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萇弘博學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與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齊國久仰其名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前往周國造訪萇弘,求教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
孔子在請教萇弘韶樂與武樂異同后最后問萇弘道:武樂與韶樂孰為軒輊?萇弘道:武樂為周武王之樂名,韶樂為虞舜之樂名,若以二者之功業(yè)論,舜是繼堯之后治理天下,武王伐紂以救萬民,皆功昭日月,無分軒輊。然則就樂論樂,韶樂之聲容宏盛,字義盡美;武樂之聲容雖美,曲調(diào)節(jié)器卻隱含晦澀,稍遜于韶樂。故爾武樂盡美而不盡善,唯韶樂可稱盡善盡美矣!
對于萇弘博學施教,孔子稱謝不迭,并于次年前往齊國聆聽了韶樂的演奏,樂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鬃优c萇弘的會晤,史稱“訪弘問樂”。其六藝(禮、樂、書、詩、易、春秋)中“樂以發(fā)和”思想即源于萇弘的樂學理論。
人物之死
在晉國的“六卿之亂”中,萇弘因幫助范氏和中行氏,趙簡子派晉大夫叔向?qū)χ芡跏┓撮g計而將其殺害,F(xiàn)資中發(fā)輪鎮(zhèn)有萇弘讀書遺跡。
1亦作萇宏,人名。字叔,又稱萇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劉文公所屬大夫。劉氏與晉范氏世為婚姻,在晉卿內(nèi)訌中,由于幫助了范氏,晉卿趙鞅為此聲討,萇弘被周人殺死。傳說死后三年,其血化為碧玉。事見《左傳·哀公三年》!肚f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焙笠嘤靡越柚盖勒叩男蜗蟆
歷史傳說
東周周景王時,萇弘任上大夫。景王死后,王族內(nèi)亂,萇弘和卿士劉文公聯(lián)手,借晉國幫助平亂,輔立王子即位,史稱周敬王。萇弘忠心耿耿,盡心竭力,又有修齊治平之雄才大略,深得周敬王的信任。君臣同心戮力,想復興周朝,但是,他們這樣做,引起諸侯國中一些政客的嫉恨,衛(wèi)國大夫彪?說:“周王朝自從幽王昏亂以來,至今已歷十四世了。萇弘還想復辟,一定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的!辈痪茫瑫x國的范氏、中行氏、智氏、趙氏、魏氏、韓氏六卿內(nèi)訌混戰(zhàn),范氏和中行氏被其他四氏剿滅。范氏原為晉國執(zhí)政正卿,又和周王室的卿士劉文公有姻親關系。因此,在晉國內(nèi)亂時,周王室明顯地站在范氏和中行氏一邊。趙、智、魏、韓四氏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后,接著又追究周王室中支持范氏和中行氏的人。他們知道劉文公根基深、地位高,無法扳倒,便指名道姓要周敬王懲治萇弘,而周敬王認為萇弘是輔立自己的功臣,一向忠心不二,不肯懲處他。
晉國正卿趙鞅便派大夫叔向出使周王室,用陰謀詭計離間周敬王和萇弘的君臣關系。他故意頻繁地同萇弘接觸,有時密談到深夜才告辭,試圖引起周敬王和劉文公的懷疑。最后,叔向去晉見周敬王時煞有介事地說:“大王,我們晉國已經(jīng)查明范氏、中行氏之亂與萇弘無關,你不必再查究萇弘了。我也便告辭回國復命去了。”叔向臨走時,故作匆忙狀,不慎把袖中一封偽造的信件遺落在殿階上。內(nèi)侍把信撿起來交給周敬王。周敬王打開一看,竟是萇弘寫給叔向的密信。信曰:“請轉(zhuǎn)告晉君,盡速發(fā)兵攻打周國,我將迫使敬王廢黜劉氏,以作內(nèi)應”云云,周敬王把信傳給劉文公,劉看了大怒,不辨真假,不由分說,立即要周敬王搜捕萇弘,誅滅其九族。周敬王念其輔佐之功,不忍加害,但最終還是把萇弘放逐到千里之外的蠻荒蜀地去。
