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尊父教導,拜濟南著名武術教授王新泉習武,進入濟南業(yè)余體校武術隊。1960年在山東省武術表演賽中獲一等獎,同年考入北京體育學院預科,繼升本科,得到張文廣、成傳銳、門惠豐、夏柏華教授的培養(yǎng)指導。1967年畢業(yè)到甘肅工作,在甘肅工作期間,任地區(qū)業(yè)余體校武術教練,先后培養(yǎng)運動員30余名,在省級武術比賽中獲取18項次第一名。
1985年調至河南省體委(現(xiàn)體育局)工作,后任武術館(處)副館長等職務。
她在河南武術館工作以來,教練、輔導的隊員在全國“武士杯”、全國太極拳、劍、推手比賽中多次獲第一、二名。
學生(二指禪)王巍堡,自1999年以來;在國內外功法比賽中多次獲得第一名;中央電視臺1.2.10臺及多家省臺及媒體專題報道王魏堡的功法。
此間,經常擔任外事教學任務,其中有德國、法國、日本、瑞士、韓國、喀麥隆、葡萄牙、埃及、香港、臺灣等國家、地區(qū)的學員。
任職期間負責組織省級、全國有關大型武術活動,并多次擔任全國武術錦標賽、表演賽裁判員。
1997年2月任河南省少林武術代表團副團長,帶隊員釋小龍等出訪菲律賓進行武術表演和交流活動。多次應法國楊式太極拳協(xié)會邀請赴法國進行武術教學;多次出訪德國、意大利、韓國、澳門等國家、地區(qū)。應香港體育工作會邀請;2007年6月參加香港《獅子山下論劍》武術大會任裁判長。
她以突破性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在負責河南省武術協(xié)會諸項工作中及對省內四百余所武術館校的管理、群眾性武術活動開展等方面有突出的貢獻。
在創(chuàng)建首批全國武術之鄉(xiāng)(河南4個單位)和全國先進武術館校(河南六所)的工作中起到重要的組織、指導及管理作用。
她三次參加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組派的“全國武術之鄉(xiāng)”檢查小組,1996年被國家體委武術管理中心任命為第二屆全國武術之鄉(xiāng)、首批全國武術館、校檢查驗收組第三組組長,先后到河北、湖北、湖南、山東等地檢查、驗收。1995年國家體委武術管理中心制定《中國武術段位制》段位試點。河南武術館承擔了全國唯一的試點工作,她擔任試點工作組負責人,親自負責教學、組織、檢查、考核等工作。1996年7月在北京《中國武術段位制》審定會介紹工作經驗。
善于學習,勤于筆耕的她,在組織武術文獻資料及教學圖書的整理和編纂工作方面表現(xiàn)出較強的才能。1985年參加60萬字的《河南省武術拳械錄》編撰工作。1990年編著20余萬字《少兒武術》〉(基本功、拳術、器械)兩冊書。該書在北方十省、區(qū)、市第六屆優(yōu)秀科技圖書評選中獲二等獎,獲河南省體育系統(tǒng)優(yōu)秀體育科技著作評選三等獎。
在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審定的《少林拳系列規(guī)定套路》一書中任副主編,并在《中華武術圖典》中擔任編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