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朗之萬
保羅·朗之萬 (1872~1946,Paul·Langevin) 法國重要的物理學家,主要貢獻有朗之萬動力學及朗之萬方程。
中文名: 保羅·朗之萬 | 出生日期: 1872年1月23日 |
外文名:,Paul·Langevin | 逝世日期:,1946年12月19日 |
國籍:,法國 | 畢業(yè)院校:,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劍橋大學,巴黎大學 |
出生地:,法國巴黎市 | 主要成就:,朗之萬動力學及朗之萬方程 |
簡介
保羅·朗之萬 (1872~1946,Paul·Langevin)法國重要的物理學家,主要貢獻有朗之萬動力學及朗之萬方程。1872 年1月23日生于 巴黎,逝世于1946年12月19日。他是反法西斯知識分子警覺委員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該委員會是一個尾隨1934年2月6日極右暴亂成立的反法西斯組織。他曾于1944年至1946年任法國人權聯(lián)盟主席(當時他剛加入了法國共產(chǎn)黨)。朗之萬出生于巴黎,曾就讀于巴黎市立高等工業(yè)物理化學學校及巴黎高等師范學校。1897年畢業(yè)后,他來到劍橋大學,在 約瑟夫·湯姆孫的指導下于 卡文迪許實驗室學習。后來,朗之萬回到巴黎大學,并在 皮埃爾·居里的指導下于1902年取得博士學位。1904年,朗之萬成為法蘭西學院的物理學教授。1926年成為巴黎市立高等工業(yè)物理化學學校主任。1909年任 法蘭西學院教授,1934年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1930年和1933年曾兩度當選為 索爾維物理學會議主席。于1934年入選法國科學院。朗之萬以對次級X射線、氣體中離子的性質(zhì)、氣體分子動理論、磁性理論以及 相對論方面的工作著稱。朗之萬以其對順磁性及抗磁性的研究而聞名,他提出用現(xiàn)代的 原子中的電子 電荷去解釋這些現(xiàn)象。他最著名的研究是使用皮埃爾·居里的壓電效應的 紫外線應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為了探測潛艇,利用 石英的壓電振動獲得了水中的超聲波,他開始用聲波去探測潛艇并以其回音確定其位置的研究。但裝置能運作時,大戰(zhàn)已經(jīng)結束。在他的研究生涯中,在法國做出很多傳播相對論的工作。1905年提出關于磁性的理論,用基元磁體的概念對物質(zhì)的順磁性及抗磁性作了經(jīng)典的說明。1908年發(fā)展了 布朗運動的漲落理論。同時,他堅決反對 法西斯,反對侵略,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曾被 德國占領軍逮捕入獄,和法西斯進行了嚴正的斗爭。 中國 九一八事變后,他進行了各種聲援中國的活動,并批評了 國際聯(lián)盟對 日本侵略者的縱容。1911年,朗之萬與居里夫人之間的風流韻事在巴黎甚囂塵上。他以直言不諱反對納粹主義著稱,納粹德國占領法國時,他被維希政府革職,1944年方恢復原職。朗之萬在巴黎解放兩年后的1946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