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元景 - 基本資料
柳元景(406—465.9.18),字孝仁,河東解縣(今山東臨猗西南)人,南北朝時期宋朝名將。
柳元景 - 個人概述
元嘉初,江夏王義恭召補撫軍參軍,遷殿中將軍,復為義恭司空參軍,隨府轉(zhuǎn)司徒太尉城局參軍,歷孝武安北中兵參軍、隨王誕后軍中兵參軍,加建威將軍弘農(nóng)太守,除寧朔將軍京兆廣平二郡太守,又除冠軍司馬襄陽太守。孝武舉義,以為諮議參軍,領中兵,加冠軍將軍。及即位,以為侍中,領左衛(wèi)將軍,轉(zhuǎn)前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未行,徙領軍將軍,加攻騎常侍,封曲江縣公。孝建初加撫軍,假節(jié),復領寧蠻校尉、雍州刺史,以破臧質(zhì)功封晉安郡公。復為領軍太子詹事,加侍中。尋轉(zhuǎn)驃騎將軍本州大中正。大明中遷尚書令,改封巴東郡公,加左光祿大夫,尋授侍中、驃騎將軍、南兗州刺史。前廢帝即位,遷尚書令,領丹陽尹,以謀廢立遇害。明帝即位,贈太尉,謚曰忠烈公。
柳元景 - 生平事跡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七月,宋武陵王劉駿為雍州刺史,將至襄陽赴任,宋遂派撫軍中兵參軍沈慶之率兵突然進擊,大破蠻兵。劉駿抵達襄陽后,諸蠻切斷驛道,欲攻隨郡(治今湖北隨州)。時柳元景剛至隨郡,內(nèi)糧食很少,武器也不夠用。柳元景于是在郡內(nèi)招募了六七百人,分出五百人駐扎在驛道。有人進言說:“蠻將逼城,不宜分眾 。”柳元景說:“蠻聞郡遣重戍,豈悟城內(nèi)兵少。且表里合攻,于計為長”(《宋書·柳元景列傳》)。蠻兵到后,柳元景便命守在驛道的人暗中繞到蠻兵的后面,并告誡道:“火舉馳進”(《宋書·柳元景列傳》)。隨即前后惡夾擊,大敗蠻兵,斬數(shù)百人,投水而死者達千余人,從此郡境肅然。當時涢山(今湖北潛江東北)蠻人最強,柳元景又隨沈慶之攻涢山,共獲3萬余人,將1萬余人遷移至都城建康(今南京)。柳元景轉(zhuǎn)任安北府中兵參軍,后又為中兵參軍。元嘉二十六年(449年),沔北諸山蠻攻雍州,柳元景隨建威將軍沈慶之等二萬人討之,八道俱進。至次年正月,宋軍大勝。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七月,宋文帝見北魏不斷派兵南犯,欲伺機北伐。得悉魏誅殺謀臣崔浩,又見河道通暢,柔然遣使遠來,誓為犄角,遂不顧多數(shù)大臣的反對,遣大軍伐北魏。雍州刺史隨王劉誕遣柳元景與振威將軍尹顯祖、奮武將軍魯方平、建武將軍薛安都、略陽太守龐法起率兵趨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東北)。并以柳元景為建威將軍,總領諸將。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二月,魏統(tǒng)治集團內(nèi)訌,魏太武帝拓跋燾被中常侍宗愛所殺。三月,宋文帝劉義隆見有機可乘,再次伐魏。五月,遣撫軍將軍蕭思話督冀州刺史張永等向碻磝,以司州刺吏魯爽、潁川太守魯秀和殿中將軍程天祚率荊州甲士4萬趨許昌、洛陽,雍州刺吏臧質(zhì)率所部趨潼關(今陜西潼關縣東北)。泰始元年(465年)六月,加柳元景南豫州刺史。柳元景少時貧苦,曾由下都去大雷,時日暮寒甚,柳元景頗有羈旅之嘆。這時,岸邊有一老翁自稱會算命,謂元景曰:“君方大富貴,位至三公!绷耙允情_玩笑,便說:“人生免饑寒幸甚,豈望富貴!崩衔陶f:“后當相憶”(《南史·柳元景列傳》)。后柳元景果然位至三公,便想找算命老人,但沒有找到。
