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2000年于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4年、2007年分別于武漢大學獲水文水資源專業(yè)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11年加拿大Concordia大學訪問學者。2012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分布式水文模型、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陸面過程模式、RS/GIS 在水文上應用及水文集合預報研究。已經發(fā)表文章41篇,其中SCI 11篇/EI 6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專利1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授予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8項。開發(fā)了分布式水文預報系統(tǒng)已經提供給河南省氣象臺進行水文預報業(yè)務運行6年。
教育經歷
2007.7—2007.72007 暑期學校(Central Biospheric Forest Reserve, Fedorovskoe, Russia)
2004.9—2007.7博士 武漢大學 水電學院 水文水資源專業(yè)
2002.9—2004.7碩士 武漢大學 水電學院 水文水資源專業(yè)
1996.9—2000.7本科 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 水利學院
職業(yè)經歷
2013.9—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 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
2007.7—講師 北京師范大學 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
2012.4—2012.10 訪問學者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USA (完成了集合預報前處理及后處理系統(tǒng)編寫)
2011.6—2011.11訪問學者 Concordia University in Canada (完成了大尺度陸面匯流論文)
2010.4—2010.04訪問研究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 centre in Netherlands
2000.7—2002.8工程師 湖南 五強溪水電廠
研究興趣
1.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
2.分布式水文模型
3.陸面過程模式
4.RS/GIS 在水文上應用
5.水文集合預報
論著
[1].Ye A, Duan Q, Yuan X, Wood EF, Schaake J, 2013. Hydrologic post-processing of MOPEX streamflow simulations. Journal of Hydrology. (SCI, Accepted)
[2].Ye A, Duan Q, Chu W, Xu J, Mao Y, 2013. The impact of the Southu2013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CTP)’s central route on groundwater table in the Hai River basin, North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DOI: 10.1002/hyp.10081. (SCI)
[3].Ye A, Duan Q, Zhan C, Liu Z, Mao Y, 2013. Improving kinematic wave routing scheme in Community Land Model. Hydrology Research 44, 886-903. (SCI)
[4].Mao Y, Ye A, Xu J, 2012. Using Land Use Data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China in 2000. 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 49, 822-53. (SCI,通訊作者)
[5].甘衍軍, 李蘭, 武見, 葉愛中, 2013. 基于EFDC的二灘水庫水溫模擬及水溫分層影響研究.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476-85.
[6].毛玉娜, 葉愛中, 王雪蕾, 張永勇, 2013. 基于GIS-RS的非點源污染模型研究進展.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07-16.
[7]. 李劍鐸, 段青云, 戴永久, 葉愛中, et al., 2013. CoLM模擬土壤溫度和濕度最敏感參數(shù)的研究. 大氣科學, 841-51.
[8].Shangguan W, Dai Y, Liu B, Zhu A, Duan Q, Wu L, Ji D, Ye A, et al., 2013. A China data set of soil properties for land surface modeling.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n/a-n/a. (SCI)
[9].She D-X, Xia J, Zhang D, Ye A-Z, Sood A, 2013. Regional extreme dry spell frequency analysis using the L-moments metho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n/a-n/a. (SCI)
[10].Liu, Y., Q. Duan, L. Zhao, A. Ye, Y. Tao, C. Miao, X. Mu, and J. C. Schaake (2013), Evaluating the predictive skill of post-processed NCEP GFS ensemble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in China’s Huai river basi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7(1), 57-74. (SCI)
科研項目
主持課題11項,共計參與課題18項;預算經費:196萬;到帳經費:176萬。
[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題(2013BAC05B04):流域水文超級集合預報關鍵技術研究,參與,15萬/0萬
[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No. 2010CB428402):第二課題第四專題:大尺度分布式時變增益水循環(huán)模型研制,2010-2014, 專題負責人 55萬/52.38萬
[3].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開放基金(CKWV2012324/KY):基于遙感信息的跨界河流水循環(huán)模型,2012-2014主持人:5萬/2.5萬
[4].渭南市氣象局:渭河流域洪水預報模型研究與系統(tǒng)開發(fā),2012-2013主持人:10萬/6萬
[5].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海河流域遙土地利用信息采集處理,2012-2013主持人:4.6萬/4.6萬
[6].山西省氣象臺:汾河流域洪水預報模型研究與系統(tǒng)開發(fā),2011,課題負責人 10萬
[7].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跨界河流生態(tài)因子遙感反演關鍵技術研究,2008-2011,參與人 20萬
[8].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專題,嵌入閘壩群運行過程的流域分布式水量水質耦合模擬模型開發(fā),2009-2011 專題負責人 30萬
[9].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課題(40730632)子課題:變化環(huán)境下跨流域分布式水循環(huán)模擬及其不確定性量化研究,2008-2011,子課題負責人。20萬
[10].西藏氣象局:西藏自治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遙感監(jiān)測與服務系統(tǒng)—基于遙感反演的拉薩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2009主持人。15萬
[11].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子課題:跨流域分布式水系統(tǒng)綜合模擬研究(Kzcx2-yw-126,03),2007-2009專題負責人。7萬
[12].中國科學院陸地水循環(huán)及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項目:氣候變化對黃河流域河網變化影響與預測研究(WL2007004),2008-2009主持人。1.5萬
[13].北京師范大學青年基金:氣候變化對中國主要河網變化影響研究,2008-2009主持人。1.5萬
[14].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淮河干流(洪澤湖以上)枯水徑流預報模型、水量分配方案與年度調水計劃方法實證研究,2008,專題負責人。6萬
[15].河南省氣象臺:三花區(qū)間洪水預報模型研究與系統(tǒng)開發(fā),2006,課題負責人。3萬
[16].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引水樞紐下游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水量研究,2006,參與人。
[1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50239050):黃河流域典型支流水循環(huán)機理研究2004-2006,主要完成人。
[18].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項目:華北地區(qū)水循環(huán)及水資源安全研究 (KZCX2-SW-317),2001-2004,參與人。
[19].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973)項目《黃河流域水資源演化與可再生性維持機理》(G1999043601), 1999-2004,參與人。
[20].黑河流域中游草地生態(tài)建設與水資源量化管理研究 2001-2004,參與人。
[21].廣東三防系統(tǒng)初步設計 2002-2003,參與人。
獲獎情況
2012 年: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獎學金
2011 年: 加拿大魁北克省獎學金
2009 年: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班主任
2009 年: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第六次學術年會 青年優(yōu)秀論文獎
2005 年: 武漢大學 優(yōu)秀研究生
2004 年:武漢大學優(yōu)秀研究生
2003 年: 武漢大學 優(yōu)秀研究生
2000 年: 國際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1999 年: 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著作權
[1]水文集合預報系統(tǒng)V1.0 (BNU-HEF): 2013SR089841
[2]流域分布式時變增益洪水預報系統(tǒng)V1.0 (DFAS): 2011SR102059
[[3] 跨流域分布式時變增益水文模型系統(tǒng)V1.0(M-DTVGM): 2010SR015625
[4]遙感數(shù)據(jù)分析系統(tǒng)V1.0(RSDAs): 2010SR015659
[5]水文圖像繪制顯示系統(tǒng)V1.0(DRAW): 2010SR016066
[6]時間-空間信息插值系統(tǒng)V1.0(SIMs): 2009SR016088。
[7]數(shù)字流域信息提取系統(tǒng)V1.0(DBIES): 2006SRBJ0007;
[8]水文水資源分布式時變增益模擬系統(tǒng)V1.0(DTVGM): 2006SRBJ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