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梁漢威

    梁漢威

           梁漢威,香港粵劇演員及曲藝導師。他曾任職八和會館第一副主席、前市政局傳統(tǒng)戲曲顧問、香港藝術(shù)發(fā)展局傳統(tǒng)演藝委員、漢風粵劇研究院院長、漢風粵劇團團長及粵曲導師。他精通粵劇鑼鼓及音樂,除演出外,更致力研究粵曲唱腔及音樂發(fā)展。

    人物簡介

    梁漢威(1944—2011)十五歲開始學藝,曾經(jīng)先后與陳好逑、尹飛燕、吳美英等組班演出。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經(jīng)常與梁醒波、新馬師曾、陳錦棠、麥炳榮、鄧碧云、鳳凰女、羅艷卿、吳君麗等大老倌同臺演出。在《熙寧變法》、《楚漢爭》、《烽火楊州》等劇目全都應用了劇場手法以豐富演出。近年經(jīng)常參與舞臺劇演出,如《南海十三郎》、《始皇最后的日子》、《新啼笑姻緣》、《尋春問柳》、《四大發(fā)明》及《劍雪浮生》等。梁氏更憑《始皇最后的日子》獲得舞臺劇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獎,《劍雪浮生》獲最佳男配角獎,2000年則榮獲藝術(shù)發(fā)展局頒授“戲曲藝術(shù)成就獎”。

    除此以外,梁漢威曾于1970年代末至2000年后,在麗的電視及后來的亞洲電視劇集中參與演出。

    2011年8月22日因胰臟癌于香港病逝,享年67歲。

    演出經(jīng)歷

    麗的電視

    1976年:《三國春秋》

    1978年:《鱷魚淚》飾 盛佐才

    梁漢威

    1978年:《變色龍》飾 伍華

    1979年:《新變色龍》飾 伍華

    1979年:《浣花洗劍錄》

    1979年:《天龍訣》

    1981年:《女媧行動》飾 周卓雄

    1981年:《武俠帝女花》

    亞洲電視

    1982年:《烽火情仇》

    1983年:《再向虎山行》飾 軍長

    1983年:《鐵膽英雄》飾 劉川

    1984年:《武則天》

    1984年:《萍蹤俠影錄》飾 張風府

    1985年:《八仙過海》飾 張果老

    1985年:《濟公》

    1986年:《秦始皇》飾 李斯

    1986年:《清末四大奇案》飾 陳錫彤

    1987年:《成吉思汗》飾 范繼成

    1987年:《滿清十三皇朝》飾 范文程

    1988年:《賽金花》飾 陸潤庠

    1989年:《夜琉璃》飾 教授

    1999年:《南海十三郎》飾 薛覺生

    2003年:《伴我同行》

    名劇共賞

    秦王李世民(1995)

    詳細說明:《秦王李世民u2013辛其氏》

    根據(jù)唐朝歷史事件玄武門之變作為故事骨干,由顏海平原著話劇移植成粵劇。劇中主要人物超過二十多人,角色分配打破傳統(tǒng)六大臺柱制。全劇服裝均根據(jù)史料重新設(shè)計,配合新穎的唱腔及音樂設(shè)計,使人物形像更鮮明,更有說服力。劇情通過李世民(梁漢威)與李淵(賽麒麟)兩種不同的治國思想斗爭這段歷史,描述了李世民為民行道力挽狂瀾的胸襟和抱負。唐高祖李淵,太子李建成(新劍郎)定都長安后,縱情聲色,廢棄政事。由于他們不同的政治觀點,終于矛盾激化,引起父子、兄弟之間的尖銳爭權(quán)之戰(zhàn)。在岌岌可危之時,李世民攘臂而起,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李淵被迫讓位。從此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鼎盛時期,開展大唐帝國。

    音樂設(shè)計導演:梁漢威。編。翰萄軛。演員:梁漢威 王超群賽麒麟 新劍郎 陳鴻進 敖龍 陳嘉鳴張慕玲 鄭詠梅韋俊郎 梁煒康 駱麗冰 陳志雄。

    刺秦(1997)

    《刺秦》在故事編排上,有別于傳統(tǒng)荊軻刺秦的故事。大膽探索秦始皇、燕太子丹、高漸離和荊軻的內(nèi)心世界,解構(gòu)四人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對人性的轉(zhuǎn)折變化作出細膩描寫!洞糖亍芬嗵匾庠趹蚯鷷r空概念上進行新嘗試,倒述刺殺秦始皇的各個故事及人物,仿似電影的分鏡及剪接手法,打破粵劇既有的時空概念及武臺調(diào)度。

