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66年,李開復在臺灣就讀小學,1972年,李開復跟隨哥哥至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就讀初中、高中,1983年從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yè),19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當年被《商業(yè)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學創(chuàng)新獎”。
李開復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博士畢業(yè)后,在該校擔任assistant professor (即助理教授,李開復在中文自傳中則將其翻譯為副教授,引起巨大爭議。實際上assistant professor 是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才是副教授)兩年 。
1990年到1996年,李開復在美國蘋果電腦公司歷任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等職位。
1996年到1998年,李開復在美國硅谷圖形公司SGI電腦公司擔任互聯網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Cosmo軟件公司總裁,負責多平臺、互聯網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件的研發(fā)工作 。
加入微軟
1988年到1990年,李開復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博士畢業(yè)后,在該校擔任assistant professor (即助理教授,李開復在中文自傳中則將其翻譯為副教授,引起巨大爭議。實際上assistant professor 是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才是副教授)兩年。
1990年到1996年,李開復在美國蘋果電腦公司歷任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等職位。
1996年到1998年,李開復在美國硅谷圖形公司SGI電腦公司擔任互聯網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Cosmo軟件公司總裁,負責多平臺、互聯網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件的研發(fā)工作。
1998年7月,李開復加入微軟并在中國創(chuàng)建并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現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在極短時間內創(chuàng)建了一個國際一流的計算機研究院,該實驗室曾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評為“最火的計算機實驗室”。
李開復曾任微軟公司自然交互式軟件及服務部門副總裁,負責研發(fā)各種先進的技術和服務使得人機界面更加簡便和自然。該部門負責開發(fā)的技術和產品包括語音、自然語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線服務等技術。自然交互式軟件及服務部門的使命就是要讓所有這些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微軟的客戶。
在李開復的帶領下,微軟中國研究院以新一代的多媒體、新一代用戶界面和新一代信息處理技術為主要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后來李開復被微軟調回美國,于2000年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2002年李開復獲選為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會士(Fellow)。
2004年7月,李開復創(chuàng)立“我學網”,致力于幫助青年學生成長。
轉戰(zhàn)谷歌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將在中國設立產品研發(fā)中心,李開復將負責其中國研發(fā)中心的運營,并擔任谷歌(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總裁。當天,微軟向美國華盛頓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Google和前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違反了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2005年9月13日,美國金縣高等法院就李開復違反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案做出裁決:李開復可以立即為Google工作,但工作范圍將受到限制。這一限制在2006年1月的庭審之前一直有效。2005年12月22日,微軟公司終止了對Google以及李開復的訴訟。微軟公司、李開復以及Google公司就他們之間的訴訟,已經達成非公開協(xié)議來解決各項問題,各方對此協(xié)議都表示滿意。
創(chuàng)辦創(chuàng)新工廠
2009年9月4日,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qū)總裁李開復正式離職。
