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拉瓦西

    拉瓦西

    法國著名化學家。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1743年8月26日生于巴黎,1794年5月8日卒于同地。1763年獲法學學士學位,并取得律師開業(yè)證書,后轉向研究自然科學。

    簡介

           法國著名化學家。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1743年8月26日生于巴黎,1794年5月8日卒于同地。1763年獲法學學士學位,并取得律師開業(yè)證書,后轉向研究自然科學。他最早的化學論文是對石膏的研究,發(fā)表在1768年《巴黎科學院院報》上。他指出,石膏是硫酸和石灰形成的化合物,加熱時會放出水蒸氣。1765年他當選為巴黎科學院候補院士。1768年他研究成功浮沉計,可用來分析礦泉水。1775年任皇家火藥局局長,火藥局里有一座相當好的實驗室,拉瓦錫的大量研究工作都是在這個實驗室里完成的。1778年任皇家科學院教授。1774年10月,普里斯特利向拉瓦錫介紹了自己的實驗:氧化汞加熱時,可得到脫燃素氣,這種氣體使蠟燭燃燒得更明亮,還能幫助呼吸。拉瓦錫重復了普里斯特利的實驗,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科研成果

            但拉瓦錫并不相信燃素說,所以他認為這種氣體是一種元素,1777年正式把這種氣體命名為oxygen(中譯名氧),含義是酸的元素。拉瓦錫通過金屬煅燒實驗,于1777年向巴黎科學院提出了一篇報告《燃燒概論》,闡明了燃燒作用的氧化學說,要點為:

           ①燃燒時放出光和熱。

           ②只有在氧存在時,物質才會燃燒。

           ③空氣是由兩種成分組成的,物質在空氣中燃燒時,吸收了空氣中的氧,因此重量增加,物質所增加的重量恰恰就是它所吸收氧的重量。

           ④一般的可燃物質(非金屬)燃燒后通常變?yōu)樗,氧是酸的本原,一切酸中都含有氧。金屬煅燒后變(yōu)殪鸦遥鼈兪墙饘俚难趸铩?/p>

           他還通過精確的定量實驗,證明物質雖然在一系列化學反應中改變了狀態(tài),但參與反應的物質的總量在反應前后都是相同的。于是拉瓦錫用實驗證明了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恒定律。拉瓦錫的氧化學說徹底地推翻了燃素說,使化學開始蓬勃地發(fā)展起來。

    拉瓦西

    TAGS: 人物 化學家 燃素說
    名人推薦
    • J.J.雷迪克
      J.J.雷迪克(J.J. Redick),1984年6月24日出生于美國田納西州庫克維爾,美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后衛(wèi),效力于NBA費城76人隊。J.J.雷迪克在200...
    • 斯特拉霍夫
       斯特拉霍夫(1900~1978)   Strakhov,Nikolai Mikhailovich   蘇聯(lián)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家。1900年4月15日生于奧爾洛夫,1978年7月13日卒...
    • 貝托萊
      貝托萊是拉瓦錫的親密研究伙伴之一,和拉瓦錫共同制定了沿用至今的化學命名法。他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染料和漂白劑的研究,他發(fā)現(xiàn)氯氣具有漂白作用。他...
    • 韋瑟斯龐
      克拉倫斯-韋瑟斯龐(Clarence Weatherspoon),于1970年9月8日出生在密西西比的克勞福德,前美國NBA籃球運動員。在南密西西比大學(University of S...
    • 吳偉超
      吳偉超(Ng Wai Chiu,1981年10月22日-),生于香港,是香港足球代表隊的球員,司職后衛(wèi),父親是前中國國家足球隊國腳吳志英。吳偉超曾經效力于上...
    • 蘭迪.福耶
      蘭迪·弗耶(Randy Foye),1983年9月24日出生于美國新澤西州內瓦克(Newark, NJ),美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后衛(wèi)/得分后衛(wèi),現(xiàn)效力于NB...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