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守平 - 簡介
燕守平,男,京劇琴師。1941年生于江蘇。燕守平 - 經歷
十一歲考入北京戲曲學校,學習京胡及各種樂器演奏。師從沈玉斌、沈玉秋、楊寶忠、方立單、關占奎等先生。十八歲畢業(yè)留校任教,又拜徐蘭沅先生學習。
二十七歲調北京京劇院工作。曾為現代京劇《杜鵑山》、《智取威虎山》等劇伴奏。在此期間又得到李慕良、何順信、汪本貞、王瑞芝等先生指點。他先后曾為張君秋、趙燕俠、譚元壽、馬長禮、楊春霞等諸多名家操琴伴奏,參加演出的劇目有幾百出之多,被戲迷、票友、網票、琴票和專家譽為“京胡圣手”。
燕守平先生除了演出之外,還置身于音樂創(chuàng)作。在中央電視臺錄制80多集“教京胡欄目”深受廣大觀眾歡迎,影響深遠。自《燕守平從藝五十周年音樂會》后,開始離開第一線,為新一代“讓臺”,而專注于國粹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
燕守平演奏風格嚴謹;基本功扎實;技藝超群,能掌握各種流派的演奏風格,并富于感染力,為國內外同行所贊譽。
于1987年在北京首辦“燕守平京胡交響音樂會”為京胡與西洋樂器的協奏開了先河。1988年他曾與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隊合作,首次舉辦個人專場演奏會并獲成功,受到觀眾的極大歡迎。曾錄制了《京胡交響協奏曲》,全國各大音像出版社相繼出版了他個人專輯及幾十盤錄音帶、伴奏帶。1990年他又與芭蕾舞團交響樂隊合作為荷蘭寶麗金唱片公司錄制了《交響樂與京胡》激光唱盤。后又于2002年及2004年成功舉辦了兩次京胡獨奏及京胡獨奏交響音樂會,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1988年他曾與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隊合作,首次舉辦個人專場演奏會并獲成功,受到觀眾的極大歡迎。1989年獲得中國文化部頒發(fā)的最佳京胡演奏獎。
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阿爾及利亞、美國、香港、臺灣等地演出講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還培養(yǎng)了一大批學生,為京劇事業(yè)作出了貢獻。
燕守平 - 任職
現為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為北京京劇院京胡琴師,中國戲曲家協會會員,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京胡研究會會長。
燕守平 - 家世
燕守平的妻子馬小曼是京劇旦角演員,馬連良之女。
燕守平 - 活動年表
1991年10月,農歷辛未年:北京京胡研究會成立2004年3月12日,農歷甲申年二月廿二日,10時:沈玉才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2005年11月20日,農歷乙酉年十月十九日:尚長貴收劉訓毅為徒
2006年2月3日,農歷丙戌年正月初六日,晚:2006百花迎春戲曲晚會舉辦
2007年,農歷丁亥年:《京胡圣手燕守平評傳》出版
2007年3月18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廿九日,晚:北京京劇院2007年赴深圳演出第一天
2007年6月8日,農歷丁亥年四月廿三日:第八屆中國藝術節(jié)倒計時150天專場演出——大型現代京劇交響樂演唱會舉行
2007年6月30日,農歷丁亥年五月十六日,11時:趙葆秀、燕守平、尚長貴、尤繼舜收馬金龍、張召君、馬照琛、孫進、田文彬為徒
2007年7月14日,農歷丁亥年六月初一日,19時15分:“情弦京韻——青年琴師陳平一專場”舉行
2007年8月24日,農歷丁亥年七月十二日:《戲曲家叢書》首發(fā)式舉行
2008年12月7日,農歷戊子年十一月初十日,13時30分:紐約梨園社2008年年底公演第二場
2009年2月19日,農歷己丑年正月廿五日,19時30分:2009年香港藝術節(jié)之京劇名家匯演第一場
2009年2月20日,農歷己丑年正月廿六日,19時30分:2009年香港藝術節(jié)之京劇名家匯演第二場
2009年2月22日,農歷己丑年正月廿八日:深圳大劇院演出
2009年2月23日,農歷己丑年正月廿九日:深圳大劇院演出
2009年2月25日,農歷己丑年二月初一日: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嶺南大會堂演出
2009年2月26日,農歷己丑年二月初二日: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嶺南大會堂演出
2009年11月21日,農歷己丑年十月初五日,19時30分:國家重點京劇院團2009年來閩展演第二場
2010年1月30日,農歷庚寅年十二月十六日:《空中劇院》開播七周年答謝聯歡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