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jīng)歷
1934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團。
1937年中學畢業(yè)后應征入伍。
1944年被英軍俘虜,戰(zhàn)后獲釋。
1945年入漢堡大學攻讀政治和經(jīng)濟學。
1946年加入社會民主黨。
1947年至1948年任德國社會主義大學學聯(lián)盟主席。
1949年從漢堡大學畢業(yè)后在漢堡任職,后任負責交通的市政委員。
1953年至1961年為聯(lián)邦議院議員。
1958年起任社會民主黨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
1959年參加起草社會民主黨哥德斯堡綱領。
1961年至1965年任漢堡市政府負責內(nèi)政的市政委員。
1962年春,漢堡發(fā)生特大水災,他因組織救災成績顯著而名聞全國。
1965年再次當選為聯(lián)邦議院議員,并任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副主席,1967年起任主席。
1968年至1984年任社會民主黨副主席。
1969年10月年1972年7月任聯(lián)邦經(jīng)濟和財政部長。
1972年至1974年任聯(lián)邦財政部長。
1974年5月年至1982年10月任聯(lián)邦總理,
1982年9月至10月兼任聯(lián)邦外交部長。
曾任國際行動理事會名譽主席。著有《均勢戰(zhàn)略—德國的和平政策和超級大國》等書。
周報Die Zeit的聯(lián)合發(fā)行人。大西洋橋梁聯(lián)合會(Atlantik-Brücke e.V.成員,德英聯(lián)合會( Deutsch-Britischen Gesellschaft)名譽主席。由他本人參與發(fā)起的德國國家基金會(Deutschen Nationalstiftung)名譽主席。前國家領導人俱樂部(InterAction Council)名譽主席。他的私人檔案被保存在社會民主檔案館中。他是Allgemeinen Erklärung der Menschenpflichten的第一簽名人。
家庭生活
施密特的父親是一名信仰猶太教的德國商人之私生子。據(jù)說施密特和他父親曾經(jīng)隱瞞真相,偽造了出生證明,以使他得到了雅利安血統(tǒng)證明。1935年的法律規(guī)定,不允許有任何猶太血統(tǒng)的士兵晉升軍官。而施密 特當時是 中尉軍銜。后來有記者由施密特的朋友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口中得知此事,施密特迫于壓力于1984年將事實公開。在他的童年回憶錄中,此事對他后來對 納粹的厭惡有一定的影響。
施密特于1942年6月27日與漢內(nèi)洛蕾·施密特(2010年10月21日在德國漢堡逝世)結婚。
他們育有兩個孩子,兒子Helmut Walter (* 26. Juni 1944) 不到一歲患腦膜炎去世。女兒Susanne生于1947年,現(xiàn)供職于倫敦的Bloomberg TV 經(jīng)濟臺。
信仰基督教 路德教派。
政治觀點
施密特在當政期間因其出色的口才被政敵稱為“大嘴施密特”。他的經(jīng)濟學才華也得到廣泛的認可。 他和法國前總統(tǒng)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美國前外長亨利·基辛格是好友。他與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于1975年共同發(fā)起經(jīng)濟峰會(即 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前身)。 第一屆峰會在Ramboillet城堡舉行,聚集了意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的政府首腦。 施密特支持核能建設,并直到現(xiàn)在始終堅持這一觀點。
人物榮譽
從1983年起是家鄉(xiāng)漢堡市的榮譽市民,1989 柏林榮譽市民,1995不來梅哈芬榮譽市民,1998Schleswig-Holstein州的榮譽市民。 1978年因有效應對前西德紅軍恐怖組織RAF的恐怖事件,被授予Theodor-Heuss獎。在擔任總理期間及卸任后,先后被授予23個榮譽博士。 1980年因其在和平與人權方面的杰出貢獻被授予Goldman獎章。由于他的家鄉(xiāng)漢堡的歷史背景,施密特多次拒領 聯(lián)邦十字勛章。
1983年在 魯汶被授予 天主教魯汶大學榮譽博士。同時施密特又成為Katholiek Vlaams Hoo
gstudenten Verbond 的榮譽成員。
他的著作Menschen und Mächte于1990年被授予Friedrich-Schiedel-Literaturpreis獎。
“施密特新聞獎”是ING-DiBa銀行自1996年設立的旨在獎勵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現(xiàn)的個人。施密特是此獎的贊助人。
2003年12月漢堡國防大學被重新命名施密特大學,施密特同時被授予榮譽博士,以此表彰他在70年代初對軍官的科學再教育方面做出的貢獻。
2005年10月1日施密特榮獲Initiative VIVA 50plus的 u201ePrix des Générations“ 獎。作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努力促進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和平共處,以及相互理解作出了杰出貢獻。
2006年1月24日由于對德法關系的杰出貢獻與法國前總統(tǒng)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被共同授予 阿登那。戴高樂獎(Adenauer-de Gaulle-Preis)