柳元景行伍出身,所以當朝理事,非其所長,但仍顯出寬弘高雅的美德。時,朝中的要臣多有產(chǎn)業(yè),唯柳元景一無所有。他家里有幾十畝菜園,守園人便將吃不了的蔬菜提出去賣掉,得錢二萬,送到他宅里。柳元景知道后,生氣地說:“我立此園種菜,以供家中啖爾。乃復賣菜以取錢,奪百姓之利邪”(《宋書·柳元景列傳》)!于是將錢送給了守園人。 孝武帝多猜忌,在位時嚴暴異常,柳元景雖待遇顯赫,但仍擔心禍及其身。太宰江夏王劉義恭和諸大臣都心情疑懼,從不敢私自往來,以免產(chǎn)生事端。孝武帝死后,劉義恭、柳元景等都相對說:“今日始免橫死”(《宋書·柳元景列傳》)。柳元景和諸重臣才敢相互往來,常常一起飲酒娛樂,夜以繼日。前廢帝即位之初,撫慰眾臣,表現(xiàn)溫和,朝內(nèi)漸發(fā)亂事,他殺了戴法興后便不再斂氣吞聲,兇相漸露。柳元景等無不震懾,各不自安,便與顏師伯等人密謀廢帝,立劉義恭。日夜聚謀,但猶豫不決。柳元景便將此事告訴了沈慶之,沈慶之與劉義恭的關系一般。顏師伯當時專斷朝事,對沈慶之向來不以為然,曾對令史說:“沈公,爪牙耳,安得預政事”(《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三十》)!沈慶之對顏師伯極為不滿,所以向前廢帝告發(fā)了此事。
八月癸酉(公元465年9月18日),前廢帝親自率羽林兵殺劉義恭及其四子。另遣使者稱詔召柳元景,左右奔告他“兵刃非!。柳元景自知大禍將至,便先向其母告辭,然后整朝服,乘車應召。出門時遇見其弟車騎司馬柳叔仁,穿著戎裝,帶數(shù)十人來找他,讓他拒從詔令。柳元景苦苦勸說柳叔仁不要作亂,自己早有主張。等他走出里巷,大軍來到,柳元景便下車受戮,容色恬然,其八子、六弟及諸侄也都被殺。顏師伯及其六子也于同日被殺。柳元景 - 人物評價
太宗即位,令曰:“故侍中、尚書令、驃騎大將軍、巴東郡開國公、新除開府儀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元景,風度弘簡,體局深沈,正義亮時,恭素范物。幽明道盡,則首贊孝圖,盛運開歷,則毗燮皇化。方任孚漢輔,業(yè)懋殷衡,而蜂豺肆濫,顯加禍毒,冤動勛烈,悲深朝貫。朕承七廟之靈,纂臨寶業(yè),情典既申,痛悼彌軫,宜崇賁徽冊,以旌忠懿。可追贈使持節(jié)、都督南豫、江二州諸軍事、太尉、侍中、刺史、國公如故。給班劍三十人,羽葆、鼓吹一部,謚曰忠烈公! 《南史》
柳元景 - 常勝將軍
柳元景出身將帥,久經(jīng)沙場,尤其擅長于戰(zhàn)術指揮,每臨危境,能夠從容應敵,激勵軍心,幾次轉(zhuǎn)危為安,以少克眾,是劉宋王朝一名難得的常勝將軍。然而,柳元景雖長于軍事,卻拙于政爭,孝武帝晚期,南北朝間大規(guī)模軍事對抗停止,柳元景也因倍受優(yōu)寵麗由將入相,遠離了他得心應手的戰(zhàn)場。告別戰(zhàn)場面入朝為相,柳元景失去了用武之地,當面臨殘酷的內(nèi)部政治斗爭時,他束手無策,唯有坐以待斃,成為內(nèi)部權(quán)力之爭的犧牲品。