2009年9月7日,李開復宣布創(chuàng)立“創(chuàng)新工場”。李開復在此前首先獲得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huán)(Peter Liu)的支持,然后李開復在一個星期之內,拜訪了12位投資者,其中包括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和Youtube創(chuàng)始人陳士俊。除了陳士俊進行了個人投資外,前三者均代表公司以機構投資者身份介入,一共募集了9個投資股東的投資,就此開創(chuàng)一個天使投資+創(chuàng)新產品和團隊的平臺,名為“創(chuàng)新工場”,開辟中國風險投資和創(chuàng)業(yè)的一個新模式。主要的領域是涉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
2010年2月,創(chuàng)新工場幫助第一位大學生成功創(chuàng)業(yè)。李開復與中國大學生的近距離接觸始于1990年,那時他受聯合國邀請到中國演講兩周。為了幫助中國大學生,李開復創(chuàng)辦了開復學生網,后來為減輕網站的個人色彩,將其更名為我學網。
從2000年起,李開復陸續(xù)發(fā)表了七封《給中國學生的信》(分別為:《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從誠信談起》、《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從優(yōu)秀到卓越》、《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樂》、《給中國學生的第四封信:大學四年應是這樣度過》、《給中國學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選擇的權利》、《給中國學生的第六封信:選擇的智慧》、《給中國學生的第七封信——21世紀最需要的7種人才》),其中分別談到了做人要有誠信、如何從優(yōu)秀到卓越、選擇的智能、新世紀的人才觀等。
公開聘書
2011年11月30日,針對方舟子連續(xù)多日對李開復職稱提出質疑,李開復通過微博公布了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聲明和聘書。李開復表示,這些文件表明其畢業(yè)后留校先任研究教職(RCS),之后任助理教授(AP);除教學責任外兩者職能相似,工齡皆可計入終身職。
基于此文件,李開復補充說自傳中描述的“26歲副教授”與擔任AP時的28歲事實不符,對此“深感歉意”,而且將在下一版自傳中進行修正。
抵制非你莫屬
創(chuàng)新工場CEO李開復2012年在微博發(fā)起投票活動,倡議抵制“非你莫屬”節(jié)目。李開復稱,該節(jié)目的面試官和主持人高高在上、強勢刻薄,求職者已是弱勢,BOSS有權滅燈,但請給求職者最基本的尊重。截至2012年6月6日,已有四十余萬網友轉發(fā)支持,并有95%的投票者支持抵制“非你莫屬”節(jié)目。
任免信息
2018年2月8日,在北京市經信委和海淀區(qū)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北京人工智能產業(yè)高峰論壇暨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會”上,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任研究院首任院長。
出版書籍
李開復自2005年起,便開始出版發(fā)行自己編寫的圖書,其著作作品往往引用他人成長故事與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世人展示教授學習的方法與新鮮事物的使用。在其作品《一網情深與學生的網上對話》中,將自己和中國青年學生三年對話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表達對中國文化與教育事業(yè)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書名 |
---|---|---|
2005-09-01 | 人民出版社 | 《做最好的自己》 |
2006-10-01 | 人民出版社 | 《與未來同行:李開復文集》 |
2007-10-01 | 人民出版社 | 《一網情深與學生的網上對話》 |
2009-09-01 | 中信出版社 |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 |
2011-02-01 |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 《微博:改變一切》 |
2015 -07 | 中信出版社 |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 |
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父親:李天民,曾是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妻子: 謝先鈴
女兒: 李德寧、李德亭
罹患癌癥
2013年9月5日晚22點17分,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發(fā)微博,暗示自己可能已經罹患癌癥。微
博發(fā)出后50分鐘后轉發(fā)和評論已達3萬次左右,很多網友和李開復先生的粉絲對這一消息表示難以相信,同時大家也紛紛送上祝福。有網友評論道,“心酸了,祝愿每天給我們正能量的李老師早日康復!”
2013年10月21日,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原谷歌大中華區(qū)總裁李開復發(fā)表微博稱,身體檢查結果有幾項指數未降反升,需要更加嚴格地遵照醫(yī)囑,專注于治療和休養(yǎng)。不得不大幅度減少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
2014年01月18日,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開復在微博上親自辟謠,表示“我一切還好,仍在堅持治療、休養(yǎng)、鍛煉中!
