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B.薩姆納 James Batcheller Sumner美國人(1887—1955) 約翰.霍華德.諾思羅普John Howard Northrop美國人(1891-- ) 生理上的缺陷并不能磨滅一個人的意志,一個身體病殘的人也同樣可以為人類做出貢獻.這里介紹一位失去左手的人成了赫筋有名 的化學鼠成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他就是詹姆斯.B.薩姆納. 諾恩羅普所從事的研究和他所提出的結論,對酶化學的發(fā)展無疑是一項 重大的突破,他因此榮獲一九四六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詹姆斯·B·薩姆納 - 工作經(jīng)歷
美國生物化學家。1887年11月19日生于馬塞諸薩州坎頓,1955年8月12日卒于紐約州布法羅。1910年獲哈佛大學學士學位;1913、 1914年分別獲該校碩士學位及哲學博士學位;1914年在科內(nèi)爾大學醫(yī)學院任生物化學助教授,1929年起任教授。自1947年起,他兼任康奈爾大學因他而設立的酶化學研究室主任。
詹姆斯·B·薩姆納 - 科學成果
20世紀20年代,薩姆納相信酶是蛋白質(zhì) 。他從1917年開始用刀豆粉為原料,分離提純其中的脲酶(刀豆中脲酶多,易于測定)。1926年他成功地分離出一種脲酶活性很強的蛋白質(zhì)。這是生物化學史上首次得到的結晶酶,也是首次直接證明酶是蛋白質(zhì),推動了酶學的發(fā)展。1937年他又得到了過氧化氫酶的結晶,還提純了幾種其他的酶。由于脲酶和其他酶的工作,他于194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的著作有《生物化學教本》、《酶的化學和方法》(與G.F.薩默斯合著)、《酶-化學及其作用機制》(與K.邁爾巴克共同主編)等,后兩種已被譯成俄文等其他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