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康熙時期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烏喇那拉氏出生,大約比雍正帝小三歲。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奉康熙皇帝命令與皇四子胤禛成婚,封為嫡福晉。(當時雍正只有十三歲)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三月二十六日(4月17日),生下嫡長子弘暉?滴跞吣(1698年)三月,康熙皇帝第一次給胤禛封爵位為多羅貝勒。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六月初六(8月17日)弘暉不幸過世,得年只有八歲。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賜皇家園林圓明園給貝勒胤禛?滴跛氖晔辉,胤禛開始恭請康熙皇帝幸雍和宮附設花園圓明園進宴用膳,嫡福晉侍宴。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封貝勒胤禛最高爵位為和碩雍親王。
雍正時期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十二月,冊立雍正皇帝嫡福晉烏喇那拉氏為皇后禮成,遣官祭歷代帝王陵和岳鎮(zhèn)海瀆長白山(冊封禮成清朝第一位享有生前遣官祭歷代帝王陵和五岳五鎮(zhèn)四海四瀆名山大川的皇后)。并追皇后父費揚古為一等公和致祭修墓、費揚古子孫襲一等侯、嫡(養(yǎng))母愛新覺羅氏追封為多羅格格。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九月,皇后移駐暢春園后,于九月二十九日逝世。典儀大臣議:「以明會典皇后喪無親臨祭奠之禮,令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親奠」。雍正勉從其請,從之。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十月,以奉移大行皇后梓宮,雍正遣多羅淳郡王弘暻(親王允祐第六子)告祭皇后。初祭皇后,派和碩理親王弘晳(前太子允礽次子)向大行皇后行禮。大祭大行皇后遣和碩裕親王廣祿(親王保綬第三子)行禮皇后。 雍正命顯親王衍潢(親王丹臻第六子)、理親王弘皙赍冊寶,上大行皇后尊謚。特以冊寶謚曰:孝敬皇后。
乾隆和嘉慶時期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乾隆追封孝敬憲皇后長子弘暉追封端親王;曾祖父透納巴圖魯,祖父布克查,俱為一等公;曾祖母和祖母俱為一品夫人。遣官致祭,修墓立碑。
乾隆和嘉慶皇帝累加謚號。謚號全稱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圣憲皇后,簡稱為孝敬憲皇后。
家族成員
父親:烏喇那拉·費揚古
嫡母或養(yǎng)母:愛新覺羅氏(努爾哈赤玄孫女,追封多羅格格)
兄弟:大哥星輝、二哥富昌、三哥富存、四哥五(武)格
夫君: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
子女:皇長子端親王愛新覺羅·弘暉
父系烏拉那拉氏
烏拉部第四代部主 都爾希(祖先)→ 額亦商古(祖先)→(未知)→(未知)→透衲巴圖魯(曾祖父)→博瑚察(祖父)→內(nèi)大臣費揚古(父親)(根據(jù)乾隆朝編纂《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母系
嫡母或養(yǎng)母為努爾哈赤玄孫女多羅格格,是貝子鎮(zhèn)國將軍穆爾祜第四女(穆爾祜長女嫁內(nèi)大臣董鄂·鄂碩,為順治帝孝獻皇后的繼母),外祖父穆爾祜是杜度的兒子,外曾祖父杜度是褚英的兒子,褚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子。
