極作用,在他的時代,外國留學生云集巴黎。巴黎出現(xiàn)的大量哥特式建筑是他的時代繁榮的見證。
路易九世贊助藝術(shù),使哥德式藝術(shù)及哥德建筑獲得很大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他宮廷的藝術(shù)風格通過巴黎美術(shù)大師的作品,以及王室聯(lián)姻傳播到歐洲各地。路易九世在巴黎的個人附屬禮拜堂Sainte-Chapelle的樣式也多次被他的后裔所模仿。路易九世的作品Morgan Bible,是中世紀的繪畫杰作。
圣路易的統(tǒng)治時期,法蘭西王國的政治及經(jīng)濟稱霸歐洲,被稱作“圣路易的黃金世紀(golden century of Saint Louis)”。法國國王在歐洲的國王及統(tǒng)治者當中被視為“同輩中年紀最長者(primus inter pares)”。他統(tǒng)率歐洲最大的軍隊、治理歐洲最富有的國家,當時法國是歐洲藝術(shù)及知識的中心,他被認為是La Sorbonne(按:可能是指巴黎索邦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在很多方面,路易九世建立了“基督教國家”,也在其依然在生的時候建立了自己的神圣、公正的聲望,路易在許多場合都被選為仲裁者。(on many occasions he was chosen as an arbiter in the quarrels opposing the rulers of Europe.)
路易九世 - 社會評價
歐洲對路易九世的聲望及敬重主要由于他仁厚的個人特質(zhì)的吸引力大過于他所擁有的軍事權(quán)力。在他的時代,他是基督教國君的典范。
對于圣路易的歷史地位,盡管他沒有給法國帶來什么革命性的變化,但他有效的統(tǒng)治,給法國帶來了一個穩(wěn)定繁榮的時期,加強了法國王室的權(quán)威和地位,為法國王室在半個多世紀后的英法百年戰(zhàn)爭的沉重打擊中仍屹立不倒,并進而形成法國民族國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chǔ)。他的司法和幣值改革是法國在邁向中央集權(quán)國家道路上的堅實一步。另外,他作為“完美怪物”留給后世君主的模范作用,也應(yīng)該加上去。而由他促成的火刑場和異端裁判所,則是他的重要影響中令人不安的一部分。
路易九世 - 命名之地
密蘇里州、塞內(nèi)加爾Saint-Louis du Sénégal、阿爾薩斯Saint-Louis、魁北克圣路易湖、加州Mission San Luis Rey de Francia等地都以這位國王的命字來命名
法國凡爾賽圣路易大教堂、 Basilica of St. Louis、King of France in St. Louis、Missouri、the Cathedral-Basilica of St. Louis in St. Louis、Missouri、及法國圣路易皇家Order(1693–1790 and 1814–30) were also created after the king、 紐奧良的圣路易大教堂也是以這位國君來命名。
許多巴西的葡萄牙文地名叫做S?o Luís也是以圣路易來命名的。 突尼西亞以Sidi Bou Said來稱這位法國天主教國王。突尼西亞的傳說,路易九世與一位柏柏公主相戀,路易九世將自己的名字改成Abou Said ibn Khalef ibn Yahia Ettamini el Beji(綽號是Sidi Bou Said),突尼西亞西岸的奇特小鎮(zhèn)便以此命名。
根據(jù)這個傳說,路易九世后來成為伊斯蘭的圣人,這個故事的根據(jù)雖然不可靠,不過這位國君很明顯特別地狂熱于宗教,而且曾與伊斯蘭國家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