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特奧多修斯·格里戈里耶維奇·多布然斯基(俄語:Феодос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Добржанский,1900年1月25日烏克蘭涅米羅夫 - 1975年12月18日加利福尼亞州圣哈辛托),美國遺傳學家、進化生物學家。
個人生平
1900年1月25日,多布然斯基出生在俄羅斯帝國的涅米羅夫,父親是數(shù)學教師。1910年,舉家遷往基輔。在高中時,多布然斯基收集了許多蝴蝶并決定成為一名生物學家。1917年至1921年,多布然斯基就讀于基輔大學。畢業(yè)后,又留校任教至1924年。隨后,多布然斯基前往列寧格勒,師從尤里·菲利普琴科,在新成立的黑腹果蠅實驗室工作。
1924年8月8日,多布然斯基與遺傳學家納塔利婭·娜塔莎·西韋爾特澤夫結(jié)婚,婚后育有一女,后嫁給了美國人類學家邁克爾·D·科。
這一階段的俄羅斯經(jīng)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17年俄國革命和俄國內(nèi)戰(zhàn),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動蕩。
1927年,多布然斯基在洛克菲勒基金的資助下移民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多布然斯基與利用黑腹果蠅研究遺傳學的先驅(qū)托馬斯·亨特·摩根成為同事。1930年至1940年,他又追隨摩根前往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工作。多布然斯基用大量事實證明了自然群體中廣泛地存在著遺傳變異。
1937年,多布然斯基出版了《遺傳學與物種起源》,這是現(xiàn)代綜合進化學說的主要論著之一,將達爾文主義和染色體遺傳理論進行了綜合。同年,多布然斯基加入美國國籍。
1940年,多布然斯基返回哥倫比亞大學并一直工作到1962年。隨后,他又前往洛克菲勒學院直到1971年退休。
1968年6月1日,多布然斯基被診斷患上白血病。1969年2月22日,其妻娜塔莎因冠狀動脈血栓去世。多布然斯基自1971年退休后繼續(xù)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工作并擔任名譽教授。
1975年夏,多布然斯基的病情加重。12月18日,在前往圣哈辛托作短暫訪問的過程中因心力衰竭而逝世,終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