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吳全佑
性別:男
時代:清朝
出生年月:1834
國籍:中國
籍貫:不詳
民族:滿族
身份:清朝政治人物
個人簡介
全佑從學(xué)于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1842年),但因楊露禪弟子中有當(dāng)時的王公貴胄,全佑不便與王公貴胄同輩,故楊露禪命全佑拜于其次子楊班侯門下,實際上則仍由楊露禪親自教授。當(dāng)時在楊露禪門下最出色的弟子有三人,萬春得剛勁,凌山善發(fā)人,而全佑則長于柔化。其子吳鑒泉創(chuàng)立吳氏。
江湖軼事
全佑先生,性格外柔內(nèi)剛,外表斯文。為人慷慨,樂于助人,曾于 路上見有軍人打商販,遂上前阻止。但軍人自負(fù)孔武有力,又見全 佑斯文,認(rèn)為可欺,則一言不合拳腳交加。但如蜻蜓撼樹,倒地不 起。全佑則告誡其不可自負(fù)拳技,欺凌百姓。
一天,全佑在書房讀書,忽有客人來訪。全佑出客廳相迎,只 見客人已經(jīng)進(jìn)了大門。全佑款款相迎,那人疾步向前,一揖到地說: “晚生拜見!比庸笆诌禮,這一瞬間,只聽得咣的一聲,來客 突然飛起,倒撞到客廳門外。周圍的人大吃一驚,莫名其妙。原來 客人在施禮時突然用一招“仙人指路”,直朝全佑下腹打來。全佑 明察秋毫,連消帶打,便把來客騰空發(fā)了出去。
吳式太極
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架子斜中寓正、松靜自然,大小適中。推手時,守靜而不妄動,以善化見長。吳式太極拳,分南北兩派,南派為吳鑒泉宗師傳承,其傳人主要有吳公藻、吳公儀、吳英華、馬岳梁等。北派為王茂齋宗師傳承,其傳人主要有趙鐵庵、楊禹廷等,再傳弟子:趙安祥、李經(jīng)梧、王培生、李秉慈、柳恩久等。
吳鑒泉(1870-1942),又名愛伸,滿族,后從漢姓吳。北京大興人,全佑之子。自幼秉家學(xué),并在其父的拳架的基礎(chǔ)上逐步修改,形成松靜自然、 架式緊湊、 緩慢連 綿、不縱不跳、長于柔化的吳式太極拳。1912年,吳鑒泉在北京體育研究社教授太極拳,從那時起他對家傳的太極拳加以充實和修改,去掉重復(fù)和跳躍動作,使拳架更加柔化,形成吳式太極拳流派。
王茂齋(1862-1940)山東掖縣人,王茂齋老先生祖居山東省萊州市(原掖縣)大武官村人,為人十分厚道。尊師重教。他是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鑒泉的師兄。在當(dāng)時威望極高。吳式太極拳門人中流傳著一本《同門錄》,第一頁便是王先生的英照,第二頁是吳鑒泉宗師的英照,以后是二位先生的弟子及子侄們的照片。王先生對吳式太極拳的形成是很有影響的。當(dāng)時眾人皆希望王老創(chuàng)“王氏太極拳”。但是王茂齋宗師卻說,我從學(xué)與全佑,要創(chuàng)也是 吳式太極拳。于是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吳式太極拳“南吳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