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鄒洪復

    鄒洪復

    鄒洪復,山東省沂水縣人,生于1973年6月30日,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音樂系。中國靈性詩歌的代表詩人之一。

    著作

    鄒洪復的著作:

    1,詩集《初入人世》(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

    2,《藍天無夢》(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

    3,散文集《思想的羽毛》(美國輕舟出版社,2004年8月)

    4,詩集《音樂之外的守望》(與馮長春合著,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8月)

    鄒洪復

    5,中短篇小說集《欲望懸崖》

    6,詩集《時間它》

    7,隨筆集《藏在內心的聲音》

    8,文學評論集《書或者燈》

    9,詩集《妙處》

    另外, 鄒洪復的作品見于《詩刊》、《詩歌月刊》、《綠風》、《時代文學》、《詩神》、《山東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及美國的《僑報》副刊、《星島日報》副刊、《新象周刊》等二百余家報刊,入選《當代青年詩人十二家詩選》、《中國新詩詩藝品鑒》等數(shù)十種詩歌、散文選本,從搜索引擎搜索到他的作品被三萬余家報刊或網站轉載、引用。

    生平履歷

    鄒洪復,當代最具創(chuàng)作實力的詩人作家之一,山東沂水人,70年代初出生,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音樂系,2009年自學考試畢業(yè)于曲阜師大中文系本科,2002年8月曲阜師大教育學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yè)。詩歌、評論、散文、音樂論文等見于《詩刊》、美國《僑報》副刊、《星島日報》副刊、《中國音樂教育》等二百余家刊報。 已出版詩集《初入人世》、《藍天無夢》、《音樂之外的守望》(與馮長春合著)、散文集《思想的羽毛》等。主編歌曲集1本。文字被兩萬余家報刊、網站轉載,作品入選《當代青年詩人十二家詩選》、《詩刊》創(chuàng)刊五十周年紀念專號、《中國音樂年鑒》等數(shù)十種選本。尚著有文學評論集《書或者燈》、中短篇小說集《欲望懸崖》、詩集《妙處》、《時間它》、隨筆集《藏在內心的聲音》5本待版。系臨沂大學音樂學副教授,中國靈性詩歌的代表詩人之一。社會兼職:國際筆會會員、山東省當代文學院院務委員、山東省青年詩人協(xié)會理事、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臨沂市青年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沂水藝海書畫院院長。曾為臨沂市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評委、沂水電視臺主辦的沂水達人秀和沂水青歌賽評委。

    鄒洪復曾應聯(lián)合國國際筆會主席葉爾利.格魯沙,國際筆會秘書長喬安妮.利多姆-阿克曼,國際筆會執(zhí)行主任卡羅琳.麥考密克的邀請參加過“國際筆會2007年亞太地區(qū)會議”。那次會議由國際筆會主辦,香港中文筆會、悉尼筆會和獨立中文筆會協(xié)辦。會議的主題是:中文世界的作家——文學交流。會議地點:香港。

    鄒洪復詩歌與散文

    鄒洪復的一些詩歌是比較獨特的,即使讀詩比較多的人也會感到新奇。他處理生活的方式是直接和間接的統(tǒng)一。現(xiàn)實和理想在其詩中有機地交織,其小詩集中凝練,有時就象格言警句一樣,引起人深究的興趣。有的詩像一個故事,但顯然已不是故事的本身,而是一種意象化的變形。其長詩顯出一種比較廣闊的視角和深厚的氣度。鄒洪復的詩歌其實都是相當具有先鋒意識的現(xiàn)代詩。他樸素的百姓語言與現(xiàn)代詩歌語匯的嫁接叫人為之贊嘆,,鄒洪復的語言是為詩歌而活著,他的詩歌不落俗套,具有樸素的質感和白描生活的新鮮,有著徹底的形式自由性。鄒洪復的詩歌中有許多心靈的意緒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那真誠而靈動的詩句,實在是人世所沒有的一塊凈土,晶瑩剔透,涓涓如泉水,沒一絲人世塵滓。南京詩人川歌說:“鄒洪復是我所知道的屈指可數(shù)的有大才氣的中國詩人!

