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沈石溪,生于上海亭子間。1969年赴西雙版納落戶插隊,在云南邊疆生活了18年。1972年到當?shù)厣絽^(qū)小學當教員。1980年開始從事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其動物小說別具一格,在海內外贏得廣泛聲譽,他本人也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現(xiàn)為中國當代著名的動物小說家,成都軍區(qū)政治部創(chuàng)作室專業(yè)創(chuàng)作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作家協(xié)會理事。創(chuàng)作以動物小說為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萬字。曾獲得“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中國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家大獎”、“臺灣楊喚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代表作有《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狼王夢》、《白象家族》等。其中《斑羚飛渡》(選自《和烏鴉做鄰居》)被選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第27課、《最后一頭戰(zhàn)象》被選入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課本中。
人物生平
從小體弱多病,與各種體育獎杯無緣。會捉魚、會蓋房、會犁田、會栽秧。當過水電站民工、山村男教師。在云南西雙版納邊疆生活了18年,娶妻,生一子。中國共產黨員,大專文化,職稱文學創(chuàng)作2級。生于1952年10月,漢族人。1969年赴云南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1972年調當?shù)厣絽^(qū)小學當教員。1975年應征入伍,官拜宣傳部長。1980年開始從事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1982年10月加入云南作家協(xié)會,1985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92年調任成都軍區(qū)創(chuàng)作室。擅長寫動物小說,利用動物社會的生存法則折射出人類的生活和感情。他努力筆耕,以養(yǎng)家糊口盡男人之天職。現(xiàn)為成都軍區(qū)政治部創(chuàng)作室專業(yè)創(chuàng)作員,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小說《圣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兜谄邨l獵狗》獲中國作協(xié)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兑恢猾C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xié)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栋吡顼w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臺灣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lián)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 小說《圣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兜谄邨l獵狗》獲中國作協(xié)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兑恢猾C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xié)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 《斑羚飛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臺灣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lián)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栋吡顼w渡》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下冊27課。
主要作品
兒童作品
《狼世界》,小說集。1984年由云南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5萬,印數(shù)25110!《第七條獵狗》,小說集。1985年1月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8萬,印數(shù)112000。共收沈石溪8個短篇,以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為背景,講述人與動物的恩恩怨怨。
《最后一頭戰(zhàn)象》,長篇小說。2008年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3萬,印數(shù)615000。講述一頭老戰(zhàn)象預知自己臨近死亡,獨自走向百象冢。
《退役軍犬黃狐》,中篇小說。1988年6月由云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5萬,印數(shù)3000。講述立過戰(zhàn)功的軍犬黃狐被宣布退役了,它向往戰(zhàn)斗生活,偷偷溜回哨所前線,在收復者陰山的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
