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勛 - 簡介
譚建勛,男,秦腔小生、須生。陜西鳳翔人。出生于1961年,農(nóng)歷辛丑年。甘肅省秦劇團國家一級演員。
譚建勛 - 經(jīng)歷
在1975年他還是初中生時,因在學校排演的《杜鵑山》折子戲里扮演雷剛一角,而嶄露頭角,被陜西鳳翔縣藝校破例特招,隨后才有幸踏上專業(yè)唱戲的路子。要不是當年縣文教局長呂忠先生識才愛才,執(zhí)意把譚招進已經(jīng)開學一個學期的縣藝校,他也許和秦腔的緣分就此而終結。1978年在甘肅省靖遠秦縣劇團工作。主工小生、老生。譚建勛戲路很寬,小生、須生都能演,他的《斬姚期》不論做工還是唱腔都堪稱精品,他做派穩(wěn)健大氣,唱腔很有感染力。還在《周仁回府》、《趙氏孤兒》、《掛圈圈》、《哭祖廟》、《飛將軍李廣》等劇目中擔任主演。為人真誠敬業(yè)。
譚建勛 - 獎項
獲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譚建勛 - 活動年表
2001年,農(nóng)歷辛巳年: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由中國文聯(lián)、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戲曲演員獲獎名單
任跟心、李仙花、崔連潤、李宏圖、裴永杰、董圓圓、陳學希、趙永偉、胡嫦娥、李潔、劉萍、劉玉鳳、凌燕、孫存蝶、彭艷琴、耿巧云、譚建勛、梁淑卿、李佩紅、鄭曼莉、舒錦霞、李娟、李鼎、苗文華。
2006年5月26日,農(nóng)歷丙戌年四月廿九日:秦腔名家在烏魯木齊展演
4位中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得主5月26日至5月28日,連續(xù)3天在烏魯木齊新中劇院聯(lián)袂演出,共計3臺15場好戲連臺。
此次邀請的國內(nèi)秦腔名家有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副團長、陜西省“新長征突擊手”李小鋒,中國秦腔“四大名旦”折桂者、銀川市優(yōu)秀專家、主攻秦腔小旦、武旦的柳萍,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一、西安秦腔劇院青衣、刀馬旦演員齊愛云,以及第十一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最佳演員獎得主、陜西省國家一級演員譚建勛。
四位都是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此次都帶來了自己的拿手劇目,像李小鋒的《白逼宮》、《悔路》、《打柴勸弟》,柳萍的《武松殺嫂》、《殺狗勸妻》、《斬秦英》,齊愛云的《打神告廟》、《探窯》、《鬼怨殺生》,以及譚建勛的《放飯》、《打鎮(zhèn)臺》、《屈打哭墓》等。
2006年7月8日,農(nóng)歷丙戌年六月十三日,晚:紀念甘肅省振興秦腔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晚會舉行
紀念甘肅省振興秦腔學會20華誕演出晚會在人民劇院舉行。這臺精品折子戲專場由戲曲梅花獎演員竇鳳琴、譚建勛、雷通霞、邊宵等領銜出演,劇目為《三娘教子》、《打鎮(zhèn)臺》、《三擊掌》等。甘肅省秦劇團、甘肅省隴劇團、蘭州戲曲劇院秦腔團等省內(nèi)多家戲曲團體為這臺晚會友情出演。
2007年2月21日,農(nóng)歷丁亥年正月初四日:梅花映湖城·首屆賀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舉行
由銀川市文化廣播電視局主辦的“梅花映湖城·首屆賀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活動于2月21日至2月27日在寧夏人民會堂舉辦。
此次活動演出6臺本戲,1臺折子戲。特邀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齊愛云、柳萍、戲劇梅花獎得主譚建勛、李小鋒、陜西省秦腔名家劉隨社、胡林煥等,與市秦腔劇團演員聯(lián)袂上演傳統(tǒng)戲《周仁回府》、《金沙灘》、《六月雪》、《秦香蓮》、《游西湖》,現(xiàn)代戲《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折子戲《鬼怨》、《武松殺嫂》、《打神告廟》、《殺狗勸妻》等。
2009年6月28日,農(nóng)歷己丑年閏五月初六日,19時30分:西安易俗大劇院演出
由中國劇協(xié)、陜西省委宣傳部主辦的《梅花綻放秦之聲》大型晚會在易俗大劇院舉行,眾多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逐一登臺亮相。
參加演出的有裴艷玲、葉少蘭、楊乃彭、陳澄、方亞芬、劉薇、周東亮、李東橋、李梅、譚建勛、孫存蝶、李娟、侯紅琴、李小鋒、齊愛云、王新倉、任小蕾、張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