愛新覺羅·褚英(1580—1615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嫡長子,母為元妃佟佳氏。佟養(yǎng)正是努爾哈赤正室佟氏(元妃佟佳·哈哈納扎青)的堂弟(佟圖賴之父),其孫女佟佳氏(佟圖賴之女)又成為順治帝的孝康章皇后,康熙帝的生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之女)與愨惠皇貴妃(佟佳氏,佟國維之女)是親姐妹,也是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康熙帝的表妹。佟佳·隆科多是佟國維次子,與孝懿仁皇后是親姐弟,與愨惠皇貴妃是親兄妹。
人物評價
烏喇那拉氏為人溫和恭敬,在藩邸和宮廷生活近四十年,雖經(jīng)歷宮廷斗爭,但得善終,實屬不易也。烏拉那拉氏,是步軍統(tǒng)領費揚古的女兒。被康熙帝冊封為雍親王嫡福晉。她在雍正的藩邸生活了二十年,親歷了康熙年間宮廷斗爭的多事之秋。胤禛即位是為雍正皇帝。那拉氏的地位也隨之提高;雍正元年(1723),她被冊封為皇后。雍正沒有聲色犬馬之好,繼位后放掉了官內(nèi)所養(yǎng)全部珍禽異獸。雍正喜歡園林常年辦事的地點就在圓明園。閑暇時,喜歡留連于園中山水之間。其他生活用具,亦不太講究。吃喝方面,只喜歡喝點酒,也有節(jié)制。當時傳來西方的新鮮東西,像溫度計、望遠鏡等等,他接受得很快,還讓宮廷匠役仿造,賜給親近大臣。烏拉那拉氏深知雍正公務繁忙,日理萬機,所以對他生活上的一些愛好無不滿足。在掌管六宮時,和嬪妃、宮娥之間關系也很好。這是因為那拉氏為人孝順恭敬,無論在藩邸的年月還是被封為皇后以后,她始終如一。她曾為雍正生下嫡長子弘暉,長到八歲,不幸夭折了。雍正九年(1731)九月,皇后病故。上謚號曰孝敬皇后。后來,與清世宗雍正合葬于泰陵。
雍正評價
雍正九年冬十月癸巳
雍正諭大學士九卿等:皇后崩逝。朕心震悼。此時即欲親臨含殮。大臣等以朕躬初愈。本日已經(jīng)臨視。不宜再勞。懇詞力阻。朕勉從其請。暫停前往。今該部具奏祭奠禮儀日期。朕思皇考昔年、于皇妣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之喪。如何親臨盡禮之處。朕雖未見。至康熙二十八年;叔④踩驶屎蟊朗拧.旇鲗m未移之時;士伎滴醭εR奠。及奉移之后。每遇祭祀日期悉皆親往。此朕所親見者。今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恩命。作配朕躬。結褵以來。四十余載。孝順恭敬。始終一致。忽焉長逝。實深愴惻。一切致祭典儀。本欲親往。以展悲懷。乃自上年以來。朕躬違和。調(diào)理經(jīng)年。近始痊愈。醫(yī)家皆言尚宜靜攝。不可過勞。因思上年怡賢親王薨逝之后。朕悲情難遏。曾親奠數(shù)次。頗覺精力勉強。朕躬受皇考康熙付托之重。宗社攸關。為億萬臣民所倚賴。今夙恙初痊。正當加謹保護。況木前軍務緊要。一切機宜。甚費籌畫。若又親臨喪次。不但往來奠醊之間。外勞形骸。而觸景增悲。更致內(nèi)傷心氣。實非攝養(yǎng)之所宜。即朕自度力量。亦覺勉強。但今皇后喪事。國家典儀雖備。而朕躬禮數(shù)未周。于理恐有未協(xié)。于情實為難忍。權衡輕重之間。如何可使情理兼盡、以慰朕心。著公同定議具奏。尋議、圣躬所關。至重至大。時屆初冬。天氣乍寒。圣躬雖已全安。尚須加謹保護。大行皇后諸事。俱已遵照舊章。儀文隆備。前月二十九日;噬弦呀(jīng)臨視。若遇祭祀之期。又復親往奠醊。勞動悲傷。實非所宜。伏查明代會典;屎髥蕛x。止載皇子及百官應行典禮。無親臨祭奠之儀。今大行皇后喪次。有皇子朝夕祭奠。若遇祭期。例可遣官致祭。伏乞停止親往。于理允協(xié)。于情亦復甚安。從之。
雍正九年冬十月甲午