《一只獵雕的遭遇》,長篇小說。1990年10月由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6萬,印數(shù)5000。講述一只獵雕,被主人拋棄,先當誘雕誘騙同類,又當種雕傳宗接代,最后逃離人類,在弱肉強食的叢林里奮斗拼搏。
《狼王夢》,長篇小說。1990年11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0萬,印數(shù)40000。講述荒原群狼,雪山金雕。母狼紫嵐為了將自己的后代培育成狼王,寧愿犧牲自己,與金雕同歸于盡!用狼血寫就的充滿傳奇色彩的動物小說。
《獵狐》,中篇小說。1991年2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9萬,印數(shù)10000。該書是作者的少年小說集。描寫八十年代少年的追求和苦惱,反映他們身上傳統(tǒng)道德觀念同現(xiàn)代意識之間的摩擦和碰撞。
《我們一起走,迪克》,長篇小說。1992年3月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5萬,印數(shù)1600。講述一位在邊疆插隊的女知青為了返城,拋下男嬰。男孩長大后,雙目失明,在一條被拋棄的狗的幫助下到昆明尋找母親。
文學作品
《沈石溪動物小說自選集》,小說集。1992年6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25萬,印數(shù)3000。共收作者16篇中短篇動物小說,描寫16種野生動物的生態(tài)習性。
《圣火--沈石溪獲獎作品集》,小說集。1992年8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20萬,印數(shù)3000。收錄作者1980年--1991年兒童文學和成人文學所有獲獎小說,共12個中短篇,其中有軍事題材中短篇小說《戰(zhàn)爭與女人》。
《老鹿王哈克》,小說集。由臺北國際少年村出版。字數(shù)13萬,印數(shù)3000。收錄作者6個動物中篇小說,以動物視角觀察生命世界,跳出人與動物恩怨圈,展示沒有人類參與的動物世界的生存狀。
《殘狼灰滿》,中篇小說。1994年9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7萬,印數(shù)10000。大公狼灰滿的兩條腿殘了,但它不甘沉淪,向往著曾經屬于它的狼酋寶座,終于有一天,狼群中出現(xiàn)了罕見的雙體狼。
《象王淚》,小說集。1994年10月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4萬,印數(shù)10300。這是一部由3個中篇連綴而成的寫大象生活的長卷,展示野生象群的生存奧妙。
《紅奶羊》,長篇小說。1994年12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5萬,印數(shù)11000。母狼蓓蓓難產死了,公狼黑電捉到一只紅奶羊來充當奶媽撫育狼崽,吃羊奶長大的狼崽長成一個會學羊叫的怪狼。
《再被狐貍騙一次》,小說集。1995年11月由臺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字數(shù)7萬,印數(shù)4000。收錄作者9個短篇小說。以知青為視角,在鄉(xiāng)村艱苦生活中,人與動物互相慰藉,互相依存。
《保姆蟒》,小說集。1995年12月由臺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字數(shù)7萬,印數(shù)4000。收錄作者9個短篇小說。西雙版納密林中,“知青”出身的獵人所寫的狩獵筆記,緊張、刺激、生動、有趣。
《瘋羊血頂兒》,長篇小說。1995年12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4萬,印數(shù)10000。它一出生就目睹母羊被狼咬死,母羊血濺在它的額頭,因此起名血頂兒。它伺機找狼復仇,卻被羊群視為瘋羊。
《混血豺王》,長篇小說。1996年1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28萬,印數(shù)9000。獵狗洛嘎在追獵中和母豺達維婭結合,生下混血豺白眉兒。雖有狗與豺的雜交優(yōu)勢,卻無法在豺群和人類社會立足。
《野豬囚犯》,小說集。1996年8月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9萬,印數(shù)5000。共收錄作者15篇作品。為該社編輯“新時期兒童文學名家作品選”中的一本。
《沈石溪動物故事系列》,小說集。1996年9月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40萬,印數(shù)10000。共收錄作者25個中短篇動物故事,分4卷出版,每卷10萬字,除總書名外,每卷各用一篇作品名為書名。
《沈石溪動物小說文集》,文集。1997年7月由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共10卷。字數(shù)180萬,印數(shù)10000。共收錄作者從1980年至1997年全年動物小說?倳,每卷各有一書名。
《狼妻》,中篇小說。1997年9月由臺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字數(shù)7萬,印數(shù)4000。動物學家歷險故事系列之一,收錄作者4個短篇,揭示野生動物生態(tài)習性,破譯野生動物行為密碼,扣問生命的終極意義。
《牧羊犬阿甲》,小說集。1997年10月由臺灣光復書局出版。字數(shù)8萬,印數(shù)2000。共收錄作者23篇作品。風格類似隨筆,記述原始森林各種動物的生存狀態(tài)。
《豺狼擁抱》,小說集。1998年2月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13萬,印數(shù)5300。共收錄作者3部中篇小說。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互相傾軋而又互相依傍共渡難關。
