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喻遂生

    喻遂生

    學者,男,漢族,1948年11月生,重慶市巴南區(qū)人,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甲金語言文字和納西東巴文,兼及漢語音韻、方言和古籍整理。

    西南大學教授

      一、簡歷
        喻遂生,男,漢族,1948年11月生,重慶市巴南區(qū)人,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甲金語言文字和納西東巴文,兼及漢語音韻、方言和古籍整理。
        學術履歷:1982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yè),分配至重慶交通學院(現(xiàn)已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基礎部任大學語文教研室教師。1984年7月調西南師范學院中文系。初在成人教育教研室任現(xiàn)代漢語,1985年到系語言研究室任研究生、本科生文字學,曾任系語言研究室主任。1990年調西南師范學院漢語言文獻研究任副所長,1999年起任所長。曾任西南師范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2003年起任西南師大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南師范大學現(xiàn)已與原西南農業(yè)大學于2005年7月合并為西南大學)。1992年任副教授、漢語史專業(yè)碩士導師,1996年任教授、校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及市重點學科帶頭人,2002年被重慶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選拔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漢語言文字學),2003年任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導師,2006年任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博士導師。1993年起招收漢語史專業(yè)(后改為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至2007年7月,已招收13屆45人。從2004年起招收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至2007年7月已招收4屆9人。2007年起招收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已招收1屆3人。擔任研究生文字學、商周金文選讀、甲骨文語法研究、納西東巴文概論等課程。
        社會學術兼職: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文字學會理事、重慶市語言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二、科學研究
      (一)科研項目
      1.《甲骨文和納西東巴文比較研究》,國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項目,1993-1995年。
      2.《納西東巴文研究》,國家教委“九五”人文社科項目,1997-1999年。
      3.《先秦漢語詞匯研究》(與蔣宗福教授共同主持),國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項目,1993-1995年。
      4.《甲骨文語法研究》,重慶市“九五”社科項目,1999-2001年。
      5.《納西東巴文應用性文獻研究》,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項目,2001-2004年。
      6.《孟子詞典》(主編),教育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2001-2002年。
      7.《明史全譯》(與毛遠明教授共同主持),332卷,為許嘉璐先生主持的《二十四史全譯》的一種,2001-2002年。
      8.禮類儒典編纂與研究(與毛遠明教授共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儒藏編纂與研究》子項目,2004-2006年。
      9.《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語言文字研究》,重慶市“十一五”社科重點項目,2006-2008年。
      10、《俄亞、白地東巴文調查研究》,2007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7-2009年。
      (二)主要論著
      1.專書
      1、《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巴蜀書社,2003年。
      2、《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
      3、《論語詞典》,副主編,西南師大出版社,1993年。
      4、《尚書正義》(點校,獨立),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年。
      5、《谷梁傳注疏》(點校,合作),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年。
      6、《禮記正義》(點校,合作),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年。
      7、《明史全譯》(主編,合作),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2.主要論文
      甲骨文、金文研究
      1、《“全漢字”甲骨文字族淺論》,《西南師大學報》1992年古籍整理與研究?
      2、《關于甲骨文語料庫的幾個問題》,1993年《海峽兩岸中國古籍整理研究現(xiàn)代化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3、《兩周金文韻文和先秦“楚音”》,《西南師大學報》1993年2期。
      4、《甲金語法札記三則》,《古漢語研究》1995年2期。
      5、《甲骨文“我”有單數(shù)說》,《古漢語研究》1996年2期。
      6、《甲骨語言的性質及其在漢語史研究中的價值》,杭州大學《古典文獻與文化論叢》第二輯,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7、《甲骨文動詞和介詞的為動用法》,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巴蜀書社,2000年。
      8、《甲骨文語序問題札記二則》,《古漢語研究》2000年3期。人大復印資料2001年2期轉載。
      9、《甲骨文單個祭祀動詞句的轉換和衍生》,《語言研究》2002年2期。人大復印資料2002年9期轉載。
      10、《甲骨文“在”字介詞用法例證》,《古漢語研究》2002年4期。
      11、《甲骨文的詞頭“有”》,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五輯,巴蜀書社,2002年。
      12《甲骨文介詞“于”用法補議》,收入《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
      13、《甲骨文動詞和介詞的為動用法和祭祀對象的認定》,收入《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又收入《紀念殷墟甲骨文發(fā)現(xiàn)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14、《甲骨文雙賓語句研究》,收入《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
      15、《甲骨文存現(xiàn)句述要》,收入《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
      16、《卜辭詞語補釋》,收入《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
      17、《甲骨文和商代金文比較研究示例》,收入《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
      18、《甲骨文和〈尚書?商書〉比較研究示例》,收入《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
      19、《甲骨文的“至于” 》,《中國語言學報》第十一期,商務印書館,2003年。
      20、《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的語料價值》,收入《花園莊東地甲骨論叢》,臺灣圣環(huán)圖書有限股份公司,2006年7月。
      21、《語法研究與卜辭訓釋》,《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4期。
      22、《甲骨文“暨”有連詞說》,2004年安陽中國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23、《〈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中的“疾”字》,中國文字學會第三屆年會論文,河北大學,2005年7月。
      納西東巴文研究
      1、《〈納西東巴字和甲骨文比較研究〉質疑》,《云南民院學報》1988年3期,又收入《東巴文化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2、《納西東巴文的異讀和納漢文字的比較研究》,《云南民院學報》1990年1期。
      3、《甲骨文、納西東巴文的合文和形聲字的起源》,《中央民院學報》1990年1期。
      4、《東巴形聲字的類別和性質》,《中央民院學報》1992年4期。
      5、《漢古文字、納西東巴字注音式形聲字比較研究》,《西南師大學報》1993年學術叢刊。
      6、《納西東巴字、漢古文字中的“轉意字”和殷商古音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4年4期。
      7、《納西東巴古籍整理與研究芻議》,收入《傳統(tǒng)文化與古籍整理研究》,西南師大出版社,1994年。
      8、《納西東巴形聲字、假借字音近度研究》,《語言研究》1994年增刊。
      9、《納西東巴形聲字研究綱要》,《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七十輯,1995年。
      10、《納西東巴字多音節(jié)形聲字音近度研究》,《語言研究》1998年增刊。
