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龔寶蓮(1815~1856),字靜軒,順天大興(今北京)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恩科龍啟瑞榜進(jìn)士第二人。
龔寶蓮參加道光二十一年會試,會試主考官是王鼎、祁雋藻、文蔚、杜受田?碱}是《約我以禮》、《君子依乎能之》、《詩云王赫天下》、《師直為壯》得“平”字。會元是蔡念慈。龔寶蓮也被選入,參加殿試。欽賜一甲第二名進(jìn)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龔寶蓮出身于官府人家,他的父親龔冕,字松飛,是道光六年丙戌科進(jìn)士,官江西宜春知縣。龔寶蓮高中榜眼后,經(jīng)散館,再任翰林院編修。道光二十三年,出任云南鄉(xiāng)試主考官。道光二十五年二月,龔寶蓮充任會試同考官。
咸豐元年,龔寶蓮出任江西鄉(xiāng)試副考官。咸豐二年,再次出任會試同考官。咸豐三年,龔寶蓮遷侍讀。四月,在上書房行走。九月,龔寶蓮授孚郡王讀,歷官司經(jīng)局洗馬。咸豐四年四月,署日講起居注官。咸豐五年,龔寶蓮出任廣東學(xué)政,在主管考試時(shí),勤于稽察,杜絕槍手冒替等種種科場弊端,端正考試風(fēng)氣。龔寶蓮官至詹事府詹事。又一年,龔寶蓮去世。
人物軼事
道光初年,大臣趙禮甫出一上聯(lián)給好友葉延琯:“馬賓王,駱賓王,馬駱各賓王。”
其中“馬賓王 ”(名馬周、字賓王)、駱賓王均為唐朝人物,前者是朝中大臣,后者是文學(xué)名家。
葉延琯絞盡腦汁,也未能對出下聯(lián)。直到道光三十年鄉(xiāng)試,大臣龍僖和龔寶蓮分別出任貴州與云南兩省主考官。
葉延琯想起多年前的絕對,想出下聯(lián):“龍主考,龔主考,龍龔共主考!蓖瓿闪酥槁(lián)璧合的名聯(lián)。
龔姓起源
對于龔(gōng)姓的來源,一般有兩種說法:
①源出于姬姓。西周后期周厲王因荒淫無道,暴政橫行而遭到了國人的反抗,被趕出了國都,史稱“國人暴動”。在周厲王被趕出朝廷后,西周人推薦了一位品行高尚,深得百姓尊重的王室貴族來代行天子的權(quán)力,此人就是被封為共伯的姬和。共國(在今河南輝縣一帶)是西周時(shí)的一個諸侯國。十四年后,周厲王之子靜長大成人,共伯就把政權(quán)歸還給他,史稱周宣王,而共伯自己回到了共國。后來共國的子孫以國名為姓,稱為共氏,因古時(shí)“共”、“龔”同音通用,后來“共”便改成“龔”了。
②龔姓還有另一支是來源于晉獻(xiàn)公之子申生之后。申生因受繼母驪姬夫人的陷害而遭殺害,他的弟弟晉惠公因感他恭敬孝順,在即位后封申生謚號為“共君”,申生的后代遂以謚號為姓,亦稱共(龔)氏。
相關(guān)內(nèi)容
千年對絕“對”
唐朝有一位與駱賓王同一時(shí)代的名叫馬周的大臣,其字亦賓王。清朝嘉慶年間,有人據(jù)此戲擬一句:“馬賓王,駱賓王,馬駱各賓王!碑(dāng)時(shí)無人能對出下聯(lián),此聯(lián)成一“絕句”。
直到道光癸卯年,皇上派大臣龍僖和龔寶蓮分別出任貴州省與云南省的主考官,此事觸動了一直關(guān)心此聯(lián)的一葉姓文人的靈感,他一下子便對出了下聯(lián):“龍主考,龔主考,龍龔共主考!鄙下(lián)巧在“馬駱各”,下聯(lián)妙在“龍龔共”,真是珠聯(lián)璧合,妙趣天成。