《當保姆的蟒蛇》,小說集。1998年7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shù)6萬,印數(shù)3000。收錄10個短篇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將人和動物放在同一檔次來考察,描寫人與動物復雜多變的感情糾葛。
《鳥奴》,中篇小說。1998年12月由臺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字數(shù)6萬,印數(shù)2000。動物學家歷險故事系列之一,一對鷯哥為了躲避毒蛇侵襲,給天敵雕做奴隸,在屈辱中求生。
《沈石溪動物小說獲獎作品集》,小說集。1998年12月由云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共3卷。字數(shù)47萬,印數(shù)5000。收錄自1980年至今重要作品。
《雪豹悲歌》,小說集。2009年10月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共三卷。
作品選介
《狼王夢》
老雕又朝紫嵐的左眼啄去,紫嵐的左眼窩迸出一汪鮮血,湛藍的天空消失了,飄
飛的白云消失了,世界變得漆黑一團。它疼極了,趁老雕啄它左眼時相對平穩(wěn)的飛行姿勢,張開狼嘴狠狠朝上咬去;它的眼瞎了,它沒咬中老雕的脖頸,它咬偏了方向,咬住了老雕的一只翅膀。老雕猛烈撲扇翅膀,朝紫嵐的臉上、頭上狂啄濫戳,紫嵐的鼻子、耳朵和兩頰被啄得稀爛,衰老的狼牙也被老雕強有力的翅膀搖落了兩顆,嘴角豁裂了,但它緊閉著頜骨,拼命噬咬,只聽得咔嗒一聲脆響,老雕那只翅膀被咬斷了。老雕靠一只左翅膀無法在空中保持平衡,歪歪斜斜向地面墜落。
“砰”一聲巨響,紫嵐緊抱著老雕墜落在陰暗而又荒涼的亂石灘上。紫嵐處在老雕的下方,它的脊背先落地,正好砸在尖尖的巖石角上,所有的肋骨都被折斷了,心臟也停止了跳動,但四條狼爪仍緊緊地擁抱著老雕。
老雕也摔死了,它
母狼紫嵐
那只左翅膀最后撲棱了兩下,便停止了掙扎。火紅的夕陽下,那只金色的翅膀直直的僵硬的伸向天空,猶如一塊金色的墓碑。這是老母狼紫嵐的墓碑。
這時,山麓那個冬暖夏涼的石洞里,在媚媚幸福而又痛苦的嚎叫聲中,五只狼崽呱呱落地了。其中有兩只是公狼崽,一只毛色漆黑,一只毛色呈紫黛色,長得特別像黑桑和紫嵐。但愿這其中一只將來能成為頂天立地的狼王。
《白天鵝紅珊瑚》
雪飄飄灑灑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山野銀裝素裹,秋裝換成了冬裝。
漾濞湖水由液體變成固體,湖面積起一層薄冰。在結冰的湖面上,紅珊瑚傲然挺立。那只健康的右蹼掌,踩踏在冰層上,橘紅色的蹼掌格外醒目,柔軟而富有青春彈性的脖頸筆直翹向天空,雙翼撐滿,一副振翅欲飛的姿勢。它紫黑的胸脯凝固在冰層下,那只僵硬發(fā)黑的左蹼掌,也凝固在冰層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只看得到它最美的一面,絲毫也看不到丑陋和缺陷
《白天鵝紅珊瑚》
。水凝固了,漾濞湖凝固了,紅珊瑚的生命凝固了,美麗也凝固了。
這是一種攝人心魄的美,一種賞心悅目的美,一種凄艷孤傲的美,一種清純優(yōu)雅的美,一種超凡脫俗的美,一種驚世人俗的美。
上午九點,雪停了,太陽出來了。這是兩聲雪之間一個短暫的晴朗,也是滯留在漾濞湖的天鵝追隨鵝群南遷最后的機會和最后的時限,如果天氣越來越冷,如果霜凍越來越重,如果老天爺再下一場雪,如果夜里氣溫驟然降至零下幾度,凍傷了翅膀,它們就是想飛也飛不走了。
在烏尾雄沉郁的鳴叫聲中,青青和蔻蔻沖天而飛,緊隨在烏尾雄身后,向南疾飛。
我相信,有烏尾雄這樣年富力強并積累了豐富生活經難的雄天鵝來指引航向,來保駕護航,青青和蔻蔻一定能飛往遙遠的南方,順利回到疣鼻天鵝群。
故事系列
《兵猴》
《仇恨》
《獵狐》
《罪馬》
《天命》
《狼妻》
《紅奶羊》
《災之犬》
《智取雙熊》
《野豬囚犯》
《藏獒渡魂》
《老鹿王哈克》
《丹頂鶴再嫁》
《情豹布哈依》
《虎女蒲公英》
《最后一頭戰(zhàn)象》
《逼上梁山的豺》
《雌孔雀的戀情》
《紅嘴相思鳥昂貴的彩禮》
《疣鼻天鵝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
《白天鵝紅珊瑚》
《黑天鵝紫水晶》
小說思想
《斑羚飛渡》一文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老斑羚挽救小斑羚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fā)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
《最后一頭戰(zhàn)象》曾經在抗日戰(zhàn)爭中幸存寫下來的最后一頭戰(zhàn)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zhàn)場,最后在埋葬著戰(zhàn)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嘎羧是一頭勇敢.善良.堅強.懷舊.忠誠,在戰(zhàn)場上不顧惜生命,死后也要跟兄弟們埋葬在一起的戰(zhàn)象。
《第七條獵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這篇短篇小說,展示了他非同尋常的講故事的能力。故事講述的是老獵人召盤巴的第七條獵狗的故事。老獵人闖蕩山林40年,卻得不到一條稱心如意的獵狗,一直引以為憾。這第七條獵狗是軍犬的后裔,“攆山快如風,狩獵猛如虎”。老獵人愛狗如愛子,給它取名赤利,是傣族傳說中會飛的寶刀的意思。
新書推薦
陡峭的懸崖上,回蕩著羊奶媽悲戚的哀號;
深不見底的峭壁下,豹孤兒痛苦的眼神漸漸遠去……
留下的只有漸漸落下的紅彤彤的夕陽……
一段段恩情似海的純真情感,
一份份生死相依的珍貴愛情,
一場場勇敢拼搏的智慧戰(zhàn)斗,
動物之間的情感交錯,愛恨情仇……它們到底還有多少秘密暢銷書作家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帶來震撼心靈的感動閱讀
“動人故事”+“真情漫畫”+“日常知識”+“成長思考”=“少兒閱讀新趨勢”
太陽鳥和眼鏡王蛇
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漫畫形象首次公布!
