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夏宋寧宗時(1195—1224)為畫院待詔,賜金帶。理宗時(1225—1264)為畫院祗候,階訓(xùn)武郎。早年工人物畫,后以山水畫著稱。是北派山水代表人物之一。
社會評價
畫人物醞釀墨色如傅粉之色,筆法蒼老,墨汁淋漓,人稱“奇作”。畫樓閣不用界尺,常信手而成,形勢突兀奇怪,氣韻生動。尤其擅長雪景,效法范寬,畫山石時用水墨皴染,皴法蒼勁古樸而簡練疏淡,創(chuàng)造拖泥帶水皴,畫樹常用禿筆或樹葉間夾筆,筆簡意足,清曠俏麗,善于提煉剪裁,景色含蓄動人,清幽深遠(yuǎn),所畫山水構(gòu)圖取景多為半邊,善取邊角小景(如山角、水涯),畫面留較多空白,以小見大,以局部表現(xiàn)整體,寓意南宋偏安一隅,僅存殘山剩水,人稱“夏半邊”。山水畫法自李唐,后世論畫者以為其山水畫造詣,院中人畫山水自李唐以下,無出其右者。其山水布置皴法與馬遠(yuǎn)同,時人并稱為“馬夏”,齊名于世。但其意尚蒼古而簡淡,喜用禿筆。樹葉間夾筆,樓閣不用尺界,信手而成,突兀奇怪,氣韻尤高。
個人作品
事跡收錄于《杭州志》、《圖繪寶鑒》、《格古要論》、《寓意編》、《東圖玄覽》。夏珪傳世作品不多,所作山水多為長卷,《江山清遠(yuǎn)圖》長達(dá)33米,現(xiàn)存作品有《長江萬里圖》(2.14米)、《山水十二景》4段、《西湖柳艇圖》和《溪山清遠(yuǎn)圖》、《江山佳勝圖》等。馬遠(yuǎn)、夏珪的構(gòu)圖技巧對南宋后期的人物畫及花鳥方面也產(chǎn)生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