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奧伯特 - 概述
赫爾曼·奧伯特,歐洲火箭之父,德國火箭專家,現(xiàn)代航天學奠基人之一。
赫爾曼·奧伯特 - 生平簡介
赫爾曼·奧伯特于1894年6月25日出生于奧匈帝國的特蘭西瓦亞(現(xiàn)羅馬尼亞赫爾曼施塔特)。在他12歲的時候,就因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的影響而迷上了星際旅行。1913年他到慕尼黑學醫(yī)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征召入奧匈帝國軍隊當兵,中斷了醫(yī)學學習,但他專注于宇宙航行的基礎理論研究。他閱讀了所有他能找到的關于火箭和宇宙航行的著作,其中包括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著作。
1919年他重新回到德國繼續(xù)學習物理學,但是1922年他向海德堡大學提交的關于火箭的論文卻被說做是不切實際的。 1923年6月,他發(fā)表了那部92頁的經典著作《飛往星際空間的火箭》。(1929年經過修改和充實改名《通向航天之路》)對早期火箭技術的發(fā)展和航天先驅者有較大影響。
從1924年到1938年,奧伯特在特蘭西瓦亞的一所中學里教數(shù)學和物理。但他對火箭的興趣沒有絲毫減退。當時有一部電影《月宮女郎》需要一架火箭,為此導演找到奧伯特,希望他能制作一個。雖然這個計劃最終沒有完成,但它卻激發(fā)起了一批天才人物的想象力。1927年,一批熱情的支持者成立了星際航行協(xié)會。 1938年他在維也納工程軍院從事火箭研究,后又在德累斯頓大學研制液體火箭的燃料泵,但他的主要興趣在固體火箭方面。
奧伯特于1940年加入德國籍,1941年到佩內明德研究中心參與V-2火箭的研制工作。他的工作雖然他沒有直接參與發(fā)展后來的A-4火箭發(fā)動機,也就是著名的V-2火箭,但A-4火箭卻完全是以他的理論框架為基礎的。戰(zhàn)后,奧伯特留在德國,并回到他的家鄉(xiāng)住了一段時間。之后,他在瑞士任火箭技術顧問,1950年為意大利海軍研究固體推進劑防空火箭,后返回德國紐倫堡從事教學工作。1951年,他離開德國到美國與布勞恩合作,共同為美國空間規(guī)劃努力。1955~1958年在美國任陸軍紅石兵工廠的顧問。這期間他寫了兩本書,一本是對十年內火箭發(fā)展的可能性做展望,另一本談到了人類登月往返的可能性。
1958年退休回德國被選為聯(lián)邦德國空間研究學會的名譽會長 ,但其大部分時間用來思考哲學問題,這也許是許多德國科學家的習慣。
奧伯特于1989年12月去世,享年95歲。
赫爾曼·奧伯特 - 人物歷程
奧伯特從小就對交通工具特別感興趣,渴望著利用它們旅行得更快、更遠、更好。為此,他設計了奇異的火車、飛機和宇宙飛船。稍大一些后,他就在思考宇宙航行的辦法,尋找產生11千米/秒速度的運載工具。經過閱讀和思考,他斷定,反作用力推進的火箭,提供了一種進入太空的方式。
作為數(shù)學教授,奧伯特把全部業(yè)余時間用于宇宙航行研究。1922年,他把研究成果整理成文,作為申請博士學位的論文寄給了海德堡大學,但他的研究成果沒有得到承認。 1923年,他發(fā)表了那篇論文,就是后來被稱為宇宙航行學經典著作的《飛向行星際空間的火箭》,書中提出空間火箭點火的理論公式,用數(shù)學闡明火箭如何獲得脫離地球引力的速度。
1925年,13歲的馮·布勞恩讀了這本書,通過當時著名的火箭研究者威利·勒的介紹,成為奧伯特的一名少年助手和學生。
1927年6月,德國一批業(yè)余火箭研究者成立“宇宙航行協(xié)會”,在羅馬尼亞工作的奧伯特聞訊后來到德國,被推舉為該協(xié)會會長。
奧伯特在繼續(xù)研究中對他的火箭理論進行了修改和充實。1929年又發(fā)表了第二部經典著作《實現(xiàn)太空飛行的道路》,他在書中預見到電推進火箭和離子火箭的發(fā)展。這本書使他獲得第一屆佩爾--希爾施獎。
除了對火箭進行理論研究外,奧伯特還親自與同事一起研制火箭。1930年7月23日發(fā)射成功的一枚火箭,飛行高度達20千米。由于奧伯特和其他人在火箭研究和實踐中的成就,引起了科學家對火箭問題的普遍重視。
奧伯特不僅勤奮好學,善于思考,而且虛心求教。在與齊奧爾科夫斯基的通信中,實事求是地承認,齊奧爾科夫斯基等人在推導與宇航有關的方程方面,走在自己前面。當從報紙上看到戈達德研究火箭的報道后,就熱情地給他寫信,并索要他的著作。
奧伯特在自傳中談到他少年時代的渴求時,作了一個形象的比擬:“駱駝能夠在它們渴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新的水源。也許某種可以類比的東西在我身上發(fā)生了……”這個類比,用作奧伯特一生的比擬也是恰當?shù)。奧伯特有著像駱駝一樣的務實精神。在他的開拓性的火箭研究成果沒有被目光短淺者認可時,他克制著自己沒有再申請博士學位。他想,沒有博士頭銜沒關系,事實將證明他能成為比否定他的人更偉大的科學家。
赫爾曼·奧伯特 - 主要貢獻
奧伯特的主要貢獻是理論上的,他建立了下列條件之間的理論關系:燃料消耗、燃氣消耗速度、火箭速度、發(fā)射階段重力作用、飛行延續(xù)時間和飛行距離等。這些關系對于火箭的設計是最基本的因素。更多地作為一個理論家,而不是一個實驗家,奧伯特影響了整整一代工程師。作為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他受到的稱贊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