還等什么?讓我們共同開始一段揮淚的閱讀之旅吧!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兒童文學
沈石溪曾被稱為“另類”作家,原因是他作品的主角都不是人,而是與人一樣生于自然、有血有肉的動物。但沈石溪卻說:“動物小說折射的是人類社會。動物所擁有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學,應該引起同樣具有生物屬性的人類思考和借鑒?梢赃@樣說,我是為生命而寫作!
創(chuàng)作經歷
1969年,剛剛初中畢業(yè)、尚不滿17歲的沈石溪正趕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這批上海知青當時有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貴州、云南等七個去向可供選擇,沈石溪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云南,惟一的理由就是:云南是動物王國,在那兒,他可以養(yǎng)一條真正的獵犬。來到西雙版納后,沈石溪如愿住進一戶傣族老獵人的竹樓,不僅有了真正的獵犬,而且跟隨著老獵人開始在最原始的自然天地中徜徉。老獵人有兩個正值妙齡的女兒,于是便把沈石溪和另一位一同住在家中的小伙子當成一家人,將自己的渾身解數(shù)、所有對野生世界的認識傾心傳授。雖然最終無緣做個傣家女婿,但那片蔥翠的原始森林,許許多多世代生長在那片土地上的可愛的生靈,都已成為沈石溪心中不可磨滅的美麗印記。
創(chuàng)作談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直言地直接表現(xiàn)丑陋與美麗融于一體的原生態(tài)的生命。
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入選教材
《斑羚飛渡》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國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
江蘇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
遼寧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級課外語文
《最后一頭戰(zhàn)象》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國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
香港生本教育語文教材第十冊
《獵狐》
湖北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
《幫大象拔刺》、《保姆蟒》、《殘疾豹》、《太陽鳥和眼鏡王蛇》、《會做生意的狐貍》
山東教育出版社新課程小學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
……
所獲榮譽
《第七條獵狗》《一只獵鷹的遭遇》《紅奶羊》等連續(xù)三屆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
《退役軍犬黃狐》獲“1987年上海園丁獎”
《一之獵鷹的遭遇》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二屆1986~1991全國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
《圣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友誼獎”
《狼王夢》獲“第二屆全國優(yōu)秀少兒讀物一等獎”和“臺灣第四屆楊喚兒童文學獎”
《斑羚飛渡》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
《象母怨》獲“首屆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大獎”;沉默寡言依然如故筽孫子 奶頭很大
《瘋羊血頂兒》被評為《巨人》雜志“1995年度最受歡迎的作品”
《混血豺王》獲“第四屆宋慶齡兒童文學提名獎”
《保姆蟒》被評為臺灣行政院新聞局1996年金鼎獎推薦優(yōu)良圖書,臺灣行政院新聞局第十四次推介中小學生優(yōu)良課外讀物
他的作品三次被臺灣兒童文學會、《國語日報》、《民生報》、《兒童日報》和《幼獅少年》評為“‘好書大家讀’年度優(yōu)秀少年兒童讀物獎”
個人排名
2016年3月22日,第十屆作家榜主榜發(fā)布,沈石溪以1200萬元年度版稅收入位列第9。
小說之王