    虎符(2000)

    《虎符》參照郭沫若之同名劇作及相關(guān)史料編撰而成,把二千多年前戰(zhàn)國

    歷史事件《信陵君竊符救趙》, 重新展現(xiàn)于當代舞臺。公元前257年秦軍包圍趙都邯鄲,魏王弟信陵君(梁漢威)有感于唇亡齒寒多次請兵援趙,畏秦的魏王(吳仟峰),始終不允發(fā)兵。遂求助如姬(南鳳),盜竊兵符,如姬景仰信陵君高瞻遠矚,毅然冒死盜符。后輾轉(zhuǎn)將兵符交至信陵君之手,領(lǐng)軍救趙。魏王憤而問罪,如姬逃亡抵趙,心力交瘁,終死于信陵君懷抱。

    熙寧變法(2002)

    王安石倡導但失敗告終的熙寧變法是發(fā)人深省的歷史事件,他是一個不通世故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和素養(yǎng)深厚的佛學居士,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為王安石做一本傳記。以戲曲的藝術(shù)手法去描寫王安石,宋神宗及司馬光這幾位歷史人物是極具挑戰(zhàn)的。本劇以一種古典的藝術(shù)色彩作為基調(diào),加上動感的舞臺調(diào)度,創(chuàng)新的小調(diào)及唱腔,全新的服裝,作為全劇的烘托,銳意從這位政治實踐上失敗的理想主義者,看中國人文化性格過度理想化的先天缺憾。

    音樂創(chuàng)作導演:梁漢威。編。簠^(qū)文鳳。演員:梁漢威 吳仟峰 南鳳 尤聲著 李香琴賽麒麟 敖龍 溫玉瑜。

    淝水之戰(zhàn)(2001)

    晉太元三年,秦王苻堅(陳劍烽)派兵伐襄陽,晉梁州刺史朱序(陳劍聲)被擒,被苻堅勸降。朱妻韓可凝(南鳳)投靠謝安(梁漢威)。苻堅既得朱序,欲借助參贊南攻方略,并朝議聚師百萬南攻。晉得秦兵訊息,一夕數(shù)驚。淝水之戰(zhàn)前,苻堅派朱序到南朝勸降,不料反被謝安及其妻規(guī)勸反正,回到秦軍行反間之計,在秦軍後散布敗陣謠言,令秦軍百萬雄師敗于八萬晉軍手中。可是正當謝安、朱序、可凝準備提師北伐之際,晉帝為鞏固皇權(quán),命朱序入獄,貶斥謝安,令可凝營前自盡,中國三百年亂世終成定成局。

    楚之漢爭(2003)

    秦末,項羽(梁漢威)父祖皆喪命秦軍,誓與強秦不共戴天。劉邦(尤聲普)先入關(guān)中,項羽兵至鴻門,本欲借題殺劉邦,劉以呂后(陳詠儀)向虞姬(南鳳)進言,謀求挽救。席間,項莊舞劍,虞姬卻同時舞劍,回護劉邦,劉遂借機逃遁。項羽進入關(guān)中,殺秦王子嬰,火燒阿房宮,大殺秦人,以報昔日深仇。項羽大會諸侯,自號西楚霸王,諸王驚懼。劉邦以時勢利己,令韓信(陳劍聲)偷襲項羽,項與虞姬被困垓下。虞姬以自己阻殺劉邦,至貽今日之禍,故而在項羽面前舞劍,自刎而死。項逃到烏江,萬念俱灰,憤然自刎。

    烽火揚州(2004)

    清兵入關(guān)后,

    南明初立,朝中有擁褔王,有擁潞王,但褔王貪瀆好色,史可法(梁漢威)也傾向迎立潞王,馬士英仗四鎮(zhèn)兵力迎立褔王。為了酬答四鎮(zhèn)并壓抑史可法,馬士英(尤聲普)為四鎮(zhèn)裂土封疆,不料引來四鎮(zhèn)覷覦揚州,互相混戰(zhàn)的局面。史可法不得已親去疏解,平定四鎮(zhèn),但揚州已是尸橫遍野,十室九空。馬士英因史可法威名日盛,對他處處制肘。時清兵攻陷揚州,史可法兵敗被擒,但為人所救。史可法以南明既亡,黯然到長江邊投水自盡,一代忠魂最后只能長嘆:今日山河淚盡,留取丹心寄墓田。

