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籟 - 簡介
1961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先后在哈爾濱歌劇院、黑龍江省歌舞團舞蹈隊工作。
邢籟 - 經(jīng)歷
1961年哈師大中文系畢業(yè),因天生麗質(zhì),做了舞蹈演員、節(jié)目主持人。十幾年后從事歌詞創(chuàng)作,一曲《太陽島上》令她聞名全國。四十年來,寫出近千首歌詞,其中有上百首讓聽眾耳熟,這在歌詞界是少見的。
邢籟 - 作品
著有《邢籟歌詞集》、《邢籟抒情歌詞集》、《藍色的黎明》等。《太陽島》(合作)獲全國優(yōu)秀群眾歌曲獎,《嘿,我的小馬駒》、《祖國可真大》分獲全國少年兒童小百靈歌曲大賽一、二等獎。
邢籟 - 作品特點
親人、故鄉(xiāng)和祖國成為她愛的全部,這構(gòu)成她創(chuàng)作的沖動與目的,構(gòu)成她活著的激情與對未來的向往。邢籟把這些都化作生動的詞匯,附著在歌唱生活的旋律上。每天她與歌相伴,也有風雪同行,積累著多種愛情去奉獻人間。
邢籟 - 影響最大的事
邢籟回想:“太多了。要結(jié)婚時,媽媽對我說:‘漢子外頭走,帶著老婆一雙手’,我知道了如何去愛;在柳河五七干校,一根垅要鏟一天,我身上背著不滿周歲的孩子;冬天,楊易辰在山上往山下扛木頭,我上前去幫他,老人急忙拒絕,因為當時他受管制,我不是看他曾經(jīng)是省委書記,而是對一個老人最起碼的尊重;文革期間,我的先生李晨因是黨的后備干部,要被拉去游街,當游街的人群經(jīng)過歌舞團的家屬樓時,我跑下樓去沖李晨喊:‘再游一會兒就回家了,我給你煮餃子’,那天是大年初一!弊鋈艘M到本分,這是父親告訴她的。與《黑龍江日報》一起激動的日子
邢籟說,與《黑龍江日報》建立感情是在1960年。當時,李晨等人創(chuàng)作了一個舞蹈叫《快樂的送糧隊》,一時轟動全國,其創(chuàng)作體會就發(fā)在黑龍江日報上。當時發(fā)一篇文章很難,于是就倍加珍惜,那時正同李晨搞對象呢。后來,我就搞歌詞創(chuàng)作,《黑龍江日報》給了我極大的支持與關(guān)懷。每取得一點成績,省報都會及時報道,與報社里好多同志都成為了朋友,多年來對省報有著非常真摯的感激。
1997年6月30日晚,我作為新華社香港分社宣傳部的研究員參加了香港回歸祖國的移交儀式。在入場之前,我與記者約定了及時報道的通話專線。12時30分儀式剛結(jié)束,我就跑出大廳,打開手機同記者通電話,將移交儀式的全部過程在第一時間里傳給家鄉(xiāng)。
那時的邢籟真的同《黑龍江日報》一起激動,現(xiàn)在回想,她的微笑又現(xiàn)出少女般的燦爛。于是,她為記者朗誦最近寫的一首歌詞:誰都無法留住昨天,就像無法預(yù)知明天,我們實實在在擁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今天……
邢籟 - 人物評價
喬羽對她有過這樣的評價:富于才情,不拘泥也不狂放;有鋒芒也有節(jié)制,字里行間一股秀氣逼人。十五年間,她連任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這是歌詞界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