沈石溪的第一篇動物小說《象群出沒的山谷》發(fā)表于《兒童文學》雜志,至今已過去23年,但說起這篇小說,說起當時選用這篇小說的《兒童文學》編輯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巨大影響,沈石溪仍抑制不住滿心的感激!爱敃r我入伍在西雙版納軍分區(qū)任新聞干事。《兒童文學》的編輯特地趕到云南,鼓勵我繼續(xù)沿著這條全新的小說創(chuàng)作道路寫下去!币彩菑哪莻時候起,沈石溪開始意識到,自己對自然、對生命的經歷與理解可以以這樣一種方式表達出來。1984年,沈石溪的第一本動物小說集《第七條獵狗》出版,第一次印刷即達10萬冊,并榮獲首屆全國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在隨后的兩屆評獎中,沈石溪又分別以《一只獵雕的遭遇》、《紅奶羊》再次獲獎,成為這一重要兒童文學作品大獎“三連冠”得主。在臺灣,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也受到小讀者的熱烈歡迎,出版的23本動物小說均多次再版,是內地兒童文學作品中再版率最高的,其中曾獲臺灣第四屆“楊喚兒童文學獎”的《狼王夢》一書已再版達二十多次。沈石溪也因此被冠以“中國動物小說之王”。
動物為主角
也許對于很多成人讀者來說,動物小說還是個有些陌生的概念:以動物為主角,那和童話、寓言有什么不同?而在沈石溪的筆下,動物世界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天然的生命世界。雖然以人類的眼光作為敘述視角,動物沒有語言,也沒有為常人所明了的表達方式,但通過對行為的描寫,以及通過行為、目光透露出來的豐富心理變化與情感起伏,沈石溪將一個個關于親情、愛情、勇敢、智慧等等的故事娓娓道來,讀之令人動容。曾有讀者說,“童話只有甜美而無陽剛之氣是大缺憾。我很鐘情沈石溪小說,那是給小男孩看的東西,西南部風情、動物世界,絕無軟綿綿的阿姨腔!蹦切┵|樸、還原生命本真的動物故事,給生存環(huán)境完全社會化的現(xiàn)代人帶來的震撼,正是沈石溪創(chuàng)作的魅力、也是動力所在。
自然并不都是青山綠水,弱肉強食的故事天天在上演。尤其是面對人類的強大,動物的軟弱,它們對生存的無奈與掙扎。所以在沈石溪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悲傷、甚至悲壯的。對于這個問題,沈石溪認為,“生活的主旋律是苦難,人生經過苦難的淬煉才能發(fā)光。孩子的成長需要了解、體驗人生的苦難,這也是兒童文學無法回避的一個主題。在我國家喻戶曉的前蘇聯(lián)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最初發(fā)表時就是作為一部兒童文學作品,還曾獲得前蘇聯(lián)的‘國家兒童文學獎’。我想,兒童文學并不都是輕松、明快的,因為人生本來就充滿了各種色彩!
關于動物小說,兒童文學理論家王泉根曾指出,動物小說中的動物不說話,因為一開口說話,那就變成了童話。動物小說中的動物都是作家理解中的動物,是作家賦予動物種種性格行為和心理活動,所以動物小說的創(chuàng)作還是有不少瓶頸。對此,沈石溪表示,他會在創(chuàng)作中更加注意表現(xiàn)動物的原生態(tài),但卻不會因此受到局限,因為動物小說的主旨是關注生命,思考生命層面的問題。
創(chuàng)作體會
談到創(chuàng)作體會時,沈石溪說:“十五年的創(chuàng)作實踐,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xiàn)丑陋與美麗融于一體的原生態(tài)的生命。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儀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文章以明朗而優(yōu)美的語言、深沉的筆觸,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心世界,使讀者不僅了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從中引發(fā)聯(lián)想,體會其中的內涵,引起人們深沉的思索:動物世界尚且如此,我們人呢?
作品風格
沈石溪認為在創(chuàng)作動物小說時應遵守的規(guī)范包括:
(1) 嚴格按動物特征來規(guī)范所描寫角色的行為;
(2) 沉入動物角色的內心世界,把握住讓讀者可信的動物心理特點;
(3) 作品中的動物主角不應當是類型化的而應當是個性化的,應著力反映動物主角個別的性格命運;
(4) 作品思想內涵應是藝術折射而不應當是類比或象征人類社會的某些習俗.就筆者有限地閱讀到的
作品,沈石溪寫作時確實皆符合他上述的四項規(guī)范,在動物行為方面,他小說中的各類動物皆
有獨特的生活習性,并以這些特殊行為作為小說的架構,看得出來是經過相當時間的觀察與考
證;在動物心理方面,沈石溪將動物主角們的心理變化描寫得相當深入,而這也是他作品最動
人之處;在角色個性化方面,沈石溪筆下的角色個個性格鮮明,即使是同一族類,也有各自不
同的個性,這些不同的性格往往也主導了小說中各角色的命運;在作品思想方面,沈石溪很少
會以人類的道德標準或規(guī)范來描寫或評論野生動物的生活,他所呈現(xiàn)的是一個血淋淋的,相當
寫實的自然生態(tài),也因此,他的作品總是帶給讀者相當大的沖擊.在閱讀了沈石溪的多部作品
及相關文獻后,對于其作品的風格特色大致歸納出下列幾點,以下便就各項分別對其作品進行
分析.