    劇中穿插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南鳳)和侯朝宗(吳仟峰)一對亂世情鴛的悲歡離合情節(jié),香君為拒阮大鋮(敖龍)和馬士英迫嫁田仰,寧死不從,觸柱濺血扇上,楊龍友(溫玉瑜)點作桃花,并題詩:玉顏悲零落,守義志嬌嬈,點點殷紅血,桃花扇底銷。

    煙花女子,如此風骨錚錚,真是可歌可泣。

    導演:梁漢威。編劇:區(qū)文鳳。演員:梁漢威 吳仟峰 南鳳 尤聲普 敖龍 溫玉瑜 陳嘉鳴 鄭詠梅

    胡雪巖(2004)

    胡雪巖,中國近代第一豪商。近人譽為“紅頂商人”或“中國財神”。但最終卻因不曉得功成身退,招致抄家摘頂,商海覆舟。本劇選取胡雪巖(梁漢威)由錢莊小伙計至富甲全國,再成為高官,及后敗落的多個片段。著實地寫他在左宗棠(廖國森)、李鴻章(尤聲普)這兩個清末洋務派代表人物的勾心斗角中,堅定地站在左氏一面,夤緣際會,風生水起的經(jīng)過。高峰期胡氏富可敵國,左右軍情政局。但隨著左宗棠失勢,加上其他原因,他也從首富的寶座上滑落,破產(chǎn)家傾,只留下杭州“胡慶余堂”的金字招牌及超級大宅供今人憑吊。

    本劇布景很有實感,采用名貴酸枝清式家具,古意盎然。而且活用旋轉(zhuǎn)舞臺表達不同人物的不同心境,節(jié)奏明快,亦配合胡雪巖大起大落的際遇。

    音樂設(shè)計導演:梁漢威。編劇:蔡衍棻。演員:梁漢威 尹飛燕 尤聲普 廖國森 陳嘉鳴 陳慧思 呂洪廣 陳鴻進。

    吳越春秋(2004)

    《吳越春秋》以曹禺的話劇《膽劍篇》為底本改編。公元前496年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越王勾踐被押返姑蘇羈囚。三年后夫差身染微恙,勾踐殿中親嘗夫差瀉浰,并下跪請死,夫差大為感動,放歸越國。勾踐回到會稽,臥薪嘗膽,念念不忘嘗糞的恥辱。十年后越國已回復元氣,吳國反因連年征戰(zhàn),民疲國弱,越國臣民侍機反吳。夫差參加黃池大會之際,越國雄兵表面上是從師出征,實際上是掩襲吳國,夫差匆忙回師,被困館娃宮中,黯然自盡。幸存的西施倒成為越國的難題。她以一個浣紗女,被送到吳國為歌姬,得夫差寵幸,實有恩于她,遂請賜自盡。勾踐以西施為越國之羞,下令賜死。

    導演:梁漢威。編。簠^(qū)文鳳。演員:梁漢威 南鳳 陳劍聲 尤聲普 新劍郎 李鳳鄭詠梅 敖龍。

    銅雀臺(2005)

    故事中曹操(梁漢威)、曹丕(阮兆輝)與曹植(蓋鳴暉)三父子皆對河北美女甄宓(吳美英)產(chǎn)生愛念,惟曹植獨得芳心,曹丕只得軀殼,曹操因身份問題不敢納甄女為妾。故事便由他們的愛恨交纏,及政治斗爭交織而成。本劇投資鉅大,全新設(shè)計布景、服飾、音樂、舞蹈及燈光,為傳統(tǒng)粵劇賦予新生命。

    布景設(shè)計、音樂設(shè)計、作曲、導演:梁漢威。編。喝~紹德。演員:蓋鳴暉 梁漢威 阮兆輝 吳美英 陳嘉鳴 賽麒麟 陳鴻進 呂洪廣陳銘英 徐月明。

    看《銅雀臺》的新元素(岳清)。

    西施(2006)

    由唐滌生原著劇本改編,桃花源粵劇工作舍企圖將傳統(tǒng)粵劇現(xiàn)代化的一次具實驗性演出。劇本最大的改動是吳王夫差(梁漢威)對西施(白雪紅)動了真情,肩負復國重任的西施難免方寸大亂,夫差由暴虐梟雄變?yōu)橛星橛辛x的王者,令他在英雄末路之時一劍自刎顯得更加悲壯和感動人心,而西施的復雜心境亦更有層次了。

