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烏拉納喇氏阿巴亥烏拉納喇·阿巴亥生平,生于萬歷十八年(1590)。萬歷二十九年(1601),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為側福晉,時年十二歲。然而她的命運確是坎坷的,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太祖駕崩,她成了宮廷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而被迫生殉。生殉作為野蠻奴隸制的遺俗,在清初女真(滿族)社會屢見不鮮。為努爾哈赤殉葬的后妃有三位,即大妃阿巴亥、庶妃阿濟根和代音察。而阿巴亥以大妃身份生殉,在清代不僅是空前絕后,而且其生前死后所經(jīng)歷的波折,也是十分罕見的。
烏拉納喇·阿巴亥一生經(jīng)歷
烏拉納喇·阿巴亥(1590-1626),是海西女真烏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烏拉街滿族鄉(xiāng))貝勒滿泰之女。她八歲喪父。萬歷二十九年(1601)十二歲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親自護送下,嫁給了比她年長31歲的努爾哈赤為側福晉。阿巴亥與努爾哈赤的姻緣是極富戲劇性的。明朝末年,東北地區(qū)女真各部先后崛起,互爭雄長。海西女真的烏拉部地廣人眾、兵強馬壯,勢力尤為強大,與努爾哈赤勢不兩立。
萬歷二十年(1593),有烏拉部參預其中的九部聯(lián)軍,以3萬之眾攻打努爾哈赤的根據(jù)地赫圖阿拉,企圖把剛剛興起的建州扼殺在搖籃之中。然而,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奇跡般地取得了勝利。烏拉部首領布占泰被活捉,表示臣服建州。努爾哈赤念其歸順之意,收為額駙,先后以把三個女兒駕給他,雙方盟誓和好,軟禁3年后把他釋放。布占泰在兵敗回歸、羽翼未豐的情況下,為了取悅建州,感激努爾哈赤的再生之恩,于萬歷二十九年(1601),將年僅12歲的侄女阿巴亥親自送到赫圖阿拉。
而當時,位居大妃的孟古姐姐(葉赫那拉氏,太宗皇太極生母)尚且健在。而且努爾哈赤還有不下7位側妃和庶妃。但是僅僅兩年之后,當時并未生育的阿巴亥就在后妃中脫穎而出,在孟古姐姐逝世后一躍成為努爾哈赤的第四位大妃。至于阿巴亥是如何榮登大妃之位的,史料中沒有任何記載,但從零星的記載中卻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史書記載,阿巴亥"嫉妒、有機變",然而她到底嫉妒誰?史料沒有明示。但從她入宮兩年就登上大妃之位來看,其嫉妒的對象十有八九是孟古姐姐了。如果事實確實如此,那阿巴亥必是爭風吃醋且在御前爭寵了。
阿巴亥和孟古姐姐出身門第相當,孟古姐姐是海西女真葉赫貝勒楊吉砮的女兒、阿巴亥是海西女真烏拉部貝勒滿泰的格格。
有意思的是史書上用了一個與描述孝慈高皇后孟古姐姐相同的詞"豐姿"來評價阿巴亥,可見她是一個美貌女人。人都是喜新厭舊的,皇帝自然也不例外,況且阿巴亥比孟古姐姐年輕15歲,年齡的優(yōu)勢使得努爾哈赤寵愛的天平會傾向于她。
孟古姐姐的性格與阿巴亥截然不同,史書記載孟古姐姐文靜而有涵養(yǎng),"聞惡言而色不變",她聽到了誰的惡言呢?面對丈夫眼中只有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事實,以孟古姐姐的性格,就是內(nèi)心再痛苦也不會在人前顯露的,只能是在人后把淚水往肚子里咽,也許這也是她早逝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當年努爾哈赤在建州起兵時,葉赫貝勒楊吉砮對努爾哈赤頗有好感,說:"我有幼女,需其長,當以奉侍。"努爾哈赤問道:"汝欲結盟好,長者可妻,何幼耶?"楊吉砮說:"我非惜長,但幼女儀容端重,舉止不凡,勘為君配耳。"努爾哈赤聽后滿意地點頭稱是。這個幼女就是孟古姐姐。
后來當其父被遼東總兵李成染所殺,其兄便攜其投靠了努爾哈赤,年僅14歲的她成了平衡家族勢力的砝碼。再后來,因努爾哈赤欲統(tǒng)一女真,葉赫部大為反感,親家之間越發(fā)不和。此時,孟古姐姐病重,思念其母。努爾哈赤派人前去恭請,卻遭到拒絕。不久,孟古帶著深深的遺憾死去了。這個年僅29歲的女人知道了身不由己的滋味。
好在她生了一個優(yōu)秀的兒子,那就是后來的大清皇帝皇太極。因為有了他,她才在死后獲得了許多崇高的稱號。時勢向來翻云覆雨,因而才有人心的變化回還。孟古姐姐死后不到8年,葉赫轉變了對建州的敵視態(tài)度,將又一個女兒送上了努爾哈赤的婚床。這一點,恐怕還是出于政治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