    鄒洪復的散文輕靈,柔美,細膩,清新,自然,有音樂的旋律,畫面的美感,詩歌的意境和韻味,讀罷之后讓人口齒留香,不忍釋卷。鄒洪復是學音樂的,他把對音樂的感悟滲透于寫作之中,于是那些文字在他的彈奏下,便象一串串跳躍在紙上的小小音符,時而輕柔悠閑,時而激情四溢,時而睿智理性,時而調皮詼諧。鄒洪復的散文,就是一種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透過這些文字,看到他骨子里的善良和寬容,孩童般的率真和純凈,甚至有一點調皮和頑劣,除了讓人有美好愉快的精神享受之外,還有睿智的思想,對生命深刻的體驗。

    鄒洪復發(fā)表的部分詩歌(共計詩歌201首): 

    1,詩歌《波濤和泥土》發(fā)表于《中外金橋》(1994年第7期)

    2,詩歌《感謝土地》發(fā)表于《半島環(huán)境報》(1995年10月7日)

    3,散文詩《長城長》發(fā)表于《散文詩》(1997年第4期)

    4,詩歌《北方有佳人》發(fā)表于《時代文學》(1997年第3期)

    5,詩歌《和風玩耍的孩子》(三首)發(fā)表于《青島文學》(1997年第8期)

    6,詩歌《風歌》發(fā)表于《作家報》(1997年9月25日)

    7,詩歌《莊周》(二首)發(fā)表于《時代文學》(1998年第1期)

    8,詩歌《關于石頭》(二首)發(fā)表于《青島文學》(1998年第4期)

    9,散文詩《小提琴》發(fā)表于《散文詩》(1998年第11期)

    10,詩歌《冬天》發(fā)表于《詩神》(1998年第3期)

    11,詩歌《五月讀書》(二首)發(fā)表于《時代文學》(1999年第1期)

    12,詩歌《八月蝙蝠》發(fā)表于《綠風》詩刊(1999年第5期)

    13,詩歌《風雨中的父親》入選《中國新詩詩藝品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4,詩歌《春天的碼頭》發(fā)表于《時代文學》(2002年第1期)

    15,詩歌《我們點燃愛情》(四首)發(fā)表于《時代文學》(2003年第1期)

    16,詩歌《只要她自己在家里》發(fā)表于《詩林》季刊(2003年第2期)

    17,詩歌《鄒洪復的詩》(二首)發(fā)表于《詩歌月刊》(2003年第7期)

    18,詩歌《給春天一把椅子》(二首)發(fā)表于《詩刊》(下半月版)(2003年第9期)

    19,詩歌《鄒洪復詩選》(組詩十三首)發(fā)表于《當代青年詩人十二家詩選》(香港銀河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0,《鄒洪復詩選》(組詩十九首)發(fā)表于《轉折詩潮》(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1,詩歌《鄒洪復的詩:花落無語》發(fā)表于《山東青年報》 (2004年6月15日)

    22,詩歌《像一朵丟掉往事的花兒》(組詩二十四首)發(fā)表于《時代文學》(雙月版)(2004年10月)

    23,詩歌《如婷婷所說》入選《2004u2019新詩代年度詩選》(學苑音像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版)

    24,詩歌《鄒洪復詩選》(四首)入選《山東新詩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5,詩歌《向上,向上》(組詩九首)發(fā)表于《當代文苑》(2005年第2期)

    26,詩歌《鄒洪復詩選》(二首)入選《當代短詩精典》(香港開益出版社,2006年4月版)

    27,詩歌《兒童詩二首》發(fā)表于《小學生周報》(2006年7、8期合刊)

    28,詩歌《鄒洪復詩三首》發(fā)表于臨沂市文聯(lián)主辦的《沂蒙》(1996年第2期)

    29,詩歌《詩四首》發(fā)表于《沂蒙生活報》(2003年4月13日版)

    30,詩歌《時間它》發(fā)表于《詩刊》(下半月版)(2006年第12期)

    31,詩歌《對一個女孩子說》(二首)入選《中國當代新詩100家》(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7年4月版)

    32,詩歌25首發(fā)表于陳剛、王競成主編的《黃河詩報》2008年第1期(2008年8月8日版)

    33,詩歌《掛起吉它》(外一首)發(fā)表于廣東《清遠日報》副刊(1994年5月7日版)

    34,詩歌《我不相信世上真有邪惡》載于《青春詩語》(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7月版)

    35,詩歌《沒有音樂的日子》(八首)載于《洗硯池》(2001年第3期)

    36,詩歌《丑尾巴似的短章》(十九首)載于《沂蒙文學》(2001年第1期)

    37,詩歌《想起一個人》(外一首)載于《沂蒙文學》(2001年第3期)

    38,詩歌《當一切都成了形式》(外四首)《諸城文學》(遠方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39,詩歌《看著它們》發(fā)表于湖北《荊門日報》副刊(2003年4月30日版)

    40,詩歌《夜是黑色的風》(外一首)發(fā)表于《臨沂日報》(2004年4月10日版)

    41,詩歌《五月端午,我仿佛聽到了李白的聲音》發(fā)表于《沂蒙生活報》(2006年6月4日版)