清乾隆帝有一次在觀看一位倪姓宮女歌舞時(shí),龍顏大悅,興致勃勃地?cái)M出一上聯(lián):“妙人兒倪氏少女。”將“妙”字拆成“少女”,把“倪”字拆成“人兒”,可謂精巧之極,哪知那倪氏少女文才也極佳,立即隨口對出下聯(lián):“大言者諸葛一人!毕侣(lián)也相應(yīng)地將“大”拆成“一人”,把“諸”拆成“言者”。上下聯(lián)對得工整貼切,令乾隆帝禁不住拍案叫絕。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恩科殿試金榜
賜進(jìn)士及第
共3名
龍啟瑞-龔寶蓮-胡家玉
賜進(jìn)士出身
共96名
何若瑤-張金鏞-徐 棻-俞長贊-蔡念慈-高鴻飛-周宗濂-賀霖若-徐 墉-曾廣淵
曹 源-何國琛-賈 樾-陳洪猷-潘曾瑩-劉 琨-趙 畇-王大宗-夏承煜-盧定勛
洪毓琛-汪 堃-郭禮圖-吳祖昌-李希彬-趙培之-陳啟邁-孫耀先-陳慶松-田樹楨
高延綬-葛景萊-童以炘-孫鏘鳴-麒 慶-劉齊銜-邵秉中-王瑞慶-單懋德-徐玉豐
吳若準(zhǔn)-許兆培-甘 晉-高本仁-楊裕仁-梁逢辰-朱錫珍-覃振甲-葛高翯-梁紹獻(xiàn)
楊式谷-文 瑞-徐臺英-余錦淮-張振金-張宗世-蔡征藩-鄧元資-李湘華-張 桐
劉廷榆-吳艾生-錢寶青-邊葆淳-丁 璜-寶 珣-顧文彬-陳桂籍-趙 樾-章 瓊
陳象沛-袁廷燮-張晉祺-梁國瑚-郭鳳岡-徐楊文保-劉齊衢-張 樾-沈壽嵩-胡 焯
盧慶綸-廉 昌-蔣 達(dá)-吳之觀-賈廷藩-洗倬邦-彭涵霖-吳鼎昌-郭廷肇-牛樹梅
陳壽圖-王鳳翔-馬品藻-劉芳云-張 煒-曹汝賡- --- - --- - --- - ---
賜同進(jìn)士出身
共103名
吳榮楷-譚承禮-張興仁-張衍重-王維桓-劉兆璜-沈大謨-謝廷榮-宗室載齡-朱 恒
楊德懿-顏培瑚-青 麟-汪 藻-鄭芳蘭-張 堉-胡廷弼-陳 濬-尉光霞-李光彥
李瑞章-宗室秀平-李 芬-楊興林-葛良治-楊元白-姚光發(fā)-王 范-龔衡齡-萬兆霖
薩克持-張彥云-鄭邦立-王錫振-張承諫-張自植-聯(lián) 捷-張炳堃-鐘世耀-多 仁
張舒翰-孫 鑾-常山鳳-宗室錫齡-孫德耀-李仲祁-畢道遠(yuǎn)-趙文瀛-劉步亭-王銘鼎
張兆辰-張寶镕-陳 鑒-馬振文-夔 達(dá)-鄭于蕃-齊德五-秦聚奎-葉逢春-徐良梅
楊安國-郭汝誠-姚錫華-趙林成-喩秉醇-朱汝鵬-吳調(diào)元-吳世春-馬映階-湯成彥
馬晉如-吳啟楠-聯(lián) 凱-吳性成-張建翎-陳 鑒-何紹瑾-陳秉信-安慶瀾-孫 濂
寧 憲-尚鳴岐-侯云登-封景岷-張 淳-蘇勒布-余兆侖-盛 昺-郭先本-王炳勛
毓 祿-孫家鐸-陳開第-謝方潤-鄭元善-田福謙-翟登峨-閻之階-張書璽-胡菊佩
劉家達(dá)-彭鳴盛-朱元增- --- - --- - --- - --- - --- - --- - ---
前一科: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 后一科: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同科進(jìn)士: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繙譯恩科、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武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