      11、《納西東巴字字和字組的劃分及字數(shù)的統(tǒng)計》,收入《語苑擷英》,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
      12、《〈納西東巴象形文字辭典說略〉補正》,《辭書研究》1999年4期。
      13、《納西東巴字單音節(jié)形聲字研究》,收入《語言文史論集》,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14、《乾隆〈麗江府志略?方言〉記略》,收入《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 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15、《納西東巴文應用性文獻的考察》,《中國語言學報》第十期(2001年),又收入《玉振金聲探東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16、《納西東巴字多音節(jié)形聲字研究》,《語言學論叢》第25輯,商務印書館,2002年。
      17、《一封最新的東巴文書信》,收入《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2年。
      18、《納西東巴文本有其字假借原因初探》,《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1期,又收入《文字學論叢》第二輯,崇文書局,2004年。
      19、《從納西東巴文看甲骨文研究》,收入《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巴蜀書社,2002年。
      20、《東巴文化研究斷想》,收入《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巴蜀書社,2003年。
      21、《納西東巴文象形字研究》,收入《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巴蜀書社,2003年。
      22、《納漢文化交流和納西東巴字的歷史層次》,收入《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巴蜀書社,2003年。
      23、《〈納西象形文字譜?常用詞匯〉訂補》,收入《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巴蜀書社,2003年。
      24、《〈納西東巴象形文字字典說略〉補正》,收入《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巴蜀書社,2003年。
      25、《納西東巴經〈延壽經〉釋文示例》,收入《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巴蜀書社,2003年。
      26、《楊著〈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漢譯字典〉述略》,《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1期。又收入《麗江第二屆國際東巴藝術節(ji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27、《東巴文〈祭天古歌〉譯釋》,收入《慶祝劉又辛教授80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南師大出版社,2005年。
      28、《〈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紀年經典述要》,收入《中國古文獻與傳統(tǒng)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文出版社,2005年。
      29、《關于哥巴文字源考證的幾點看法》,《中國文字研究》第六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30、《麗江黃山鄉(xiāng)納西語漢字祭文譯釋》,《音韻論集》,中華書局,2006年6月。
      31、《麗江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jié)賀詞二則譯釋》,《文字學論叢》第三輯,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7月。
      32、《和才東巴文題詞譯釋》,《中國文字研究》第七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33、《〈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中的年號紀年經典》,《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5期。
      34、《東巴文賣拉舍地契約譯釋》,《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
      35、《納西東巴文地契研究述要》,收入《一生有光??周有光先生百年壽辰紀念文集》,語文出版社,2006年。
      36、《東巴文研究材料問題建言三則》,商務印書館語言學出版基金第二次中青年語言學者論壇論文,2004年5月。收入會議文集,待刊。
      37、《納西東巴文六書概說》,陸宗達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中國語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2005年9月。收入北師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三輯,待刊。
      38、《〈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中的花甲紀年經典》,收入《慶祝唐作藩教授80壽辰論文集》,待刊。
      39、《東巴生年校訂四則》,重慶市語言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2005年12月。收入麗江師專民族研究所論文集,待刊。
      40、《〈木氏宦譜〉納漢對音中的明代麗江漢語方音》,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討論會暨漢語音韻學第九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6年8月?南京大學。收入會議文集,待刊。
      41、《納西東巴文疑難字詞考釋舉例》,中國語言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論文,2006年8月,河北師范大學。收入《中國語言學報》第13期,待刊。
      42、《白地阿明靈洞東巴文題詞譯釋》,收入《慶祝劉叔新教授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待刊。
      43、《東巴文白地買山契約譯釋》,中國語言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暨第2屆國際中國語文學術研討會論文,2004年6月,寧夏大學。
      44、《麗江東巴文殘磚契重考》,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2004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學。
      45、《納西東巴文生肖紀日中的khv55》,第38屆國際漢藏語學術研討會論文,2005年10月,廈門大學。
      46、《納西東巴文形近字、同形字釋例》,第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6年8月,河南大學。
      47、《水書和納西東巴文、漢古文字的初步比較》,水書文化研究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7年1月,都勻。
      48、《納西汝卡東巴文信件譯釋》,中國文字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2007年8月,陜西師大。
      音韻、方言及其他
      1、《初唐四杰詩韻》(合作),《語言學論叢》第九輯,商務印書館,1982年。
      2、《重慶話的附綴形容詞》,《語言學論叢》第九輯,商務印書館,1982年。
      3、《〈說文解字〉的復音詞》(合作),《西南師大學報》1987年1期。
      4、《重慶話名詞的重疊構詞法》,《語言學論叢》第十五輯,商務印書館,1988年。
      5、《重慶話非名詞詞類的重疊形式》,《西南師大學報》1990年3期。
      6、《重慶方言的“倒”和“起” 》,《方言》1990年3期。
      7、《“新說文解字”識字教學法質疑》,《西南師大學報》1993年增刊。
      8、《文字起源二源說質疑》,《達縣師專學報》1994年1期。
      9、《〈老子〉用韻研究》,《西南師大學報》1995年1期。
      10、《中華版阮刻〈尚書正義〉音切勘誤》,《語言研究》1996年增刊。
      11、《〈蜀語〉今蹤》,收入《李實學術研討會文集》,語文出版社,1996年。
      12、《〈尚書正義〉點校札記》,《西南師大學報》2002年4期。
      13、《“亡其”小議》,云南大學《思想戰(zhàn)線》2003年6期。
      14、《南江方言詞語選釋》,第二屆官話方言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2000年11月,重慶。
      15、《敦煌〈尚書〉殘卷中的副詞“亡” 》,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2002年8月,新疆師大。
      16、《說“立成”?? 〈明史〉詞語札記一則》,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2004年10月,廣西師大。
      (三)獲獎
      1、《重慶方言的“倒”和“起” 》,重慶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優(yōu)秀獎,1992年。
      2、《論語詞典》,重慶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二,1995年。
      3、《十三經注疏》點校六種,重慶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1999年。
      4、《納西東巴文形聲字研究》系列論文,王力語言學獎二等獎,2001年。
      5、《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重慶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2005年。
      6、《納西東巴文研究叢稿》,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06年。
      7、《漢語史方向研究生課程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2001年。