    42,詩歌《從十月到臘月》發(fā)表于《沂蒙生活報》(2006年11月13日版)

    43,詩歌《親愛的各位家伙們》發(fā)表于《沂蒙作家》(2003年5月10日版,總第207期)

    44,詩歌《一匹馱起月亮的黑馬》載于《新世紀文學選刊》2008年第10期

    45,詩歌《這些圣人們》載于《黃河詩報》2008年第2期

    46,詩歌《神在鑲嵌陽光——詩歌14首》載于《黃河詩報》2011年第1期

    47,詩歌《鄒洪復詩六首》載于《未央文學》2012第1期

    鄒洪復發(fā)表的部分散文(共計散文27篇):

    1,散文《陪伴》入選《中國新詩人新作家作品選》(海豚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2, 散文《詩歌的土地》發(fā)表于《泰山文化》(2000年第3期)

    3,散文《玉兔捎話》發(fā)表于遼寧《課外語文》(2003年第1期)

    4,散文《牢記爸爸一巴掌》發(fā)表于《齊魯晚報》(2003年4月14日)

    5,散文《我始終覺得你最好》發(fā)表于美國《僑報》副刊(2003年12月23日)

    6, 散文《散漫有致的生活》發(fā)表于《華商報》副刊(2004年3月7日)

    7,散文《大愛愛于市》發(fā)表于《星島日報》副刊(2004年3月12日)

    8,散文《聽盲人唱歌》發(fā)表于《星島日報》副刊(2004年4月8日)

    9,散文《吹鼻孔吹簫的人》發(fā)表于《中國校園文學》(花季號)(2004年6期)

    10, 散文《拒絕適者生存》發(fā)表于美國《我們雜志》(2004年7月15日)

    11,散文《夢里相依偎》發(fā)表于《星島日報》副刊(2004年9月7日)

    12,散文《愛人是一片憂傷的溫柔》發(fā)表于《星島日報》副刊(2004年9月14日)

    13,散文《向一朵花兒致敬》發(fā)表于《星島日報》副刊(2004年9月17日)

    14,散文《把自己的生命變得超凡脫俗》發(fā)表于《星島日報》副刊(2004年10月12日)

    15,散文《散步的咖啡》發(fā)表于《中國公路文化》(2005年第3期)

    16, 散文《生活其實很簡單》發(fā)表于美國《新象周刊》副刊(2005年6月24日)

    17,散文《散文三篇》發(fā)表于《沂蒙晚報》副刊(2003年3月9日)

    18,散文《想念黑貓》發(fā)表于《沂蒙晚報》副刊(2005年3月25日)

    19,散文《住在雪的童話里》發(fā)表于《沂蒙晚報》副刊(2007年12月29日)

    20,散文《思考是一種更高的美感》(五篇)發(fā)表于《沂蒙作家》(2007年第3期)

    21,散文《散步的咖啡》入選散文集《玫瑰花也有自己的心事》(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08年5月版,編者王雨)

    22,散文《月亮是一朵蓮花》載于《黃河詩報》2011年第1期

    鄒洪復的文學評論和論文

    鄒洪復所創(chuàng)作的評論文字是人們欣賞的那類雅俗共賞的評論,這是一種新批評的路子,通過所評作品來表達或延展評論者自己所認為的創(chuàng)作觀點和美學觀念。閱讀鄒洪復的評論,可以感受到每一篇評論都是他細細咀嚼了書的芳香之后,用文字把自己的感受作一次認真的梳理和回味。它們真摯,親切,見解獨到,入木三分,每一個字都是真實情感的流露,里面融入了他的思考,他的寫作經驗,他對作者文字的深刻體悟?梢哉f,鄒洪復的評論既中肯客觀,又極具專業(yè)水準。

    鄒洪復發(fā)表的部分論文、評論(共計53篇):

    1,論文《談談音樂的模糊美》發(fā)表于《中小學音樂教育》(1995年第3期)

    2,論文《通俗歌曲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發(fā)表于《中國音樂教育》(1996年第6期)

    3,評論《是否當代詩歌的悲哀》發(fā)表于臺灣《乾坤詩刊》(2000年第1期)

    4,論文《融合:音樂教學與素質教育》發(fā)表于《沂蒙教育》(2000年第5期)

    5,書評《傾情藝術,流淌真誠——簡評黃強詩集〈有夢無痕〉》發(fā)表于《熱風》(2001年3期)

    6,評論《這是一個偽文學橫行的時代》發(fā)表于《科學與民主》(2002年第一卷第十二期)

