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現(xiàn)代花木蘭(1930-1983)
郭俊卿(1930~1983),遼寧省凌源縣三十家鄉(xiāng)(今三十家子鎮(zhèn))北店村人。著名女戰(zhàn)斗英雄。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45年到1950年,先后榮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在1950年9月召開的全國群英會上被中央軍委授予“全國女戰(zhàn)斗英雄”、“現(xiàn)代花木蘭”榮譽稱號。
郭俊卿是全國特等女戰(zhàn)斗英雄。1931年出生在遼寧省凌源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7年因家境貧寒隨父親逃荒到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 。1945年8月,為了給被地主害死的父親報仇,她隱瞞自己的真實性別,又將自己的年齡報大兩歲,用假名郭富參軍。在部隊被評為訓練標兵。先后當過通信員、警衛(wèi)員、班長、連隊文書和副指導員, 后任某機炮連黨支部書記。在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她女扮男裝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樣,沖鋒陷陣,鏖戰(zhàn)疆場,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出生入死,屢建奇功,被譽為“現(xiàn)代花木蘭”。
郭俊卿到部隊后,政治思想覺悟提高很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她在入黨申請書中寫到:“為人民服務就要服務到底。為完成黨的任務,就要不怕流血犧牲!1947年6月她加入中國共產黨。一次,班長讓她在4個小時以內,將一個命令送到30公里外的部隊。天黑路險,她騎著快馬在大山溝里奔馳,提前完成了任務。在返回的路上,馬已累死,她背著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駐地。在部隊這個大家庭,她以深厚的階級感情,熱心關懷著戰(zhàn)友們。平時誰有病,她幫助做病號飯;行軍途中,她幫助同志們扛槍、背背包,搶救傷病員。一次行軍路過沒腰深的河,她帶頭將病號一個個背過河,而自己因受涼落下了婦科病。
1948年5月,她調到某部三連四班任班長。不久,平泉戰(zhàn)斗打響。郭俊卿帶領的四班作為突擊班,擔負奪取城東第二道山梁的重任。當時,全班只有十來支老式步槍和幾十顆手榴彈,戰(zhàn)士大都是初上戰(zhàn)場的新兵,而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的60多個敵人。戰(zhàn)斗開始后,郭俊卿搖著紅旗沖在最前面。突然,跑在她身邊的副班長中彈犧牲。她高喊著“為副班長報仇”,帶頭沖上山梁。敵人發(fā)起了反沖鋒,她帶領戰(zhàn)友同敵人展開白刃格斗,最終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郭俊卿因為指揮機智勇敢,帶病堅持戰(zhàn)斗,立了功。團里還給四班頒發(fā)了“戰(zhàn)斗模范班”錦旗。
為了不暴露女兒身的秘密,5年中,她從不脫衣睡覺,也從不和大家一塊上廁所、洗澡。1950年4月,勞累過度的郭俊卿患了嚴重的婦科病住進醫(yī)院,被醫(yī)生發(fā)現(xiàn)了女兒身。1950年5月,不得不向黨組織匯報了性別。同年9月,她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出席了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中央軍委授予她“全國女戰(zhàn)斗英雄”、“現(xiàn)代花木蘭”稱號,榮獲“模范獎章”、“勇敢獎章”、“毛澤東獎章”各1枚。1956年,根據(jù)組織的安排,郭俊卿轉業(yè)到地方工作,先后擔任過山東省歷城縣工業(yè)局副局長、青島第一服裝廠、副廠長、廠長、山東省曹縣工業(yè)局副局長、民政局副局長等職。1981年離休后在江蘇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當代軍中花木蘭——郭俊卿
人生短暫,偉業(yè)長存。曾經為新中國的奠基沖鋒陷陣,50年代就曾名揚四海的特等女戰(zhàn)斗英雄――郭俊卿同志,離開我們已經整整10年了,這個女扮男裝走進革命隊伍的“當代軍中花木蘭”、著名小說和電影《戰(zhàn)火中的青春》的主人公“高山”的生活原型,雖然僅僅走過了53年的生命里程,但那是光輝燦爛、無私無畏、感人至深的一生。今天,我們深深地懷念她,不僅僅是追思過去,更重要的是為了激勵人們在新的征途中繼承、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英勇無畏的英雄戰(zhàn)士
郭俊卿同志是懷著翻身求解放的強烈愿望走進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斗行列里來的,是在槍林彈雨中成長起來的英雄戰(zhàn)士。
1931年,她出生在遼寧省凌源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童年生活歷盡艱辛磨難。她7歲那年,山洪吞沒了家里僅有的兩間草房和3畝河灘地,全家只好逃到內蒙古巴林草原東部的一個叫草帽山的地方,靠給地主當?shù)钁舳热铡?944年冬,地主逼她父親上山打柴,結果從山上摔了下來。地主看她父親再無力做事,當天便把她們全家攆出了門。她父親因此又恨又急,三天后便氣絕身亡。14歲的郭俊卿從此擔起了養(yǎng)家糊口的重擔。為了養(yǎng)活母親和弟弟,她剃光了頭,扮成男孩外出打工,到處流浪,吃盡了苦頭。
抗戰(zhàn)勝利那年,15歲的郭俊卿隨著歡慶的人群走上街頭,當她看到一隊隊開過來的蘇聯(lián)紅軍中有好些女兵時,突然萌生了這樣一種強烈的愿望:“咱也要當兵,拿起槍為爹爹報仇!”