戲劇的動物小說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不論是短篇,中篇,或是長篇,故事的戲劇張力足,從一開始看似
平靜的氣氛營造,到進入故事核心時的高潮起伏,再到最后故事的尾聲,似乎不讓讀者有喘息
的機會.例如在《斑羚飛渡》中,群羊被獵人與獵狗逼退到山崖時,原本以為故事將盡,沒想
到那些羚羊老少搭配,老羚羊犧牲自己,讓青壯羚羊飛躍到對面的山崖上,這一段是故事中最
戲劇性的情節(jié),也讓讀者立即感受到動物求生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自嘆弗如.類似這種出
乎讀者意料之外的情節(jié),不時出現(xiàn)在沈石溪的故事中,讓閱讀的過程好似在觀賞一場沖突性甚
強的電影,不但讓他的作品深具吸引力,也連帶使得讀者與書中的動物之間立刻產生情感上的
交流,由于這種戲劇化的表現(xiàn)方式,讀者可以較容易感受到動物主角的喜怒哀樂,進而對故事
產生共鳴.而沈石溪動物小說的敘述角度,敘述方式常在變換著,共同把戲劇性事件沖突向高
處推進,使角色鮮明的形象烙入讀者的腦海中.
強者意識的動物小說
沈石溪在選擇動物角色方面,偏好一些具有較高天賦和杰出才能的動物,其本性或勇猛或
兇狠,如狼,狗,大象,金雕等動物作為描寫對象,這些兇禽猛獸雖是按照弱肉強食的叢林法
則生存,但它們也有獨特的纏綿溫情,他的動物小說主要表現(xiàn)作者對陽剛之美,力量之美的崇
拜,也因此常流露出一種所謂的強者意識,不論是草食性或肉食性動物,他的動
物主角幾乎都是在群體中扮演一種領導者或強者的地位,若是柔弱的食草動物,則通常它們都
具備一些領導的地位或是有想要使自己成為強大物種的傾向,若當主角是兇猛的食肉獸,如
狼,豺,則多半都在描寫它們成為族群領袖的悲壯過程,或是處心積慮地希望自己或后代得到
族群中領袖的身份,例如《狼王夢》中的紫嵐,《老鹿王哈克》中的哈克,《紅奶羊》中的茜
露兒,《殘狼灰滿》中的灰滿等,都是此類故事的代表.從這些作品的字里行間,沈石溪所流
露出的似乎是欣賞多于批判,而這種濃厚的強者意識,或說是競爭意識,或許與沈石溪童年時
的經驗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沈石溪自己則希望少年朋友透過閱讀這些作品,能感悟到生命的艱
難,能體驗到競爭的無情,更能欣賞不屈不撓的強者風采和激烈競爭中生命被激活的靈性和生
命被釋放的能量.
類似沈石溪小說中所流露的強者意識,其實在西方的寫實動物小說中也時常出現(xiàn),動物文
學之父西頓便認為要讀者了解某種動物,最好的方式是告訴他動物的英雄故事,因此
他所選的主角,如狼王羅勃等,都是具有英雄資質的動物;另外又如杰克.倫敦的作品,如
《白牙》,《野性的呼喚》也是具有冒險及英雄主義的特質,這一點,和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是
相類似的.或許這種寫實的動物小說,為了要加強本身的文學性與科學性,在角色的選擇上偏
向具強者性格的動物是可理解的,因為這類型的動物本身的性格就較鮮明,也有較明顯的行為
反應,對于作家來說,一方面可以創(chuàng)作出較出色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動物的行為有
比較具體的敘述.
但亦有人質疑類似沈石溪這種絕對的王者意識出現(xiàn)在兒童或少年文學中,是否會對心智未
發(fā)展成熟的讀者造成一些價值觀上的扭曲朱自強先生認為兒童文學張揚強者意識并不為過,
但不應該將此種意識作為一種絕對的價值觀我認為一種正面的強者意識對讀者來說
會具有積極向上的意義,特別是對于兒童與青少年讀者來說,他們可以從中學習那些動物力爭
上游的精神與毅力,但朱自強先生認為,這不應該是一種絕對的價值觀,除了成為強者以外,
人生還有其他值得追求的事物,如果作品中透露出作不成強者,就一無是處的偏執(zhí)觀念,那么
作家就應該思考他的作品對讀者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人格化的動物小說
人物是小說中重要的一項要素,對于動物小說來說,動物主角就是變相的人物.由于人物
性格與小說情節(jié)密不可分,因此必須賦予動物主角不同的個性,故人格化對于動物小說來說是
很難完全避免的,再加上寫作的是人類,自然會在不知不覺中將人性融入動物性中,筆者認為
人格化對于動物文學來說是有其必要的,因為這可以豐富作品的故事性與文學性,但作家若放
入了過多的人性在動物身上,難免就失去了作品的真實性.有人認為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從動
物們身上所顯現(xiàn)的人性亮點與生命光彩,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所失去的,都予人豐富的聯(lián)想和
深刻的省思.亦有人認為沈石溪的作品,寫的是獸性,表達的是人情.他從人的世界
進入獸性,又在對獸性的描寫中執(zhí)著于人性.