    7,書評《讀巫昂詩集〈什么把我弄醒〉印象》發(fā)表于《讀書時報》(2003年1月29日)

    8,評論《游于詩內無所往而不樂——評邵光智的散文詩》發(fā)表于《山東郵電報》副刊(2003年7月25日)

    9,書評《一部用愛的交響曲譜成的小說——評張執(zhí)浩長篇小說〈試圖與生活和解〉》發(fā)表于《黑龍江晨報》副刊(2003年4月9日)

    10,書評《愛在生活的氣韻和瑣碎里面涌動——讀那言隨筆集〈家有蠻妻若蘭〉》發(fā)表于《春城晚報》副刊(2003年7月16日)

    11,書評《清醒活著的方法——讀古古新著〈在商言商〉》發(fā)表于(《太原晚報》副刊,2003年2月8日)

    12,書評《干嘛要和最親近的人鬧情緒——讀滿庭花雨的長篇小說〈媒子鳥〉》發(fā)表于美國《僑報》副刊(2004年3月5日)

    13,書評《醉讀〈陳寅恪讀書生涯〉》發(fā)表于美國《新象周刊》副刊(2004年3月26日)

    14,評論《一個社會沒有文化的表征》發(fā)表于美國《僑報》副刊(2004年4月16日)

    15,書評《不與無道者同謀和共事——讀周益崧《駕羽隨風》》發(fā)表于《燕趙都市報》副刊(2004年07月23日版)

    16,論文《關于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的幾點思考》發(fā)表于《教育前沿》(2004年12期)

    17,評論《讀謝明洲隨筆集[一滴幸福]有感》發(fā)表于《山東作家》(季刊)(2004年4期)

    18,論文《對“改革”的幾點思考》發(fā)表于《民主中國》(2005年1期)

    19,論文《詩歌寫作的方向》發(fā)表于《時代文學》(雙月版)(2005年2期)

    20,書評《幸福只給懂得幸福的人》發(fā)表于《山東文學》(下半月刊)(2005年第6期)

    21,書評《官員應學鄭金蘭——讀鄭金蘭隨筆集〈下鄉(xiāng)手記〉有感》發(fā)表于《時代文學》(雙月版)(2005年6期)

    22,論文《中國詩歌發(fā)展趨向的可能性判斷》發(fā)表于《敦煌》詩刊(2005年上半年卷)

    23,評論《詩歌:什么是先鋒化寫作和靈性寫作?》發(fā)表于《漢詩評論》(2005年第11期)

    24,評論《一幅畫和一個畫家》發(fā)表于《沂蒙生活報》(2003年3月26日版)

    25,評論《文化本源的凸現(xiàn)與生命意義的思考》發(fā)表于《沂蒙生活報》(2004年1月2日版)

    26,論文《音樂教學與學生的美好素質養(yǎng)成初探》發(fā)表于《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27,論文《音樂教育應該具有的新走向》發(fā)表于《中國體衛(wèi)藝教育》(2008年第5期)

    28,評論《詩歌是詩人靈魂的出口——讀山東文章的詩》發(fā)表于香港《大公報》有限公司編的《大周刊》雜志(2008年8月8日版)

    29,筆談《關于當代詩歌若干問題的問答》載于《沂蒙文學》(2002年第1期)

    30,評論《儒雅文采君子情懷——簡評武傳法散文集〈沂山賦〉》載于《沂蒙文學》(2001年第2期)

    31,評論《人性光芒詩意漫步——評邵光智的詩》載于《沂蒙文學》(2001年第2期)

    32,評論《遺棄形式向內心靠近——簡評劉書峰詩集〈流浪的翅膀〉載于《沂蒙文學》(2001年第4期)

    33,評論《請你和大自然親如一家——讀楊同杰新著〈熱血追尋〉發(fā)表于《臨沂日報》(2006年10月13日農村版)

    34,評論《文以學養(yǎng)并提——讀黨寶修先生〈黨家山人詩集〉隨感》發(fā)表于《沂蒙生活報》副刊

    35,評論《一部值得去讀的長篇小說——簡評郭慶文的〈夢該有個家〉》載于《沂河》(1999年第1期)

    36,評論《用語言作曲的小說——于彥國短篇小說集〈趕集〉印象》發(fā)表于《沂蒙生活報》副刊

    37,評論《從朦朧到明朗,一個詩歌新時代早已開始》載于《光明觀察周刊》(2004年2月10日,總第122期)

    38,評論《活著的姿勢——序秦友剛、劉燕散文集〈走在路上〉》載于(中國炎黃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39,評論《詩歌寫作的支點——讀蔡楚先生詩歌作品隨感》載于詩集《別夢成灰——蔡楚詩選》(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8年9月版)