她改名郭富,又虛報了兩歲年齡,女扮男裝當了兵?h城解放之后,郭俊卿被編入縣支隊當通信員。從此,她由一個貧苦的孩子,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掀開了生命里程中嶄新的一頁,并在革命的隊伍里不斷成長進步。在黨組織的教育下,她懂得革命戰(zhàn)士肩負的責任,明白了扛槍打仗究竟為什么。正是由此而產生的堅強信念和巨大精神力量,使她能夠克服一般女孩子不可想像的困難,像男同志一樣,甚至比男同志更出色地完成戰(zhàn)斗任務。
194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西北風夾著大雪,領導讓她和另外一個同志到60里外的白音木圖傳送命令,時間和任務都十分緊迫。郭俊卿受領任務后,立即飛身上馬,借著雪光奔向目的地,及時送達了命令;貋淼穆飞,郭俊卿騎的馬死了,她背著馬鞍徒步回到了駐地。為此,領導給她記了一次功。此后,她多次一人在敵人封鎖線上傳遞情報、送達命令,每一次都出色完成了任務。1946年1月,郭俊卿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翌年,郭俊卿被調到某團步兵三連四班當班長。這時,國民黨軍隊向駐冀熱遼地區(qū)的我東北解放軍發(fā)起了大規(guī)模的攻勢。平泉戰(zhàn)斗中,郭俊卿帶領突擊隊冒著炮火沖鋒陷陣。在副班長犧牲的情況下,郭俊卿強忍悲痛,帶領全班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激戰(zhàn)中,郭俊卿端著刺刀與敵人肉搏。她那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令戰(zhàn)友們感嘆不已。評功會上,郭俊卿又榮立了戰(zhàn)功,她所指揮的四班被授予“戰(zhàn)斗模范班”的稱號。
遼沈戰(zhàn)役開始時,郭俊卿所在部隊擔負著牽制錦西敵人的任務。剛剛提升為機炮連副指導員的郭俊卿帶著隊伍,牽馬馱炮,火速趕到阻擊地域。面對六七倍于己的敵人,郭俊卿和她的戰(zhàn)士個個斗志昂揚。敵人的飛機大炮反復轟炸,一批又一批地撲過來,每次她都身先士卒帶領戰(zhàn)士沖入敵陣與其決斗。驚心動魄的惡戰(zhàn)整整持續(xù)了三天三夜,烈士的鮮血鋪成了勝利的道路,錦州10多萬守敵全部被殲。東北野戰(zhàn)軍給參加阻擊戰(zhàn)的全體指戰(zhàn)員發(fā)來了嘉獎電,這光榮和勝利之中,也有郭俊卿這個女扮男裝的英雄戰(zhàn)士的一份功勞。
情暖戰(zhàn)友的貼心人
艱難困苦的戰(zhàn)斗環(huán)境和人民軍隊里情同手足的內部關系,鍛煉和考驗了郭俊卿勇敢頑強的戰(zhàn)斗意志,也培養(yǎng)了她
互助友愛和患難與共的崇高美德。每逢部隊行軍中,她都幫助戰(zhàn)友扛槍、背背包、抬擔架、挑油桶和行軍鍋。她有一個好嗓子,會唱好多歌,無論行軍和休息,她常以動人的歌喉鼓舞士氣,活躍大家的情緒。一個暴風雨的夜晚,敵人突然襲擊部隊駐地。當時郭俊卿正在師里支部書記訓練班學習,聽到槍聲,她立即和學員們一起趕到火線,冒著敵人的炮火,跑在最前面,不停地抬擔架、救傷員。南下途中,她雖然已經是連級干部了,但仍然和戰(zhàn)士一樣徒步行軍,常常搶扛戰(zhàn)士的背包。她看到廣播員太累了,就接過喇叭,喊口號鼓舞士氣。每到宿營地,她不顧自己滿腳板的血泡,搶先給戰(zhàn)友燒水燙腳,用馬尾給戰(zhàn)士們串泡。深夜,她還悄悄起來給大家蓋被子。所有這些,都被戰(zhàn)士們傳為佳話。
郭俊卿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對待革命同志比親兄弟還親。她當班長時,班里有一個大家都認為“難伺候”的兵。白天老是愁眉苦臉,唉聲嘆氣,晚上尿炕,被子又臭又臟。他自己挺難受,又很痛苦,和他睡在一起的戰(zhàn)士也常譏諷他。郭俊卿卻不嫌棄他,一面幫他洗曬被褥,一面找老鄉(xiāng)尋藥方幫他治病,還經常和他談心,做思想工作,告訴他不要緊張,病慢慢會治好的。這個戰(zhàn)士被深深地感動了,他說:“班長,你真心真意對我好,我不能對不起你!”后來這個戰(zhàn)士說了實話,原來他是害怕部隊的艱苦生活,加上想家,所以故意尿炕。郭俊卿了解了這一情況后,就耐心地給他講革命道理,一起回憶苦難的家史,終于使這個戰(zhàn)士提高了覺悟,安心部隊工作。后來,他作戰(zhàn)勇敢,表現(xiàn)突出,在解放錦州的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
