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簡介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發(fā)創(chuàng)建,定都酆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zhàn)國”,分為“春秋”及“戰(zhàn)國”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計存在約為791年。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世襲封建王朝,其后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tǒng)一政府的大一統(tǒng)國家。
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又周王室姬姓,故稱為姬周,以區(qū)別于其他以周作為國號的政權(quán)。另外,史學界通常所提到的先秦,主要指周朝,如先秦諸子中之先秦。
周襄王
周襄王(?—前619年),姓姬,名鄭,東周第六代國王,謚號襄王。襄王是周惠王的兒子,《史記·周本紀》稱襄王在位32年,《左傳》稱襄王在魯文公八年(前619年)秋天去世。
惠王死后,襄王懼怕異母弟王子帶爭奪王位繼承權(quán),秘不發(fā)喪,并派人向齊國求援,襄王直到大局已定才公布父王死訊。
前636年,王子帶欲圖篡位,以狄人攻周,大敗周師,周襄王逃到鄭國。當時晉文公勢力強大,在前635年出兵助襄王,殺王子帶,迎接周襄王返回洛陽復位。前632年,晉文公召襄王,襄王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會見他。
周襄王在位期間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相繼稱霸。在位期間執(zhí)政為宰孔、周公忌父、王子虎、周公閱、王叔桓公。
衛(wèi)國簡介
衛(wèi)國,中國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xiàn)在的河南北部與河北南部一帶。
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亂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衛(wèi)?凳宄醴庠诳祰ń窈幽嫌砜h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wèi),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