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時期,中國長期處于分裂戰(zhàn)爭狀態(tài),而這一局面的轉(zhuǎn)機(jī),是從后周太祖(以下簡稱周太祖)郭威建立政權(quán)開始.郭威稱帝建國后,在政治、經(jīng)濟(jì)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改革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為繼承者后周世宗柴榮的文治武功開辟了前進(jìn)的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尤其是周太祖郭威的節(jié)儉恤民,在封建社會歷代帝王中極為鮮見
名人推薦
-
春秋時鄭國國君,姬姓,名勝,鄭定公之子,為春秋時期諸侯國鄭國第二十任君主,在位三十八年。當(dāng)時“晉六卿強(qiáng),侵奪鄭,鄭遂弱”。聲公五年(前496年...
-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中國商朝第17位國王。商王祖辛之子,前任國王沃甲之侄,根據(jù)《竹書紀(jì)年》,定都于庇,在位共九年(一說32年),死后由...
-
后梁末帝朱友貞(888年-923年),又名朱锽、朱瑱,五代時期 后梁末代皇帝,太祖 朱溫第三子 , 朱友珪異母弟。 朱友貞是朱溫嫡子,初封均王,擔(dān)任...
-
鄭穆公,(前649——前606)名蘭,傳說為其母夢天使贈蘭草而生。后為晉文公所立。曾驅(qū)逐杞子等秦軍內(nèi)應(yīng),并粉碎秦軍襲鄭的企圖。尋助晉攻秦,敗秦...
-
鄭成公(?——前571),春秋時鄭國國君,姬姓,名睔,鄭悼公弟。初得楚之助。及立,背晉盟楚。晉厲公伐鄭,楚共王救鄭。成公十三年,晉悼公伐鄭,...
-
鄭子亹(?——前694)春秋時鄭國國君,鄭莊公第三子,高渠彌殺鄭昭公而立之。初子亹與齊襄公為公子時,有隙。齊襄公謀討鄭,子亹往,高渠彌為相,...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