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屏 - 簡介
王正屏,男,京劇凈角。蒙古族。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
王正屏 - 生辰
出生于1928年,農(nóng)歷戊辰年;逝世于2000年1月30日,農(nóng)歷己卯年十二月廿四日;享年72歲。
王正屏 - 經(jīng)歷
民國27年考入上海戲劇學校學京劇,民國29年(1940年)秋,戲校與上海黃金大戲院簽訂合同,王正屏等一批入學不到一年的正字輩學員粉墨登場,在舞臺上與觀眾見面,受到觀眾的歡迎。民國34年由于戲校經(jīng)濟上出現(xiàn)問題,7月間,王正屏等學員在天蟾舞臺作了告別演出,劇目是反串《八蠟廟》,之后,戲校解散,王正屏離校后專程北上投拜裘盛戎學藝。在裘門深造兩年,勤學苦練,深得裘盛戎的喜愛和裘派真?zhèn),所演《連環(huán)套》、《將相和》、《除三害》等劇均有較大的影響。以后回到上海,1949年與周信芳同臺演出《劉唐下書》等,并拍成了戲曲片。1950年至1954年間,他在上海、北京兩地演出傳統(tǒng)劇《鐘馗嫁妹》、《通天犀》、《牧虎關》、《坐寨盜馬》、《連環(huán)套》、《將相和》、《除三害》、《打龍袍》、《鍘美案》等。1952年,加入上海京劇團,1954年,排演的《黑旋風李逵》馳名全國,被譽為“江南活李逵”,并由此獲得1954年華東地區(qū)戲曲觀摩會演一等演員獎。1954年至1963年間,演出的主要劇目和扮演的角色有《將相和》中的廉頗、《姚期》中的姚期、《打龍袍》中的包拯、《牧虎關》中的高旺、《除三害》中的周處、《坐寨盜馬》中的竇爾敦、《鐘馗嫁妹》中的鐘馗等。1980年同張君秋合作演出《龍鳳呈祥》,飾演張飛。他的表演以繼承“裘派”為基礎,并從人物性格出發(fā),吸取各家之長,在唱、念、做、打諸方面各具特色,獲得了“活張飛”及“江南活李逵”的美譽。1982年4月25日至5月16日,王正屏率領20人的演出小組應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邀請,回內(nèi)蒙古作探親訪問演出,共慶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成立35周年和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王正屏主演了《黑旋風李逵》、《蘆花蕩》、《鐘馗嫁妹》、《龍鳳呈祥》等劇,并和內(nèi)蒙古京劇團的著名演員李小春合演了《將相和》、全本《連環(huán)套》等劇。1995年1月,應中共中央辦公廳邀請,王正屏率京、津、魯、滬的徒弟在北京中南海舉辦兩場迎春京劇晚會,大獲好評。
王正屏 - 科班院校
上海戲劇學校 正字班 學生
王正屏 - 活動年表
1956年8月,農(nóng)歷丙申年:中國藝術團1956年赴東歐演出1957年2月,農(nóng)歷丁酉年:京劇《黑旋風李逵》獲文化部劇目獎
1959年7月,農(nóng)歷己亥年:上海舉行各劇種流派觀摩大會串
1979年3月,農(nóng)歷己未年:中央慰問團赴廣西前線慰問對越自衛(wèi)還擊子弟兵
1980年5月6日,農(nóng)歷庚申年三月廿二日:張君秋1980年赴滬舉行藝術交流演出
1980年7月3日,農(nóng)歷庚申年五月廿一日:上海京劇一團重排《黑旋風李逵》
1981年1月2日,農(nóng)歷庚申年十一月廿七日:紀念裘盛戎逝世10周年天津演出第二場
1981年1月4日,農(nóng)歷庚申年十一月廿九日:紀念裘盛戎逝世10周年天津演出第四場
1981年1月24日,農(nóng)歷庚申年十二月十九日:中國戲曲學院排演場1981年1月24日演出
1981年1月26日,農(nóng)歷庚申年十二月廿一日:中國戲曲學院排演場1981年1月26日演出
1982年4月25日,農(nóng)歷壬戌年四月初二日:上海京劇院1982年赴呼和浩特演出
1985年3月15日,農(nóng)歷乙丑年正月廿四日:“紀念周信芳誕辰90周年、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30周年”專場演出舉行
1985年11月15日,農(nóng)歷乙丑年十月初四日:南北京劇表演藝術家交流演出舉辦
1986年1月24日,農(nóng)歷乙丑年十二月十五日:裘盛戎誕辰七十周年紀念演出舉行
1986年2月25日,農(nóng)歷丙寅年正月十七日:原上海戲劇學校“正”字輩同學舞臺生活45周年紀念演出舉行
1987年1月1日,農(nóng)歷丙寅年十二月初二日:“上海京劇展覽演出”舉辦
1988年11月20日,農(nóng)歷戊辰年十月十二日:滬、港、臺京劇交流演出舉行
1990年3月10日,農(nóng)歷庚午年二月十四日:上海京劇界為第十一屆亞運會義演清唱
1990年12月3日,農(nóng)歷庚午年十月十七日:上海舉辦紀念余叔巖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
1993年11月18日,農(nóng)歷癸酉年十月初五日:“東方雅韻——93年南北京劇名家榮譽匯演”舉行
1994年4月29日,農(nóng)歷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臺開臺祝賀演出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