柳元景 - 相關記載
《宋書》 南朝梁·沈約 列傳第三十七(節(jié)選)
柳元景,字孝仁,河東解人也。曾祖卓,自本郡遷于襄陽,官至汝南太守。祖恬,西河太守。父憑,馮翊太守。元景少便弓馬,數(shù)隨父伐蠻,以勇稱。寡言有器質(zhì)。荊州刺史謝晦聞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敗。雍州刺史劉道產(chǎn)深愛其能,元景時居父憂,未得加命。會荊州刺史江夏王義恭召之,道產(chǎn)謂曰:“久規(guī)相屈。今貴王有召,難輒相留,乖意以為惘惘!狈,補江夏王國中軍將軍,遷殿中將軍。復為義恭司空行參軍,隨府轉(zhuǎn)司徒太尉城局參軍,太祖見又嘉之。主
堵先是,劉道產(chǎn)在雍州有惠化,遠蠻悉歸懷,皆出緣沔為村落,戶口殷盛。及道產(chǎn)死,群蠻大為寇暴。世祖西鎮(zhèn)襄陽,義恭以元景為將帥,即以為廣威將軍、隨郡太守。既至,而蠻斷驛道,欲來攻郡。郡內(nèi)少糧,器杖又乏,元景設方略,得六七百人,分五百人屯驛道;蛟唬骸靶U將逼城,不宜分眾!痹霸唬骸靶U聞郡遣重戍,豈悟城內(nèi)兵少。且表里合攻,于計為長!睍U垂至,乃使驛道為備,潛出其后,戒曰:“火舉馳進。”前后俱發(fā),蠻眾驚擾,投鄖水死者千余人,斬獲數(shù)百,郡境肅然,無復寇抄。硃修之討蠻,元景又與之俱,后又副沈慶之征鄖山,進克太陽。除世祖安北府中兵參軍。
《南史》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節(jié)選)
元景少便弓馬,數(shù)隨父伐蠻,以勇稱。寡言語,有器質(zhì),荊州刺史謝晦聞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敗。雍州刺史劉道産深愛其能,會荊州刺史江夏王義恭復召之,道産謂曰:「久規(guī)相屈。今貴王有召,難輒相留,乖意以爲罔罔!狗,累遷義恭司徒太尉城局參軍。文帝見又知之。先是,劉道産在雍州有惠化,遠蠻歸懷皆出,緣沔爲村落,戶口殷盛。及道産死,群蠻大爲寇暴。孝武西鎮(zhèn)襄陽,義恭薦元景,乃以爲武威將軍、隨郡太守。及至,廣設方略,斬獲數(shù)百,郡境肅然。
隨王誕鎮(zhèn)襄陽,元景徙爲后軍中兵參軍。及朝廷大舉北侵,使諸鎮(zhèn)各出軍。二十七年八月,誕遣尹顯祖出貲谷,魯方平、薛安都、龐法起入盧氏,田義仁出魯陽,加元景建威將軍,總統(tǒng)軍帥。
后軍外兵參軍龐季明,三秦冠族,求入長安,招懷關、陜,乃自貲谷入盧氏。盧氏人趙難納之。元景率軍系進,以前鋒深入,懸軍無繼,馳遣尹顯祖入盧氏,以爲諸軍聲援。元景以軍食不足,難可曠日相持,乃束馬懸車,引軍上百丈崖,出溫谷以入盧氏。法起諸軍進次方伯堆,去弘農(nóng)城五里。元景引軍度熊耳山,安都頓軍弘農(nóng)。法起進據(jù)潼關,季明率方平、趙難諸軍向陜。十一月,元景率兄梁肱誑嬌。仍以元景爲弘农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