    導演:吳國亮。原著劇本:唐滌生。演員:梁漢威 白雪紅 洪海鄭詠梅 單于生 司徒翠英

    秦燕風云(2007)

    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250年)同在趙國邯鄲當人質(zhì)的秦世子趙政(梁漢威)與燕太子丹(吳仟峰)本屬友好,時有往還。趙政繼位,謀統(tǒng)一六國,滅趙后大軍壓燕,岌岌可危,燕王仍耽于逸樂,太子憂心忡忡。秦王政與宰相呂不韋矛盾加劇,其母趙姬(曾慧)揭露秦王身世之謎。燕俠客荊軻(阮兆輝)憂國事日非,圖舍身報國,太子與妃(南鳳)請荊刺秦。荊別妻慷慨赴秦,藉詞獻地圖侍機殺秦,事敗身亡。

    音樂設(shè)計導演:梁漢威 編。翰萄軛 演員:梁漢威吳仟峰阮兆輝南鳳曾慧呂洪廣梁煒康黎耀威呂志明徐月明李名亨苗丹青莫家駒

    掄才記(2007)

    《掄才記》描述了李白(701-762)在長安三年間,初獲唐玄宗賞識,后遭讒言中傷,被遣逐放歸,在宦海起落浮沉的遭遇。傲岸不群、不識時務的文人,即使胸懷凌云壯志亦不為世用。

    首場<;春到長安>;。李白(梁漢威)初踏京華,與王維(賽麒麟)于元宵夜在長安酒肆巧遇微服私游的唐玄宗(龍貫天)和武惠妃(南鳳),二人獲薦往皇姑玉真公主府。此場加插了花街巡游,外族歌舞賣藝、跳神念懺的熱鬧場面,營造大唐盛世興旺繁華的景象。

    第二場<;笑諷權(quán)貴>;。李白在公主府目睹玉真公主(岑翠紅)喜怒無常,不欲折腰侍權(quán)貴,寧愿天涯遠走,犁田鋤地俯仰無愁。

    第三場<;惺惺相嘆>;。玄宗把惠妃遺落酒館。托辭與偶遇的壽王(溫玉瑜)同游。意欲親近其妻楊玉環(huán)(陳詠儀)。李白失意回酒館,再遇惠妃。兩人同感失落,命運相同,遂有才士如妾之嘆。玄宗游罷歸來,惠妃再薦李白。玄宗知悉李白少居西域通番文,命他隨壽王入朝,解釋異域番書。

    第四場<;榮封翰林>;。李白以番文寫下嚇蠻書,驚退番邦外使,獲封為翰林供奉。玄宗感李白不通世務,非治國之材,并無打算重用。

    第五場<;失歡當朝>;。李白有志難伸,只限于為帝主粉飾太平。玄宗惑于色,遠賢人、親小人,令他非常失望。楊國忠(敖龍)與李林甫(李明亨)忌才進讒,李白被迫辭官還鄉(xiāng)。

    第六場<;群儒折腰>;。李白心灰意冷回到酒家,士子依舊攀附權(quán)貴,求名逐利,并譏諷他不識世情。李白縱酒狂歌,杜甫(劉惠鳴)適逢其會,二人一見如故。

    尾場<;離別依依>;。李白抱憾離京,杜甫惆悵惜別。玄宗與惠妃亦微服送行,嘆惜李白未通世務,難以為官。李白黯然遠走。

    音樂設(shè)計、導演:梁漢威。編。簠^(qū)文鳳。演員:梁漢威 龍貫天 南鳳 陳詠儀 劉惠鳴 溫玉瑜 賽麒麟 岑翠紅 文寶森 敖龍。

    胡笳十八拍(2008)

    東漢末,董卓(梁煒康)篡政,迫害文士。文士蔡邕(陳鴻進)之女蔡文姬(尹飛燕)被土霸拍賣,幸得曹操(梁漢威)營救。曹操鐘情文姬,但文姬未為動情。不久,曹操因反對董卓而下獄,文姬盡力營救,并遠走避禍。逃難途中,文姬遇匈奴左賢王(龍貫天),并納為妃,且生兒育女,卻引起原配(任冰兒)之妒,欲暗中加害文姬。左賢王得悉大怒,下令處死原配,文姬挺身而出,原配得以幸免於難。十二年后曹操已貴為丞相,令董祀(廖國森)迎回流落匈奴的文姬。為免造成兩國相爭,左賢王無奈忍痛讓文姬歸漢。文姬雖身在漢邦,卻心系遠方的家人,對曹操不為所動。后來左賢王獲準入漢探望文姬,二人久別重逢,百感交集。文姬將自己的詩作《胡笳十八拍》交付左賢王,致贈兒女。

