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腓特烈·威廉四世

    腓特烈·威廉四世

    腓特烈·威廉四世(1795年10月15日-1861年1月2日),普魯士國王(1840年至1861年在位)。腓特烈·威廉三世之子。1848年在柏林三月革命的壓力下,被迫召開立憲會議,但隨后予以解散,并頒布了保守的《欽定憲法》。1849年拒絕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所制定的帝國憲法和授予他的德意志皇帝稱號。此后政策越發(fā)走向反動,1858年因患精神病,由其弟威廉親王(1861年即位后稱威廉一世)攝政。

    基本內(nèi)容

    簡介

       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 von Preußen,1795年10月15日—1861年1月2日), 霍亨索倫王朝的 普魯士國王,1840年至1861年在位。

    人物生平

      腓特烈·威廉少年時曾在1814年參加解放戰(zhàn)爭,對抗拿破侖的軍隊。他對建筑學及風景園林頗有興趣,是當時著名建筑家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的老主顧。他在1823年與巴伐利亞公主伊麗莎白·路多薇卡 (Elisabeth Ludovika von Bayern) 結婚。二人沒有子女。

      1848年3月,1848年革命爆發(fā)。這位國王想以軍隊鎮(zhèn)壓 革命,但在3月19日就決定撤軍,并自任政府元首。他馬上投入德國統(tǒng)一的事業(yè),組成了一個自由主義政府,并召開國民議會和下令草擬普魯士王國憲法。但是,腓特烈·威廉在后來確定自己的地位穩(wěn)固后,就馬上命令軍隊包圍柏林并在12月解散議會。

      雖然如此,他仍然支持統(tǒng)一運動。于是,在1849年4月3日,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邀請他出任統(tǒng)一德國的皇帝,卻被他拒絕。腓特烈·威廉認為自己不能接受“拾取在溝渠上的皇冠”,結果令議會被迫解散。他嘗試成立愛爾福特聯(lián)盟議會 (Erfurter Union) ,企圖統(tǒng)一德國而排除奧地利于統(tǒng)一德國之外。然而,基于奧地利的強烈反對,他被迫放棄計劃,在1850年11月29日簽署奧爾米茨條約。

      雖然腓特烈·威廉三世反對民主的國民議會,卻沒有恢復官僚統(tǒng)治。他始終成立了一個新的憲法,設置兩會制的議會,由貴族代表上議院、下議院則由民選產(chǎn)生。下議院由所有納稅人選出,但選舉資格則基于繳稅額,所以不能實現(xiàn)普選。憲法容許國王任命部長的權力,并重建了保守的地方議會與州份議會,也保證國王能操縱軍隊與官僚。這種制度比以前更為自由,但始終是一種保守制度,讓國王、貴族與軍隊階層掌握大權。這種憲法一直到1918年普魯士王國被廢除后宣告結束。

    繼位

      1857年,腓特烈·威廉被中風影響,身體局部癱瘓并患上 精神病。所以,從1858年開始,他的弟弟威廉出任 攝政王,直到 兄長在1861年去世。攝政王后來即位,成為 威廉一世。

    腓特烈·威廉四世

    TAGS: 人物 歷史 普魯士 國王 霍亨索倫王朝
    名人推薦
    • 卡倫·卡朋特
      卡倫·卡朋特(Karen Carpenters)及其兄理查德·卡朋特(Richard Capenters)出生于美國康涅狄格州,理查德是位很有才華的藝人,演唱、彈...
    • 柴爾德
      戈登·柴爾德(Childe,Vere Gordon,1892~1957),澳裔英籍考古學家。生于澳大利亞悉尼市,畢業(yè)于悉尼大學和牛津大學。曾任倫敦大學考古學...
    • 葉富
      葉富(1848-1880) 原名貴富,字夢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2月25日)生于廣東廣州府新安縣九龍司(今香港島),祖籍廣東東莞水南人,清末海軍愛國...
    • 申生
      申生(?―公元前656年),姬姓,名申生,晉獻公與夫人齊姜所生之子,春秋時期晉國太子。齊姜死后,晉獻公在眾妾之中提拔自己喜歡的驪姬為夫人,并...
    • 商紂王
        商紂王子辛(?—約公元前1046年)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傳說商族是高辛氏的后裔,居黃河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  ...
    • 董貴妃
      董貴人,漢獻帝妃嬪,董承女,被曹操所殺。東漢時后妃沒有貴妃的封號,只有貴人的封號。貴人的地位僅次于皇后。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