    8、《漢語史方向研究生課程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01年。

    喻遂生

    TAGS: 教育 學者 教授 語言學家 西南大學
    名人推薦
    • 帕拉西奧斯
      帕拉西奧斯和他的四名兄弟(美頓、謝利、尊尼及艾榮)一起在維多利亞體育會(Club Deportivo Victoria)展開其足球生涯,其后五人一同轉會奧林比亞...
    • 張朝陽
      張朝陽(1964年-),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198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并于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1993...
    • 馬秋武
      馬秋武,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當代語言學》編委、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現(xiàn)代...
    • 何塞·巴克斯特
      姓名:Jose Baxter  國籍:英格蘭  生日:1992-02-07   身高:178 cm  出生地 英格蘭,利物浦Bootle  位置:前鋒/前腰/邊鋒  目前效力...
    • 徐盛桓
      徐盛桓,男,1938年7月生于湖南岳陽。1957年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華南師范外語系英語專業(yè),1961年畢業(yè),畢業(yè)后留校任教。70年代末開始語言學研究,堪稱國...
    • 梅耶
      梅耶(1866~1936),Meillet,Antoine,法國語言學家。1866年11月11日生于穆蘭,1936 年9月21日卒于沙托梅揚。他是 F.de索緒爾的學生 ,23 歲就在巴...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