2015年6月30日,李開復通過微博和網友分享好消息,曬接受癌癥時的多張圖片,并透露已康復。
社會活動
2016年12月18日,李開復出席2016網易有態(tài)度人物盛典。
2017年9月15日,芭莎時尚公布了慈善夜當晚捐款的完整名單,李開復愛心捐款700000元。
主要成就
在位于匹茨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任Assistant Professor期間,李開復開創(chuàng)性地運用統(tǒng)計學原理開發(fā)出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人連續(xù)語音識別系統(tǒng)”,1998年被《商業(yè)周刊》授予當年“最重要科學創(chuàng)新獎”。
1996年,李開復擔任SGI公司的多媒體軟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總裁,負責多平臺、互聯網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件的研發(fā)工作。
在校期間,李開復還開發(fā)了“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tǒng),因為1988年擊敗了人類的黑白棋世界冠軍而名噪一時。
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并在中國創(chuàng)建并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
2000年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
2002年,李開復獲選為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會士(Fellow)。
2004年7月,李開復創(chuàng)立開復學生網(現已更名為我學網)。
2005年7月19日,李開復出任Google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qū)總裁。
2009年9月7日,李開復創(chuàng)辦創(chuàng)新工場,實現一種新的天使投資和創(chuàng)新產品的整合。
2009年,獲選2009年度品牌中國十大人物。
2016年3月,以380萬元版稅收入在第十屆作家榜全新子榜單“企業(yè)家作家榜”上,排第6。
2017年3月28日,復星國際宣布李開復任獨立非執(zhí)行董事、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委員。
2017年8月29日,《財富》(中文版)正式公布“2017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位投資人”榜單,李開復上榜。
2018年2月8日,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李開復任研究院首任院長。
經典語錄
1.國內現在有一種“二十歲創(chuàng)業(yè)”現象,很多人看到的是Facebook、蘋果這些公司,都是由20歲左右的創(chuàng)業(yè)者建立的, 可是中國人二十多歲創(chuàng)業(yè)比較難。
2.一個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人的。
3.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中,而應當盡量學會與各階層的人交往和溝通,主動表達自己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和意見。
4.一個一流的人與一個一般的人在一般問題上的表現可能一樣,但是在一流問題上的表現則會有天壤之別。
5.只有積極主動的人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huán)境中獲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獲得真正的機會。
6.只有那些有勇氣正視現實,有勇氣迎接挑戰(zhàn)的人才能真正實現超越自我的目標,達到卓越的境界。
7.中國社會有個通病,就是希望每個人都照一個模式發(fā)展,衡量每個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標準:在學?闯煽,進入社會看名利。真正的成功應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創(chuàng)造了新的財富或技術,可能是你為他人帶來了快樂,可能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歸自我、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
8.每個人都應了解自己的興趣、激情和能力,并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
9.無論是驅逐悲傷或是獲取快樂,我們都需要從傾訴和溝通中得到正面的激勵。
10.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11.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機會系統(tǒng)性地接受教育。這是你最后一次能夠全心建立你的知識基礎。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將大段時間用于學習的人生階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擁有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實自我的成長歷程。這也許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對寬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的理想環(huán)境。
12.有些同學在大學里只為了考過四級、六級而學習英語,有的同學僅僅把英語當作一種求職必備的技能來學習,甚至還有人認為學習和使用英語等于崇洋媚外。其實,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掌握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溝通工具。
13.無論學習何種專業(yè)、何種課程,如果能在學習中努力實踐,做到融會貫通,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體系,可以牢牢地記住學過的知識。外出打工或做項目時,不要只看重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確實有困難),有時候,即便待遇不滿意,但有許多培訓和實踐的機會,我們也值得一試。
14.不要把社會、家人或朋友認可和看重的事當作自己的愛好;不要以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興趣所在,而是要親身體驗它并用自己的頭腦做出判斷;不要以為有興趣的事情就可以成為自己的職業(yè)。
15.本人以為誠信和正直、主動意識、交流和溝通、努力一生學習是中國學生最需具備的幾個個人素質。
16.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IQ),而是你的情商(EQ)。最重要的不是要成為一個有號召力令人信服的領導,而是要成為一個有“謙虛”、“執(zhí)著”和“勇氣” 的領導。
17.最好能不斷和自己競爭—不要總想著勝過別人,而要努力超越自我,不斷在自身的水平上取得進步。
18.自覺、同理心、自律和人際關系是四種對現代人的事業(yè)成敗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因素。
19.只有那些不懈努力、善于把握自己、勇于迎接挑戰(zhàn)的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20.成功就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社會評價
李開復表現給人的是一幅比較內斂,為人處世隨和謙恭的創(chuàng)業(yè)導師形象,在其歷任蘋果、微軟和谷歌高管的經歷可以體現出其過人的才華。從2000年起,李開復陸續(xù)發(fā)表了的七封“給中國學生的信”,也體現了李開復對于當代大學生的熱切關心。作為創(chuàng)業(yè)導師,李開復從Google離職創(chuàng)辦的創(chuàng)新工場,不僅在形式上對天使投資進行了創(chuàng)新,也借助著李開復的個人魅力幫助者創(chuàng)業(yè)者不斷成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