從沈石溪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思考人類與動物間的關系,也感受到他對動物的同情與尊重.
大約從80年代中期的《象!,《牝狼》,《退役軍犬黃狐》等作品起,沈石溪筆下的那些動
物主角們開始明顯地被人格化,至今已形成了他動物小說幾乎一貫的模式.有些讀者
看完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后會質疑書中的主角到底是人還是動物 也許就是由于他將動物人格化
的這種創(chuàng)作模式,而如西頓,杰克.倫敦等人,他們的動物小說則較傾向真實表現(xiàn)動物的自然
生態(tài).朱自強先生認為用擬人手法寫動物小說是分危險的,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從早期對動物
生活和動物內心世界的關心,傾斜到了后來對人類生活和心靈世界的關心,在他的許多作品
中,如《狼王夢》,《老鹿王哈克》,《紅奶羊》等,動物雖然保有自然賦予生活習性,但內
在的性格和思想以及所顯現(xiàn)的行為已被人格化了,它們有理性思考能力,判斷力,倫理道德觀
等.因此,沈石溪故事中的動物角色常同時具備了動物的自然法則與人類的道德法則
,而且他認為沈石溪的小說如果是將動物與人放在一起表現(xiàn),他的動物相對像動物,而越
是專門表現(xiàn)動物自身,他的動物便離動物本真越遠而更像人類.
過度地將動物人格化可能會使得讀者對于動物的習性產生錯誤的認識,而這種森林法則與
人類法則混淆于一身的動物形象是否會給知識和經驗相對不足的兒童讀者以關于自然和動物的
錯誤知識呢 這都是值得作家與讀者深思的問題.在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中,有時可以
體會他想藉著對動物世界的描寫來表達他對人類世界的不滿,這一點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但
是如果只是空有一個動物的形體,而內在完全是人類性格與行為的顯現(xiàn)時,似乎便偏離了寫實
動物小說最初的精神.過于人格化或許是沈石溪動物小說未來須避免的一項缺失,但我們從他作品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對動物生活的關心,我想這是一位動物小說作家最珍貴的東
西,能夠關懷動物世界的人,必然也對人類世界充滿了感情,而這種情懷也使得他的作品感動
了無數(shù)讀者.
寫實的動物小說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另一項特點就是毫不掩飾地將野生動物間血腥的生活場面暴露在讀者的
眼前.例如在《再被狐貍騙一次》的故事中,公狐貍為了分散沈石溪的注意力,好讓它的孩子
逃生,不惜自毀身體,又是撞樹,又是猛咬自己的肢體,最后終因流血過多而死,沈石溪將親
眼所見以相當寫實的方式寫出,那種血淋淋的場面,實在是令讀者不忍卒睹,印象深刻.又如
《狼王夢》中所描寫狼群捕食獵物的殘忍情景,母狼紫嵐咬死親兒的情景,每每都在讀者腦海
中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這種將動物的野性生活寫入小說中,雖然是寫實動物小說的特色,
但沈石溪的筆法可說是寫實中的寫實,透過他逼真的描寫,刺激了讀者的想像力,有時身為文
明人類的我,仿佛也感受到一股野性的呼喚.
這種寫實的筆法,也為他的動物小說帶來許多爭議.有人認為這么血腥暴力的內容并不適合孩
子閱讀,是否會因此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我想,這又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沈石溪的寫實動物
小說本就應忠實地呈現(xiàn)野生動物的生活型態(tài),但是到底要有多真實,卻是見仁見智,不過,由
于這類小說的讀者多為青少年及成人,他們對于現(xiàn)實與小說的世界起碼已有一定程度的區(qū)分,
再加上主角為與自己不同類的動物,應較不易造成他們心理上的偏差才是.
美學的動物小說
雖然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是屬于寫實派的,但并不表示他的作品就不具美感,相反的,沈石
溪的審美認識一邊在拓寬,一邊在加深,越來越善于深層次地揭示各類鳥獸的生存奧秘,包括
它們的心理,感情,愿望,生活習態(tài),喜怒哀樂,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自身的維持與繁衍等.
沈石溪動物小說的風格是壯美的,故事中主客觀的對立和人物內心矛盾都分激烈,
而這種壯美風格于其作品背景有關,云南山高澗深,林茂樹密,坡陡路險,風情粗樸,當作品
的風格契合這樣的地域環(huán)境和文化氣氛時,讀來就感真實可信,感人肺腑,因此我們
也可以說是由于沈石溪故事的地域性造就了他作品擁有不同于他人的美感.
