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革命前】
1638年因為散發(fā)反對主教的小冊子被監(jiān)禁,鞭笞、受枷刑(同時還有受到懲罰的還有亨利·伯頓〈Henry Burton〉,約翰·巴斯特威克, 威廉·普林),成為30年代的"清教殉道者"。因為這個原因,長期議會許多議員與李爾本關系很好。
【軍事生涯】
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后,在克倫威爾的努力下李爾本被釋放。之后他參了軍隊,在Lord Brooke麾下,并很快贏得名聲。后被王黨抓獲,威脅要處決他,議會宣布要實施報復,隨后議會與王黨交換俘虜,李爾本獲救(被交換的王黨俘虜位階很高哦)。
之后,他加入愛德華·金上校的部隊,1644年5月升任中校,負責龍騎兵。但他與金因為信仰問題關系很僵。馬其頓荒原之戰(zhàn)后,他動員郡委員會希望能對金實行軍事法。1644年11月,在克倫威爾與曼徹斯特伯爵的爭執(zhí)中支持克倫威爾,是推動建新模范軍的人之一。同年,他開始攻擊長老派。1644年底,在對曼徹斯特的兩名長老派牧師(Simeon Ashe and William Goode)希望破滅后,成為獨立派事業(yè)的斗士。1645年,因為不愿宣誓承認“莊嚴的同盟與圣約”,離開軍隊。
【與長老派作戰(zhàn)】
1645年早期,與約翰·古德溫等人開始攻擊長老派。受到了Marchamont Nedham的支持。正是他對長老派和金上校的攻擊,以及與Nedham的關系,使兩個人對他尤為反感,即他原來的難友威廉·普林和約翰·巴斯特威克。1645年4月,李爾本向克倫威爾和sir Henry Vane報告了一個長老派Denzil Holles在1643年與王黨談判的事。正是由于與普林的辯爭,5月16日他被調(diào)查委員會(the committee of examinations)傳訊,5月17日他發(fā)表自己對審問官的答復,6月18日被捕。在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是普林的影子。但在獨立派的努力下,該月被釋放,沒有起訴。但幾周后,又為反對者提供了逮捕他的基礎,因為他在上訴法院指控議長威廉·倫索爾(William Lenthall)及有名的長老派軍官Sir Robert Harley(6月19日)。他后來指控是議長讓他被捕,但證據(jù)顯示是威廉·普林。原因也可能與Savile affair有關。因為他被捕在被傳給證據(jù)之后一天,也就是說捕他不是因為他說了什么,而是因為怕他會說什么。后來他又與威斯敏斯特產(chǎn)生沖突。8月13日,獨立派在審判中又試圖保護他,新任命了法官布拉德肖和其助手。但26日他們兩個被長老派解雇。此案被移到四季法庭(10月8-9日),李爾本寫給市長一份呼吁書并出版了一些自我辯護的小冊子,10月14日李爾本被釋放。同天,普林發(fā)表對他的攻擊,《The lyar confounded》。在這一階段,他已經(jīng)開始懷疑軍中的一些人,如克倫威爾,Sir Henry Vane, Oliver St John,但1645年12月致克倫威爾的信中,還是充滿了溫情和友誼。其后關于李爾本罰金的事。這一次又是獨立派保護了他。上院聽了關于他的審查,取消了罰金。1646年4月,他又面臨誹謗金上校的指控,被送回監(jiān)獄。但很快釋放,也是獨立派的幫助。1646年6月10日,再次有了對他的逮捕令,可能是曼徹斯特下發(fā)的。6月11日到上院去聽審,之后被押往新門(newgate)?赡苁巧显旱拈L老派貴族使他6月23日成了密囚(close prisoner)。7月10日聽審,指控是他對曼徹斯特、Stamford和金上校的評論,他拒絕回應。被解往倫敦塔,其著作被下令焚燒。1646年9月17日,下令罰他2000鎊,并在倫敦塔囚禁7年。獨立派無法救他,因為上院越來越受到長老派控制?赡艿搅诉@時,獨立派也對李爾本失去了耐心。
【與獨立派分裂】
事實上,1646年6月,在李爾本與部分獨立派人士之間就產(chǎn)生了不和諧因素。他覺得自己被背叛了。也許就是這時發(fā)展了他的激進思想。但這時他的呼吁等還只是針對上院的,訴諸下院的最高權力。雖然這時他對下院有了看法,在聽審前去找上院的朋友不找下院的朋友。這時候,平均派也成為一個不同的派別開始出現(xiàn)。7月7日,奧弗頓和伍爾文發(fā)表了《數(shù)千市民的抗議書》。慢慢地,他對下院也失去了信心。1646年6月開始就有這些想法。到1647年6月,他甚至也懷疑他最親密的盟友亨利·馬騰的忠誠。后來,長老派的"反革命"失敗,1647年8月軍隊開往倫敦。9月5日克倫威爾到倫敦塔與李爾本會面。但關系已經(jīng)無法彌合。據(jù)說,克倫威爾問李爾本"他怎么回與自己最好的朋友鬧翻,而且成為議會的大敵"。李爾本回應說"他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與朋友鬧翻。但他傷心地目睹他看作朋友的人們不但離開了他,也脫離了他們最初的原則(J. T. Peacey, ’John Lilburne and the Long Parliament’, The Historical Journal, 43, 3(2000), pp. 625-645. p. 642.)