萇弘有口難辯,悲憤交加,沒想到自己對周王室一片忠心,到頭來卻因一封假信,落得如此悲慘結(jié)局。他到蜀地后,郁郁寡歡。不久便剖腹開膛自殺了。萇弘的冤死,引起了當?shù)乩裘竦膽z惜同情,他們把萇弘的血用玉匣子盛起來,埋葬立碑紀念。三年后,掘土遷葬,打開玉匣一看,他的血已化成了晶瑩剔透的碧玉。
賢士萇弘
萇弘是“以方術事周王”之賢士,在周王室大臣劉文公手下任大夫一職!痘茨献印份d:“萇弘,周室之執(zhí)數(shù)者也。”高誘注:“數(shù),歷術也!闭f明萇弘的主要任務是觀測天象、推演歷法、占卜兇吉,對周王室的出行起居、祭禮戰(zhàn)事等事先預測,對自然變遷、天象變化進行預報和解釋。司馬遷把他寫進《史記·天官書》,作為天文學家錄入該書。萇弘在周王室做事,為王室效力達五十年,并長眠于邙山腳下,與洛陽有著不解之緣。
萇弘學識淵博!痘茨献印肥沁@樣描述他的,“天地之氣,日月之行,風雨之變,歷律之數(shù),無所不通”!妒酚·孔子世家》、《孔子家語》都有記載,公元前518年,孔子自曲阜西行至洛邑,向老子請教禮制,特意去拜訪萇弘,向其請教“樂”的知識,足見萇弘的學識和地位。
萇弘忠于職守。他在王室任職期間,國家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的局面。為極力輔佐周王,維護王室的尊嚴,萇弘巧妙地運用自己精通的“方術”為周王尋找統(tǒng)率天下的依據(jù),從而達到控制各諸侯國的目的。《史記》、《左傳》中有多處記載,如《史記·封禪書》載:“是時,萇弘以方術事周靈王,諸侯莫朝。周力少,萇弘乃明鬼神事,設射《貍首》!敦偸住氛,諸侯之不來者,依物怪欲以致諸侯。”萇弘通過設射《貍首》,借助鬼神之力,要求諸侯國服從周天子,奉行上天的旨意。
為避王子朝之亂,幫助王室擺脫困境,萇弘和劉文公商定在 瀍水以東的狄泉附近擴建成周城。《國語·周語下》記載:“敬王十年,劉文公與萇弘欲成周,為之告晉,魏獻子為政,說萇弘而與之,將合諸侯!庇捎谥芡跏邑斄T乏,萇弘四處游說,爭取到晉國和其他諸侯的支援,最終完成了這一偉大工程。
萇弘死得悲烈。萇弘的學識、忠誠和治國之道,并沒有贏得應有的回報。公元前492年,晉國發(fā)生了大夫范吉射和中行寅叛亂事件,萇弘的上司劉文公與范吉射為世代姻親,為達到削弱晉國實力、輔助王室的目的,萇弘暗中為范氏出謀劃策。內(nèi)亂平息后,晉卿趙鞅以此為借口要征討王室。敬王迫于壓力,而且敬王又是依靠晉國的支持,才登上王位的,為息事寧人,討好晉國,敬王下令殺掉了萇弘。忠心耿耿的萇弘最終做了“替死鬼”。
相傳,因萇弘死得悲壯、死得冤屈,其血三年化為碧玉。后常以“碧血”與“丹心”連舉,稱頌為國捐軀之士,用“萇弘化碧”、“七月飛雪”比喻千古奇冤!逗鬂h書·郡國志》中,洛陽下注引《皇覽》說, 偃師東北山(邙山)有萇弘墓。今偃師市化碧村有一冢,應為萇弘所葬之地。最近在該村又發(fā)現(xiàn)明朝萬歷年間所立的萇弘墓碑,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說法。
萇弘的赤膽忠心為歷代人所頌揚。戰(zhàn)國著名哲學家莊子是這樣評價萇弘的,“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子胥靡,故四子賢,而身不免乎戮”。清人張漢為萇弘墓題詩曰:“貳被忠臣墓,先師訪樂人。三年消碧血,萬古化清憐。地下追彭化,天中重鬼神。如何薄西路,抔土冥湮云。”
后世評價
后人遂用“萇弘化碧、血化碧、碧化、碧血、血碧、三年化碧”等形容剛直忠正,為正義事業(yè)而蒙冤抱恨;亦寫青綠的顏色。關漢卿《竇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毙翖壖病短m陵王》:“萇弘事,人道后來,其血三年化為碧!鳖櫅r《露青竹杖歌》:“玉潤猶沾玉壘雪,碧鮮似染萇弘血!睖赝ン蕖恶R嵬詩》:“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成碧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