沈石溪擅長利用譬喻的手法來描寫動物的體態(tài)及神情,透過各種生動的比喻,刺激與豐富
讀者的想像,例如在《在捕象的陷阱里--一位傣族老獵人的自述》形容丑陋的老云豹“尾巴上
的毛被樹漿草汁沾成一坨一坨,像一根攪屎棍;身上的金錢狀花紋又小又稀,像幾枚剛出土的
古幣;塌鼻梁上的豹須焦黃曲蜷,像幾根生 的細鐵絲”,一只又老又丑的云豹形象馬上浮現(xiàn)
腦海;又如描寫母鹿向老獵人下跪求情時的眼神“那眼光,凄楚動人,就像孩子遭難時,在等
待父母的庇護;那叫聲,委婉哀怨,就像那無辜受害者在乞求法官的垂憐”.沈石溪的動物小
說特別著墨于利用這些比喻去描述動物的外觀與內心,是不同于其他動物小說之處.
此外,比喻的手法同樣用在寫景方面亦相當成功,例如在《雙角犀鳥》中形容陽光“透過
密密的樹葉,灑落下來;千萬條金色的光線被風一吹,飄飄逸逸,向仙女在梳洗長發(fā)”,當讀
者看到他對故事中景物的描述時,腦海中不知不覺就會浮現(xiàn)出一幅風景畫,或是動物主角的形
體,文字中所蘊含的圖像意義是很豐富的.而他在小說中常用的比喻手法,除了幫助讀者更容
易體會某些較陌生的感覺外,有時巧妙的比喻也使得整個故事增色不少.因此,沈石溪作品的
美,除了在情節(jié)上動態(tài)的高潮起伏外,一些敘述式的靜態(tài)描寫,讀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在其《藝術論》中提出三大標準來衡量一篇小說的情感表達優(yōu)劣,即:
(1)作品所傳達的情感具有多大的獨特性;
(2)這種情感的傳達有多么清晰;
(3)藝術家真摯程度如何.若以這三項標準來看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或許可以這么說,他的作品傳達的是動物的情感,不同于人類世界所熟悉的情緒,其獨特性不容置疑;而這種情感透過寫實的文字與精準的比喻來加以表現(xiàn),每每讓人不自覺地融入故事的情境中,也就是情感傳達清晰的表現(xiàn);
此外,沈石溪認為“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義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xiàn)丑陋與美麗融于一體的原生態(tài)的生命.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義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更新,但生命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或可從以上他對
于這類型小說的推崇與執(zhí)著中,體會到一位作家所投入的真摯情感。
伍,結語。
表現(xiàn)生命的痛苦,是沈石溪動物小說一以貫之的命題,也是感染讀者的重要藝術激素.
不容否認,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所反應出來的情緒多半是沉重的,即使是這樣,仍然對
讀者有股莫名的吸引力.沈石溪筆下的動物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原則,這些方式與
原則也帶領它們的命運朝向某一既定的方向 。
經典語錄
⊙、野心勃勃才是狼的本色。只有狗才逆來順受,才安于現(xiàn)狀。
⊙、在動物的身上,我們也可以同樣找到人類的本性,同樣動物也可以折射出人性中的貪婪,欲望和一些美好的性格!
⊙、沒有血與淚的教訓,哪來刻骨銘心的牢記?
⊙、動物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早到精神的震撼的,而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呢?
⊙、蒲公英像一柄柄帶露的花傘,被春風輕輕托起,飄揚空中,金黃的如絲如繭般的花蕾在陽光下變幻著奇異的光斑。
⊙、當心被束縛久了,即使肢體自由也沒了生活的方向。
⊙、動物小說折射的是人類社會。動物所擁有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學,應該引起同樣具有生物屬性的人類思考和借鑒。
⊙、那天黃昏,紫嵐在棲身的石洞口默黷地注視著落日。余暉變幻著色調,嫣紅、水紅、玫瑰紅,轉瞬便消失在天涯盡頭;草原被鉛灰色的暮靄壟斷了,蒼茫沉靜。
⊙、真的,當自己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的理想徹底破滅了,生活還有什么意義呢?也許,死的滋味要比這樣負載著失敗重軛的茍活要好受得多吧? 但死神并沒有來召喚它,它還必須活下去。
⊙、在嚴酷的叢林法則的統(tǒng)轄下,生存是很不容易的。紫嵐和它的狼崽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后,總算熬過了難關。
⊙、雙毛與其說是死在洛戛的爪下,毋寧說是死于它自己的自卑感。
⊙、太陽爬出了山峰,亮燦燦的光線穿透薄薄的霧嵐,天色清新明麗,空氣中飄蕩著羊蹄甲花淡淡的香味 。
⊙、在嚴寒中苦熬的生命,稍稍給一點溫暖,便會一輩子銘記在心;在沙漠中的長途跋涉者,隨便給幾滴清水,便會感恩戴德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