雍正諭禮部:皇后那拉氏作配朕躬。經(jīng)四十載。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克盡孝忱。深蒙慈愛。服膺朕訓。歷久而敬德彌純。懋著坤儀。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節(jié)儉。待下寬仁。慈惠播于宮闈。柔順發(fā)于誠悃。昔年藩邸。內(nèi)政聿修。九載中宮。德輝愈耀。茲于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壸職。襄贊多年。追念懿徽。良深痛悼。宜加稱謚。以永休光。著內(nèi)閣翰林院擬奏應行典禮。爾部詳察以聞。尋大學士等議奏、恭惟大行皇后肅雍德懋。慈惠性成。孝道盡于庭闈蒙圣心之慈愛。內(nèi)則修于中閫。佐帝治以勤勞。至敬允合乎坤儀。厚德祗承夫乾健謹按謚法!复然輴塾H」曰:孝!纲砼d恭事」曰:敬。恭擬皇后尊謚曰:「孝敬皇后」。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 記載如下: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內(nèi)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圣祖(康熙)冊后為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時上病初愈,欲親臨含斂,諸大臣諫止。上諭曰:“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命,作配朕躬。結褵以來,四十馀載,孝順恭敬,始終一致。朕調(diào)理經(jīng)年,今始全愈,若親臨喪次,觸景增悲,非攝養(yǎng)所宜。但皇后喪事,國家典儀雖備,而朕禮數(shù)未周。權衡輕重,如何使情文兼盡,其具議以聞!敝T大臣議,以明會典皇后喪無親臨祭奠之禮,令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親奠,從之。謚孝敬皇后。及世宗崩,合葬泰陵。乾隆、嘉慶累加謚,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圣憲皇后。
《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冊立皇后: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諭禮部:朕奉皇太后懿旨:風化之基,必資內(nèi)輔人倫之本,首重坤儀。此天地之定位,帝王之常經(jīng)也。嫡妃那拉氏,懿范性成,徽音素著。孝敬盡乎承歡,惠慈彰于逮下。宜承光宸極,顯號中宮。應立為皇后,以宣壺教。朕祗遵慈訓。王妃為皇后應行典禮,爾部詳察具奏。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724年1月17日)
冊文曰: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賴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資乎內(nèi)職,既應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咨爾嫡妃那拉氏,祥鐘華胄,秀毓名門,溫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備,久昭淑德。于宮中四教弘宣,允合母儀于天下。曾奉皇太后慈命,以冊寶冊立爾為皇后,爾其承顏思孝,務必敬而必誠,逮下為仁,益克勤克儉,恪共祀事。聿觀福履之成,勉嗣徽音,用贊和平之治。欽哉。
皇后冊謚頒詔天下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日