2006年7月19日 馬堡大學社會科學和哲學系決定授予施密特榮譽博士頭銜!罢軐W學科的責任為啟示人類,而施密特就是政治家里的哲學家”。這個決定在學校內(nèi)引起很大爭議。Frank Deppe擔心這個決定會“明顯地把哲學系同它的歷史拉開距離”, “他們想向外界顯示,馬堡沒有馬克思主義”。
對華關系
赫爾姆特·施密特是德國和世界政壇備受尊重的政治家。施密特1975年應周恩來之邀來到中國,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見過面的德國總理。他從政期間,曾積極促成德國與中國建交。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認為是在經(jīng)濟政策上卓有建樹的“偉人”,政治、軍事上“杰出的戰(zhàn)略思想家”。被人稱為歐洲的基辛 格。施密特對中國、中國領導人、兩岸關系和中國與其他國家關系等方面有自己的獨特深刻觀察和真知灼見,并發(fā)表在他的《理解中國》一書中。
曾于1975年、1984年和2000年12月訪華。 2005年9月來華參加“21世紀論壇”2005年會議。
人物著作
Verteidigung oder Vergeltung, Stuttgart 1961
Militärische Befehlsgewalt und parlamentarische Kontrolle, in: Horst Ehmke, Carlo Schmid, Hans Scharoun, Festschrift für Adolf Arndt zum 65. Geburtstag, Frankfurt am Main 1969, Seiten 437–449.
Reform des Parlaments, in: Claus Grossner, Das 198. Jahrzehnt. Marion Gräfin Dönhoff zu Ehren, Hamburg 1969, Seiten 323–336.
Die Opposition in der modernen Demokratie, in Rudolf Schnabel, Die Opposition in der modernen Demokratie, Stuttgart, 1972, Seiten 51–60
Menschen und Mächte, Berlin 1987.
Politik als Beruf heute, in: Hildegard Hamm-Brücher, Norbert Schreiber, Die aufgeklärte Republik. eine kritische Bilanz, München 1989, Seiten 77–84.
Die Deutschen und ihre Nachbarn. Menschen und Mächte, Teil 2, Berlin 1990.
Politischer Rückblick auf eine unpolitische Jugend, 1991.
Handeln für Deutschland, Berlin 1993.
Zur Lage der Nation, 1994.
Weggefährten – Erinnerungen und Reflexionen, Berlin 1996.
Die Allgemeine Erklärung der Menschenpflichten, 1997 (Mitarbeit).
Auf der Suche nach einer öffentlichen Moral, 1998.
Globalisierung. Politische, ökonomische und kulturelle Herausforderungen, 1998.
Kindheit und Jugend unter Hitler, Sammelband, Berlin 1998.
Die Selbstbehauptung Europas, Perspektiven für das 21. Jahrhundert, Deutsche Verlags-Anstalt, Stuttgart München 2000.
Hand aufs Herz. Helmut Schmidt im Gespräch mit Sandra Maischberger. (Broschiert), Ullstein, Oktober 2003, ISBN 3548364608
Die Mächte der Zukunft: Gewinner und Verlierer in der Welt von morgen, Siedler Verlag, München 2004, ISBN 3442153786
Auf dem Weg zur deutschen Einheit, Rowohlt Verlag, Reinbek 2005
Nachbar China. Helmut Schmidt im Gespräch mit Frank Sieren. Econ, September 2006, ISBN 3430300045
人物逝世
2015年11月10日,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在德國北部城市漢堡去世,享年96歲。
2015年11月23日,赫爾穆特·施密特的國葬儀式在其家鄉(xiāng)、德國北部城市漢堡的圣米夏埃利斯教堂舉行。當天上午,包括德國總統(tǒng)高克、總理默克爾、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以及法國前總統(tǒng)德斯坦、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在內(nèi)約1800人參加了國葬儀式;粮窈湍藸栂群笾碌吭~,回顧了施密特一生的政治成就,并表達對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