    40,論文《音樂教育釀造美好人生》發(fā)表于《藝術教育》(2009年第1期)

    41,評論《自己的宮殿——讀王競成詩集〈掩淚入心〉》載于《黃河詩報》(2009年3期)

    42,評論《大夢誰先覺讀者會心知——讀魏然森長篇小說〈越位〉》載于《魯南商報》2009年5月9日版和《蘭州晨報》副刊

    43,評論《用心靈的光芒照亮寫作——讀王相理散文集〈追求〉載于《魯南商報》2009年12月5日版

    44,評論《神領意造處,天成高格調——牧青作品觀后》載于《美術收藏》2008年第10期

    45,評論《心有燈塔,照亮詩歌——詩人王競成論》載于《黃河詩報》2011年第1期

    46,論文《對合唱中音樂指揮的幾點理解和認識》載于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華章》雜志2011年9月版

    47,論文《如何面對通俗歌曲的低俗和惡俗》載于湖南省文化廳主管、湖南省藝術研究所主辦的《藝!冯s志2011年第9期

    48,論文《對合唱中音樂指揮的理解認識》載于湖南省文化廳主管、湖南省藝術研究所主辦的《藝!冯s志2011年10月版

    49,論文《音樂呼喚搖滾精神》載于 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主辦的《音樂生活》雜志2011年第10期

    50,評論《什么樣的詩歌是好的》載于《新晨報》今日沂蒙副刊版第3期

    51,評論《清新優(yōu)美,樸素純粹——詩人邵光智論》載于《未央文學》2012第2期

    52,評論《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命角落——對幾位通俗女歌手的點評》載于 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主辦的《音樂生活》雜志2012年第4期

    53,評論《音樂思潮興起的幾種力量——讀馮長春著作[中國近代音樂思潮研究]得到的啟示》載于《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附錄

    鄒洪復作品獲獎統(tǒng)計:

    1, 1989年5月獲臨沂地區(qū)教育局舉辦的全區(qū)中學生聲樂比賽一等獎第一名。

    2, 1992年6月散文《我的酒干倘賣無》獲《曲阜師大報》舉辦的“大學時代”征文比賽第二名。

    3,1995年8月,詩歌《東洋大馬》(外一首)獲山東省教委舉辦的紀念抗戰(zhàn)勝利50周年征文比賽二等獎。

    4,1996年8月《詩歌日記三則》獲《黃河詩報》雜志舉辦的詩歌大賽一等獎。

    5,1996年9月論文《音樂教學在學校教育中具有的作用》獲臨沂市教委主辦的首屆音樂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

    6,1997年12月,詩歌《八月蝙蝠》獲山東省青年詩人協(xié)會主辦的詩歌征文大賽一等獎。

    7,1998年6月,詩歌《北方有佳人》獲《時代文學》雜志在全國舉辦的“大象杯青春詩歌”大獎賽二等獎。

    8,2003年5月,詩歌《只要她自己在家里》獲《詩林》雜志舉辦的愛情詩征文比賽一等獎。

    9,2004年10月,隨筆《在這個時代,作家何為》獲加拿大笑言天涯文學出版網紀念建站6周年征文比賽第三名。

    10,2005年9月,詩歌《沖鋒號》(外一首)獲由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香港大公報、中國國家博物館、將軍煙草集團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將軍杯"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詩書畫大獎賽詩歌類作品評比一等獎。

    11,2006年10月,論文《簡評音樂欣賞中各個階段的一般規(guī)律》被評為山東省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名人推薦
    • 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qū))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
    • 朱曉進
      朱曉進,男,1956年12月生,漢族,江蘇靖江人,研究生學歷,文學博士學位,教授,民進成員,1975年3月參加工作,F(xiàn)任民進中央常委、江蘇省主委,省...
    • 趙趕驢
      趙趕驢,原名聶海洋,湖北襄樊人。別看這個土得掉渣的名字,僅僅在一夜之間,就火遍中國網絡。在網上,趙趕驢的出現(xiàn),是比2006年世界杯更加引人注目...
    • 鄭彥英
      鄭彥英(1953年6月26日——)男,陜西省禮泉縣人。畢業(yè)于武漢大學中文系,獲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7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文...
    • 朱祖貽
      朱祖貽(1929~)筆名貝臺。浙江海寧人。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yè)于南京國立戲劇?茖W校劇場藝術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956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8年加入...
    • 朱子奇
        朱子奇,詩人。1920年4月13日生于湖南省汝城縣。1937年到延安。1938年入抗大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抗大政治部科員,中央軍委...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