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紹義,北齊文宣帝高洋第三子。559年,封為廣陽王,560年,改封范陽王。 578年,北齊滅亡,高紹義逃往突厥,受到突厥他缽可汗愛重,北齊被滅后逃到北邊者,都歸高紹義管轄。578年,高保寧在營州奉高紹義為北齊皇帝,用武平年號,作武平九年。580年,北周派賀若誼勸他缽可汗交出高紹義,他缽可汗同意了,高紹義在和他缽可汗打獵的時候,被賀若誼所擒,帶回中原,流放蜀地。高紹義之妃乃渤海封孝琬之女,自突厥逃歸。高紹義在蜀,給封妃寫信:“夷狄無信,送吾于此。”后高紹義竟死蜀中。
高紹義 - 人物簡介
忠帝高紹義(?-580年),文宣帝高洋第三子,南北朝北齊最后一位皇帝。初封廣陽王,后封范陽王,歷任侍中、尚書令、定州刺史。
577年2月,高紹義起兵欲圖恢復,肆州以北280余城皆響應,高紹義遂與靈州刺史袁洪猛自馬邑引兵南下,欲取并州,至新興,肆州已被北周軍占領,高紹義前軍降周,只得退保馬邑。北周宇文神舉攻占顯州,高紹義戰(zhàn)敗,率3000人投突厥。
高紹義在突厥他缽可汗的支持下即北齊帝位,年號為武平,流亡在北方的北齊臣民全部歸屬高紹義統(tǒng)轄。此后歷年,高紹義與營州高保寧屢犯北周邊境,并進兵幽州,配合范陽人盧昌期舉兵反周,失敗后又逃回突厥,成為北周邊境大患。
580年6月,北周遣使送公主去突厥和親,又派遣建威侯賀若誼賄賂他缽可汗,請囚送北齊忠帝高紹義?珊辜鹊霉,又得厚賄,于是假裝請高紹義圍獵,而讓賀若誼將其擒獲。580年7月,賀若誼將忠帝高紹義從突厥囚送長安,北周將其流放于蜀地,高紹義后死于蜀地。北齊滅亡。
高紹義 - 登基帝位
北周武帝攻克晉陽后,以齊降將封輔相為北朔州(治馬邑,今山西朔縣)總管。北朔州乃是北齊為控制和防御突厥而設置的邊境重鎮(zhèn),士卒驍勇。此時,前長史趙穆和司馬王當萬等都不甘心做降周的將吏,便密謀囚禁封輔相,從瀛州把抗周的任城王高諧迎去,領導抗周。后來高諧沒有迎到,只得把定州刺史范陽王高紹義請了去。高紹義雖不如高諧威望大,畢竟也是宗室親王,可以號令百姓。因而,當高紹義于建德六年(公元577年)二月來到馬邑時,昔日的齊國邊境軍民,重又燃起了一線復興的希望。自肆州(今山西忻縣)以北二百八十余城紛紛反正,表示效忠高紹義。
高紹義 - 軍事生涯
高紹義登基帝位后,遂率軍南下,打算奪取晉陽。隊伍剛到新興,周軍已占有了肆州,紹義前鋒兩儀同率部降周。周軍進擊顯州,活捉刺史陸瓊,又攻拔周圍諸城,紹義被迫退保馬邑。周軍乘勝攻馬邑,紹義戰(zhàn)敗,對眾發(fā)誓道:“有死而已,不能降人!彼_實沒有降周,卻也沒有以死許國,而是投奔了突厥。此時,他身邊尚有眾三千人,紹義宣布:“不愿隨往突厥,欲回家者聽便。”當下就散走了一大半。
突厥佗缽可汗一向尊敬文宣帝高洋,稱他為英雄天子。如今見來降的高紹義模樣,尤其是腿踝長得酷似其父,因而對他甚見愛重。實際上當然還是想利用高紹義作為對付北周的一個籌碼,所以,將跑至突厥境內的齊人,統(tǒng)統(tǒng)交由紹義管轄。
同年十二月,北齊宗室的疏屬、仍在黃龍(今遼寧朝陽)堅持抗周的營州刺史高寶寧上表勸進,高紹義遂稱帝,改號武平,以寶寧為丞相。突厥佗缽可汗特地為之發(fā)兵壯膽。
第二年(公元578年)閏六月,高紹義得知周武帝病死,以為老天有眼,助他復齊。恰好幽州人盧昌期起兵據(jù)有范陽 (今河北涿縣),奉迎紹義。紹義當即帶著突厥兵南下。中途聽說周幽州總管領兵出征,便乘虛襲擊幽州治所薊城(今北京市),北周柱國將軍宇文神舉派大將軍宇文恩率兵四千往救,大半被突厥兵消滅。就在此時,宇文神舉已攻克范陽,生擒了盧昌期。高紹義獲悉后,知復國無望,遂率全軍素衣舉哀,追悼盧昌期,然后退回突厥境內。
隨著北周對齊國故土的統(tǒng)治日益鞏固,高紹義在中原已經失去了號召力,完全依賴突厥的庇護茍延殘喘。此時,突厥與北周的關系也開始逐漸改善。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月,突厥佗缽可汗要求與周和親,周以交出高紹義為條件,同意將千金公主嫁給佗缽。佗缽沒有答應。但雙方關系仍在繼續(xù)改善。大氣候的變化,預示著高紹義的茍安日子已經不會長久了。
大成二年(公元580年)六月,周遣汝南公宇文神慶、司衛(wèi)上士長孫成送千金公主入突厥,又遣建威候賀若誼厚賂佗缽,要求交出高紹義,佗缽權衡利弊,覺得高紹義已經不再有用,決定把他拋棄。遂以出獵為名,把高紹義誑到南部邊境,使賀若誼捉去。七月,高紹義被押至長安,隨即又被流放蜀中,最終死在那里。
高紹義 - 經濟措施
北齊高紹義時期繼承了東魏所控制的地盤,占有今黃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蘇北、皖北的廣闊地區(qū)。同時與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陳(取代梁,但只占有前者部分領土)等。
北齊高紹義天保三年(552年)以后,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屬匈奴族),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北齊的農業(yè)、鹽鐵業(yè)、瓷器制造業(yè)都相當發(fā)達,是同陳、北周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
北齊高紹義時期繼續(xù)推行均田制,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例如,北齊取消了受倍田的規(guī)定,不過一夫一婦的實際受田數(shù)仍相當于倍田,北魏對奴婢受田沒有限制。北齊則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間。另外還規(guī)定了賦稅。
高紹義 - 相關詞條
長安 | 蜀中 | 統(tǒng)治 | 丞相 | 中原 |
歷史 | 文宣帝 | 皇帝 | 突厥 | 和親 |
北周 | 宋國 | 洛陽 | 高恒 | 高云 |
高紹義 - 參考資料
1、http://www.beiqizxw.cn/
2、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5016h.htm
3、http://www.art123456.cn/html/5/20080111/1096.html
4、http://blog.163.com/kirishima@126/blog/static/852954820088710105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