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06年2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溫嶺縣城內橫街.
1924年夏赴上海投考上海美術?茖W校,插入二年級。
1925年底離上海赴法國留學。
1927年入巴黎美術學院讓.保爾.羅朗斯畫室。
1929年冬返國,受聘于上海私立新華藝專、上海藝術大學和上海藝專等校執(zhí)教。
1930年到國立藝術院(后改名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任西畫教授。
1931年創(chuàng)作油畫《白鴿》,參加中華獨立美協(xié)展覽。同年秋作《秋曲》。
1936年完成大型歷史畫《孫中山先生授囑圖》,作風轉向寫實。
1939年藝專由湖南繼續(xù)西遷至昆明,被委任為教務長,主持學校的教育行政工作。
1941年被任命為中國***黨史編纂委員會保管科總干事。開始創(chuàng)作國民革命先烈肖像。
1942年兼代該會整理科長。在三年半中完成十多幅肖像,以及巨幅歷史畫《鄒容著革命軍圖》、《肇和軍艦起義之前》、《陳英士被刺圖》。
1944年7月 潘天壽出任國立藝專校長,受聘回校任教.
1946年藝專校長更換,由 汪日章出任。因學術和人事矛盾,于該年8月再次被解聘。
1947年移居上海創(chuàng)立中華藝術研究會,并在上海美專教課.
1951年3月應聘至南京軍事學院,從事翠史畫創(chuàng)作。
1958年調回浙江美術學院任教授。
1963年擔任油畫系第一工作室主持人。
1966年“文革”開始,以反動學術權威、***特務等罪名遭殘酷批斗。
1978--1983年重拾畫筆,專心藝術創(chuàng)作,以風景題材為主。
1984年于杭州逝世,終年七十八歲。
人物生平
浙江溫嶺縣人,別名干民,擅長油畫。方干民1921年進杭州安定中學讀書,1924年夏天赴上海投考上海美術?茖W校,1925年底離開上海赴法國留學,1927年入巴黎美術學院讓·保爾·羅朗斯畫室,與 周碧初、 汪日章、 顏文梁同學。留法期間,方干民既學繪畫又學雕塑,既學古典寫實風格,又學現代表現手法。1929年,他回國任教于上海新華藝專、國立西湖藝術學院,并創(chuàng)辦“長風西畫研究會”。歷任國立藝專、上海美專教授、南京部隊文工團美術教員、 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他與 林風眠、 吳大羽齊名,成為當年國立杭州藝專著名的3位西畫教授之一。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在國立杭州藝專任教時期就以畫風近似立體派而出名,他本人恰巧姓“方”,故而同學們都詼諧地稱他的畫為“方派”,即立體派的意思。
1939年,藝專由湖南繼續(xù)西遷至昆明,他被委任為教務長,主持學校的教育行政工作。1941年,他被任命為中國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保管科總干事,在3年半的時間中他完成了10多幅肖像以及巨幅歷史畫《鄒容著革命軍團》、《肇和軍艦起義之前》、《陳英士被刺圖》。1944年7月, 潘天壽出任國立藝專校長。方干民受聘回校任教。1945年抗戰(zhàn)勝利,方干民隨國立藝專遷回杭州。1946年藝專校長更換,由 汪日章出任。因學術和人事矛盾,方干民于該年8月再次被解聘。1947年,方干民移居上海創(chuàng)立中華藝術研究會,并在上海美專教課。1951年3月,方干民應聘至南京軍事學院,從事軍史畫創(chuàng)作。1958年,他調回浙江美術學院任教授。1963年,擔任油畫系第一工作室主持人。
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民國油畫長期以來處于一種被忽視的狀態(tài),除 徐悲鴻、 劉海粟等幾位名家廣為人知外,包括 關良、 常玉、 潘玉良、方干民等在內的許多藝術家都被排斥在正統(tǒng)和主流之外。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除舉辦《民國油畫展》外,還將整理出版文獻式《民國油畫》畫冊。從中國油畫投資的角度來說,民國時期出洋留過學的中國油畫家,當中又取得外界認同的藝術成就者,他們的作品更具收藏和投資的價值。從這種意義來說,方干民肯定是其中的一個。擔任過中國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保管科總干事,所以生前自然創(chuàng)作了多幅反映其時代的偉大作品,《肇和軍艦起義之前》便是其中的一幅。發(fā)生于民國初年的肇和軍艦起義事件,是中國近代海軍史上的大事,方干民用畫筆留下了這個重要的歷史鏡頭。1978-1983年他重拾畫筆,專心藝術創(chuàng)作,以風景題材為主。1984年1月19日因胃出血救治無效,于杭州逝世,終年78歲。
人生歷程
1924年考入上海美專。
1925年赴法國留學,1926年就讀于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在著名學院派歷 史畫家讓·保爾·羅朗斯工作室學習,與 周碧初、 汪日章、 顏文梁同學。
1929年歸國,先后任教于上海新華藝術?茖W校、國立西湖藝術院、杭州藝專、上海美 術?茖W校、浙江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在國立杭州藝專任教時期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白鴿》、《秋曲》和《西湖游船》。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