    作曲、音樂設(shè)計、布景設(shè)計、導演:梁漢威。編劇:蔡衍棻。演員:梁漢威 龍貫天 尹飛燕 任冰兒 廖國森 陳鴻進 梁煒康 康華黎耀威 

    藝術(shù)成就

    梁漢威于1980年創(chuàng)辦漢風粵劇研究院,多年來斫伐榛莽,艱苦經(jīng)營,終得茁壯成長,組成一枝具規(guī)模的表演隊伍。除幕前演員外,尚包括策劃、編劇、唱腔音樂設(shè)計、舞臺監(jiān)督、服飾、布景、道具等幕后人材。曾演出多個粵曲演唱會,如《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組曲》、《文學·歷史·戲曲》、《南音粵曲演唱會》及創(chuàng)作劇《李仙刺目》、《金槍岳家將》、《戊戌政變》等。1994年演出《漢風新編粵曲演唱歷代文學家故事》,并出版歌譜專書,包括:屈原(太廟悲歌)、屈原(投江)、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蔡邕(胡笳情淚別文姬)、曹操(橫槊賦詩)、曹植(銅雀臺賦詩)、嵇康(悲奏廣陵散);1995年初演出《漢風粵曲劇縱橫》,嘗試在粵劇及曲藝兩大范疇內(nèi)探索出一條新的表演路線。1995年底,演出新編歷史劇《秦王李世民》,奠定文學、歷史、戲曲三結(jié)合的演出風格,和確立勇于創(chuàng)新求變的精神。正是漢風別樹一幟的獨特風格,此后在這基礎(chǔ)上揉合先進舞臺技術(shù)和嶄新的表演手法演出了多出新編粵劇,包括《虎符》(2000)、《熙寧變法》(2002)、《胡雪巖》(2004)、《銅雀臺》(2005)、《漢家天下》(2006)、《胡笳十八拍》(2008)、《貞觀盛事》(2009)、《風流夢——小明星傳奇》(2009)。梁漢威亦應邀為香港八和會館等團體執(zhí)導或演出了《刺秦》(1997)、《淝水之戰(zhàn)》(2001)、《楚漢爭》(2003)、《烽火揚州》(2004)、《吳越春秋》(2004)、《滿清皇朝》(2005)、《薛覺先戲劇人生》(2006)、《秦燕風云》(2007)、《盛世梨園》(2007)、《掄才記》(2007)、《孝莊皇后》(2009)等。

    名人推薦
    • 黃江琴
      黃江琴,二胡獨奏者。一九七九年考入海南藝術(shù)學院二胡專業(yè),一九八二年任南方歌劇團二胡獨奏演員,民樂隊首席至今,先后多次在國內(nèi)二胡比賽和作品...
    • 羅家權(quán)
      羅家權(quán) 羅家權(quán),原名羅仕干(1904年-1970年4月19日),廣東順德均安鎮(zhèn)人,羅家英的父親,家中排行第八,行內(nèi)尊稱“八叔”,著名粵劇丑生。 ...
    • 陸春齡
      陸春齡,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中國魔笛”,上海人,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江南絲竹學會會長。他演奏的作品,...
    • 劉明源
      劉明源(1931~1996),板胡、中胡演奏家。河北博野人。六歲從父學板胡、京胡。七歲登臺。曾在平津一帶演出。建國后,歷任天津市評劇團伴奏,北京電...
    • 郎筠玉
      郎筠玉,一級演員。童年時曾跟有“大喉泰斗”之稱的熊飛影學唱大喉。13歲便到廣州先施公司天臺全女班(劇團)演戲?箲(zhàn)爆發(fā)后,到香港加入了“鏡花...
    • 蘇春梅
      蘇春梅,紅腔弟子,1992年在廣東粵劇學校畢業(yè),就進入了由紅線女親手創(chuàng)辦的廣州紅豆粵劇團。有了很好的學習機會,紅線女老師對蘇春梅很關(guān)心,可以說...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