他們無法修復關系的原因可能在于議會獨立派自身發(fā)生了分裂。馬騰與"王黨獨立派"分裂了。獨立派大人物覺得不再有必要迎合馬騰對李爾本的支持。這次分裂也導致了馬騰與李爾本的復合。該年11月,他被釋放。這引起上院的震驚,因為他們說事先并沒得到這一消息。出獄后,他開始組織和動員人,寫《人民公約》。1648年1月18日,長老派牧師George Masterson稱他親眼看到李爾本的聚會與他和朋友們聯(lián)系的程度,知道他們怎么集資用來出版。在他寫了一篇長長的回復文后,他的保釋金也用完了。他又回到了倫敦塔。這次是獨立派開始的。證明他們完全分裂了。1648年5月8日,在王座法庭運用人身保護法。1648年8月,上院同意釋放他,并取消對他的罰金,22日,給他3000英鎊的賠償金。雖然沒拿到,但11月后期,其朋友Alexander Rigby又提到這事,得到了給他付錢的命令。Peacey認為,1647年的書報檢查法令對平等派影響很小。[到了倫敦。他總是與法律有點摩擦,大部分時間在獄中。很受倫敦人的喜愛,也受軍隊的喜愛。]1648年夏,長老派掌握的議會釋放了他,但不是出于對他的愛,而是希望他能給克倫威爾制造麻煩,從而給他的軍隊團結(jié)造成問題。但他們看錯了他。他雖然是一個能把自己的苦難上升,抽象為普遍問題的人。但他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他覺得這樣對人民的自由不利。他出獄后立馬給克倫威爾寫信,說他不會怎么樣。軍隊勝利后,也給克倫威爾寫信,要求實現(xiàn)一些條件。他去軍隊的時候,正看到艾爾頓要開往倫敦,他很惱火。艾爾頓的態(tài)度很不友好,但同時在場的托馬斯·哈里森態(tài)度很好,這使李爾本沒有與獨立派完全談崩。
【共和國成立后】
1649年2月26日,出現(xiàn)在威斯敏斯特,帶著《英格蘭的新鎖鏈》。3月21日,寫出《獵狐》(The Hunting of the Foxes),三天后,在Winchester House前面對大群人,讀《新鎖鏈》的第二部分。同天,國務會議命令新任命的拉丁文秘書彌爾頓寫官方評論(后來彌爾頓沒寫)。第二天,李爾本被捕。3月28日,平等派領導人被審判,時馬騰替他們講話。后馬騰還與John Jones在議會發(fā)起一次聽平等派請愿書的動議,但未成功。鑒于李爾本的影響,議會給倫敦塔增派400兵力,防止越獄,并嚴格限制與其接觸的人數(shù)。6月18日,在馬騰的幫助下出獄保釋,原因是家人病重。原定10月18日審判。但10月24日才開始。此前議會針對他進行反宣傳。指控他叛國。后來他被保釋,而且而選入了(還是參加?)倫敦市議會的選舉,在進行宣誓的時候,對共和國進行了批評。1650年夏,克倫威爾與李爾本關系似乎解凍。1651年他再度遇到問題,馬騰幫忙也不管用。他被罰7000鎊,并驅(qū)逐出國。他到大陸。1653年4月,在得到可以回國的回復前偷偷回國,被送回新門等待審判。1653年6月21日審判,但沒說他與王黨勾結(jié),只說他非法進入國家。李爾本把審判推遲到7月13日,但這段時間不僅平等派爭取到了時間,對政府來說也是。1655年獲釋。1657年8月卒。
政治主張
國家的最高權力應屬于人民
人人都享有天賦的權利
在政治上應消滅君主制,建立共和國(這一點發(fā)生過反復,坦率地講,他反對暴政,但不一定反對具體某一種制度,對君主制,長老派主政時議會和獨立派主政時議會的態(tài)度均一樣)
實行成年男子普選權
在經(jīng)濟上取消壟斷專賣權、什一稅
同時實行宗教寬容、言論自由等
著作
【作品】
1.〖《The Mournfull Cryes etc.》1648,未署名,不知是否是他〗
"呵,如果國會和市政府能聽見我們肚子里的饑叫就好了!能把我們挨餓的孩子的眼淚裝在瓶子里就好了!能把他們善心的母親要求拿面包去喂他們的哭聲刻在銅牌上就好了!……""呵,你們這些國會議員,市政府的闊人,過得舒舒服服,喝著大碗酒,蓋著鴨絨被,你們刮我們的肉,剝我們的皮,卻沒有一個留心一下,看一看我們的臉如何因愁苦和饑餓而變黑了么?沒有任何人值得憐憫么?海怪還會拉出奶頭給它的孩子喂奶,而我們的統(tǒng)治者卻變得象荒野里的駝鳥一樣殘酷了么?""呵,英格蘭的大人物,你們以為正義的上帝不會注意到你們象吃面包那樣吃我們的肉么?你們大多數(shù)不就是國會議員,海關關員,稅局局員,司庫,城鎮(zhèn)和堡壘的長官,軍隊里的司令,法庭那賊窩里的法警么?你們的親戚和把兄弟不就是替國王收稅、替主教收租、執(zhí)行扣押的那些人么?你們的綢緞呢絨,你們的金線銀線編的花邊又是什么呢?不就是我們額上的汗水,我們的瘦脊梁和空肚子么?"(王佐良譯文)
2.〖England’s Miserie and Remedie〗
1645年匿名出版,曾被認為幾乎是所有將來的平等派重要人物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第一次清晰、系統(tǒng)地說明了訴諸人民反對議會暴政的思想。
3.《英國人的天賦權利》
4.《人民公約》
5.《揭露英國的新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