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實人物
人物簡介
甘鳳池,江蘇江寧人,清代著名武術(shù)家,生卒年不詳。先后拜黃百家、一念和尚為師,精內(nèi)外家拳,善導引之術(shù)。江湖人稱「江南大俠」,著有『花拳總講法』。據(jù)清人王友亮著『甘鳳池小傳』說,他年八十余,終于鄉(xiāng)。
生平經(jīng)歷
甘鳳池是位名震四方的江湖大俠,吳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義士鳳老爹寫的就是他。甘鳳池原是南京人氏,自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自幼不喜讀書,卻愛好武功,結(jié)交江湖俠客,十幾歲時,就以「提牛擊虎的小英雄」名洋江南。『清史稿·甘鳳池傳』說他勇力絕人能提牛。
甘鳳池聽說拳家多出浙東,如張松溪、單思南、王來咸、黃百家等都是明朝以來的內(nèi)家拳家,稱雄江南。他決心去浙東求師深造,便離開金陵,只身來到四明山當年的四明山,山林茂密,古木參天,經(jīng)常有猛虎出沒其間,當?shù)厝硕疾桓覇紊砣肷健?
當時浙江余姚城有位內(nèi)家拳家黃百家,是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學家黃宗羲之子。黃宗羲在清兵南下時,曾招募義軍,成立「世忠堂」進行過武裝抵抗。明亡后,他要求百家舉業(yè)習武,繼承自己的抗清主張。黃百家拜王來咸為師,盡得內(nèi)家之妙,功夫精深。這一天,他聽說縣城高升客棧來了個打虎小英雄甘鳳池,覺得有點來頭,便特意來到客棧訪問,正好遇見甘鳳池,經(jīng)過一番試煉,百家收鳳池為徒,將內(nèi)家拳等武術(shù)一一傳授給他。三年過后,黃百家把甘鳳池叫到身邊說:『老夫的全部本領都已傳授給你,如今,離本縣八十里的大嵐山上,匯聚著各方英豪,行仁義之師,你練就一身武藝,要為人民仗義行俠,正可到那里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后來甘鳳池即在那里又拜一念和尚為師學習少林拳法,并開始他一生行俠仗義、行醫(yī)濟世的傳奇。
傳說他曾協(xié)助女俠呂四娘闖入清宮行刺雍正。此事雖然與史無據(jù),但也說明他多少有「反清復明」的思想。
但是他實際上被雍正的愛臣李衛(wèi)捕獲后變節(jié),把自己所在的反清組織的人全部都出賣給了李衛(wèi)。
小說人物
人物資料
出處:梁羽生小說《江湖三女俠》
身份:“江南八俠”之一、江南大俠
門派:邙山派
師父:獨臂神尼
師兄:了因、周潯、路民瞻、曹仁父、白泰官、李源
師妹:呂四娘
徒弟:呂青、周驥、翼仲牟
徒孫:陳天宇
妻子:陳美娘
大舅子:陳德泰
兒子:甘人龍
孫子:甘霸
武功:迷蹤掌法、大力金剛手、分筋錯骨手、大摔碑手、八卦游身刀、大擒拿手法
“江南八俠”之一,獨臂老尼的七徒弟,呂四娘的師兄。
在《江湖三女俠》中,他雖是由大師兄(了因)代師授藝的弟子之一,然而在知道了因投靠清庭以及一系列惡行之后,毅然與其反目并協(xié)同其他師兄妹一起大義滅親……
出場描寫
另一個卻面黃肌瘦,中等身材,活像一個病夫。
——《江湖三女俠》第十二回
最后描寫
甘鳳池則成為一代的武學大師,傳授了許多弟子。
——《江湖三女俠》第四十八回
人物點評
甘鳳池:以一身正氣行事于江湖,不愧“江南大俠”之稱。
江南八俠中聲望最隆者,獨臂門下僅次于了因及呂四娘,掌力雄厚,與天葉散人、哈布陀、韓重山等是一個級數(shù)。譚亭把他排在這干人等之首,倒不是因為邪不勝正,而是考慮到他曾與唐曉瀾等人被困于蛇島數(shù)月,日日與毒龍尊者比武較技。甘鳳池作為這些人中的頭號人物,在這期間擔負著領導作戰(zhàn),對抗毒龍的艱巨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武功進境理應要比韓重山等人更快一些。。。。。。
最佳男配角:甘鳳池/李治。甘鳳池是全書中最有大俠氣概的人物,他每一次出場,都會引起雷霆般的轟動,可以說是書中正派里壓得住陣腳的人物。李治的入選則是由于他對馮琳的溫柔多情,此人劍法精湛,又靠自己對醫(yī)書的領悟成為名醫(yī),相貌極為英俊(按書里面說是“貌比潘安”),且又頗有智謀,簡直稱得上是“完人”。不過這種完人常常不討好,別人是否同意,我就不管了。
——節(jié)選自 譚亭 《《江湖三女俠》閱讀筆記》
其他相關
在一些民間故事、小說作品中,甘鳳池以前輩高人、具有「反清復明」思想的世外高士形象出現(xiàn)。比如在中篇小說《金峰女杰》中,他已是先人,沒有直接登場,但他的一名女徒“湘南神尼”慧靜(登場時也已是花甲之年),是為他送終的人,并一直隱居在扶夷江畔山中,受過他生前的教誨,從而聯(lián)合各族人民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