郭俊卿滿腔熱情地關心別人,得到了戰(zhàn)友們發(fā)自內心的尊敬和愛戴。1950年5月,郭俊卿病倒了,戰(zhàn)友們熱情地為她請來了醫(yī)生,但令大家驚奇的是郭俊卿不讓醫(yī)生看病。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被送到醫(yī)院檢查治療,這時才暴露了她的真實性別。女扮男裝干革命的郭俊卿如實向組織匯報了自己的經歷。簡直像一條爆炸性新聞,一時間部隊議論紛紛。有人說,郭俊卿女扮男裝從軍,是巾幗英雄;有人說,她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卻向黨隱瞞了真情,這是對黨不忠,要嚴肅處理;還有人說,郭俊卿戰(zhàn)斗勇敢,又立過功,但隱瞞性別,應予處分或讓其轉業(yè)。事情傳到了軍里,軍領導明確表示:郭俊卿是女中豪杰,當代“花木蘭”,是我們軍隊的驕傲!
從此以后,郭俊卿同其他女戰(zhàn)士一樣穿上裙服,更加瀟灑和英姿勃發(fā),但不幸的是,她在長期的艱苦環(huán)境中得下的婦女病越來越重,醫(yī)生不得不給她作了切除子宮的手術。 本色依舊的普通一兵
新中國誕生之后,千千萬萬人知道了“當代軍中花木蘭”郭俊卿的動人故事。1950年,她作為第四野戰(zhàn)軍的戰(zhàn)斗英雄代表,光榮地出席了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議。人民共和國授予她至高無上的榮譽。她的胸前,掛滿了金燦燦的獎章。接著,郭俊卿作為中國優(yōu)秀青年代表隨同中國訪蘇青年代表團,又光榮地訪問了蘇聯(lián)。在巨大的榮譽面前,郭俊卿頭腦是清醒的。她牢記毛主席的教誨:功勞屬于人民。她始終保持了普通一兵的本色。
根據(jù)組織的安排,郭俊卿轉業(yè)到了地方工作。為了不引起人們的注目,她又改名“郭富”,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她像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一樣拚命工作,早出晚歸,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青島被服廠當廠長時,和工人一起踩縫紉機,還把調整工資級別的機會讓給了別人。而她當時的生活并不富裕,每月也只有50多元的工資,負擔著母親和領養(yǎng)的一個孩子生活。
“文化大革命”中,她被調到山東曹縣民政局工作。造反派給她捏造了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三天兩頭地批斗她,揪頭發(fā),坐“噴氣式”,受盡侮辱。后來她被勒令回到老家。她的老母親回家不久就因心臟病去世,郭俊卿也因血壓升高,常常犯病。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她仍然無怨無悔,對黨的信念和人民的熱愛不改初衷,這不能不使人更加欽佩。
后來,組織上重新安排了郭俊卿的工作。她仍然一如既往,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對待同志,總像火一樣的熱情。在曹縣民政局工作期間,當遇到有困難的人,都滿腔熱情的予以幫助解決,她對生活有困難的同志,常常這個5元,那個10元,用自己不多的收入無私地幫助他人。一位在戰(zhàn)爭中失去雙腿的殘疾軍人,因為生活貧困,多次來民政局要求解決困難。郭俊卿常常把他請到家里,關照他的吃喝,臨走,還要送上一點東西。另一位殘廢軍人生活困難,郭俊卿把家中的衣服收羅幾件給他帶走。一些被認為是最難做工作的人,只要郭俊卿一去,幾句話一講,就被說服了?梢,她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
郭俊卿同志一生清貧。她無論到哪里工作,都嚴于律己,艱苦樸素。她在曹縣當民政局副局長時,只有兩間舊房,一只破皮箱!拔母铩敝型V构ぷ鞯囊欢螘r間,一月只發(fā)30多元的生活費。落實政策后,她也不去補領。她說:“夠花了!彼I養(yǎng)的一個女兒已經到17歲,還報不上戶口,在家呆了一年多。有人提出可以招工,女兒也鬧著要去,她就是不松口:“我從來沒有找人開過后門!”這位全國著名的女戰(zhàn)斗英雄直到離休,每月的工資也只不過是90.6元。
郭俊卿同志不幸于1983年在常州逝世。這就是我們所熟悉和欽佩的郭俊卿同志。她所做的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平凡,但平凡之中方顯英雄本色。她為后人樹立了一種崇高而又樸實無華的風范,如同一面旗幟向后人昭示著革命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