雍正命顯親王衍潢、皇太子胤礽之次子理親王弘皙赍冊寶,上大行皇后尊謚。冊文曰:“地宏厚載,承乾道以時行,月炳陰輝,助曦輪而垂照。正位,彰母儀之盛化茂周南,褆躬備婦德之全名高媯汭。式稽令典,宜表徽稱皇后那拉氏毓質(zhì)粹和,秉心柔順,蘭閨佩訓,蹈女史之規(guī)型。朱邸來嬪嫻天潢之禮度。問安內(nèi)殿,盡孝謹于先皇(康熙),侍宴禁闈,奉懽愉于母后(孝恭仁皇后)。逮登大寶,爰陟坤寧。處貴逾謙,居尊彌懋。深懷恪敬,凜夙夜于椒庭。永念兢勤,贊儆咨于黼座。恩流九御,頌樛木之慈仁,儉率六宮。敦葛覃之澹約,袆衣肅穆,方期福履之綏。璜佩渺茫,忽感音容之永隔。乃頌綸命聿詔近臣,考謚法之相符,詢僉謀而惟允,特以冊寶謚曰孝敬皇后。于戲!播鴻聲于萬國,采煥金函揚徽行于千秋。光騰瑤牒,祗膺寵賁。用具哀榮。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以冊謚孝敬皇后。頒詔天下。詔曰:“朕聞治家教國化始宮闈。維坤承乾。義隆翊贊誠徽音之茂著。必顯號之昭垂。禮記曰、謚以尊名。成周以來斯為鉅典。皇后那拉氏、仁慈天賦。淑惠性成祗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備蒙慈愛?艘孕⒎Q。佐朕內(nèi)政。經(jīng)四十載。溫恭實本乎至誠。祗肅常形其匪懈。自膺冊命。于今九年。儉以持躬。恩能逮下。綜六宮之庶務、而靜正咸宜。樹萬國之母儀、而安貞允協(xié)。懋宣淑范久著令聞朕旰食宵衣勵精圖治。眷茲宮壸良資贊襄今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深為愴悼。追維恪慎之光儀。洵洽褒揚之彝憲。爰詔所司。詳稽禮制。慎擬徽稱。祗告太廟。以本年十二月初十日。冊謚為孝敬皇后。于戲。德美關睢。懿行長輝乎典冊。道光祎翟。鴻名永著于寰區(qū)。頒示天下。咸使聞知。
民間軼事
彝族先民在漫長的生產(chǎn)、生活中涌現(xiàn)出許多驍勇善戰(zhàn)、不畏犧牲的典型人物,經(jīng)過人們的加工,概括乃至神化,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戰(zhàn)斗神、保護神。
如尊:“塔凹奶奶”為土主神。塔凹奶奶是市府鹿城及周邊地區(qū)各族人民共同尊崇的女神,其廟宇建在楚雄鹿城西山的漂白凹。塔凹奶奶是一位慈祥和藹、醫(yī)術高超、一生施德行善的民間女神醫(yī)。據(jù)宣統(tǒng)《楚雄縣志》記載“……相傳南詔時征峨碌蠻,有倮黑婦死節(jié)烈,土人立廟祀之,世遠年湮,未得其確。國朝雍正皇后目疾,夢老婦左手持劍,右手持環(huán)入宮醫(yī)之,疾遂愈。因述夢中形象,時楚人陳士順為掌宮太監(jiān),云是楚雄西山塔凹神顯靈,后敕封為西靈圣母,由是香火不絕,匾聯(lián)以千計,年來雖禁止巫覡跳神,而廟中香火仍旺。”據(jù)說雍正皇帝還賜塔凹神全副鸞駕和西靈圣母封號。所以我們見到的塔凹的神象是黃袍加身、鳳冠霞帔,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女神,其廟宇也由羅黑祠改為西靈宮。
雍正七年: 皇后宣封陳靖姑為天仙圣母
崇福宮在孝巷城邊明時建相傳神姓:陳靖姑閩縣下渡陳昌女由巫而神鄉(xiāng)人祀之宋淳祐間封夫人賜額順懿左祀林夫人右祀李夫人此外沉尉橋旁松山起步云梯鑒江河陽重下里皆有其宮香火甚盛在云梯.........。
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 孝敬憲皇后宣封解救產(chǎn)難產(chǎn)厄陳靖姑為天仙圣母。
年份 | 影視版本 | 演員 | 劇中名 |
---|---|---|---|
1980 | 大內(nèi)群英 | 陳詩韻 | |
1991 | 雍正皇帝 | 路捷 | |
1997 | 雍正王朝 | 壯麗 | |
1998 | 雍正小蝶年羹堯 | 邵敏 | 烏拉那拉·蘭兒 |
2001 | 玉指環(huán) | 陳亞蘭 | |
2007 | 上書房 | 金莉莉 | |
2011 | 宮鎖心玉 | 徐麒雯 | 烏拉那拉·金枝 |
2011 | 步步驚心 | 穆婷婷 | |
2012 | 宮鎖珠簾 | 孫菲菲 | 烏拉那拉·貞兒 |
2012 | 后宮甄嬛傳 | 蔡少芬 | 烏拉那拉·宜修 |
2013 | 宮鎖沉香 | 伊能靜 | 烏拉那拉·雪禾 |
2016 | 美人香 | 楊明娜 | |
2017 | 后宮如懿傳 | 陳沖 | 烏拉那拉·宜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