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王(輝)是清代著名畫家,被稱為清初畫圣。是清初“四王”中技法比較全面,成就比較突出的一位。
他是江蘇常熟人,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又號劍門樵客、鳥目山人、清暉老人等,生于1632年,卒于1717年(一說1720年)。
王(輝)出身于文人世家,祖上五世均善畫,王(輝)自幼也喜愛繪畫,曾拜同鄉(xiāng)張珂為師,經(jīng)常為畫商摹制假古畫出售,20歲時已具有極高的仿古能力。他的才能被王鑒發(fā)現(xiàn),收為弟子,又介紹給王時敏,遂得到二王指授,并拿出家藏珍品讓他臨摹,王(輝)畫藝又有大進。40歲左右已成為一代大家,時人稱為“畫圣”、“海內(nèi)第一”。60歲時,他由王原祁推薦,被康熙召幸,作《南巡圖》。
《康熙南巡圖卷》共十二大卷,堪稱王(輝)創(chuàng)作畫中的鉅制,畫面自京城永定門開始,至紹興大禹廟,再經(jīng)金陵回京城,沿途城鄉(xiāng)風(fēng)光、社會生活、山川景色以及康熙南巡時的盛況,安排得井然有序,又富于穿插變化,場面之浩繁,內(nèi)容之豐富,筆墨之多樣,實為清代手卷中的宏篇,可以看出王(輝)駕馭場景的高超能力。
王(輝)因作此畫而名聲日隆,一時求畫者擠破門。此后王(輝)作畫就不象以前認真了,應(yīng)付之畫甚多。后人學(xué)他風(fēng)格者很多,形成“虞山派”。
姓名: 王石谷
字號: 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等
時代: 清代
簡介
王翚(1632-1717),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等。師王鑒、王時敏,臨摹宋、元名跡,吸取名家技法,治為一爐。曾受清康熙帝之命主繪《南巡圖》。畫成,御賜“山水清暉”匾額,聲名益著。晚年的山水畫,在簡練中求蒼茫﹔偶畫花卉,秀雋有致。有“畫圣”之譽。與同時代的畫家太倉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并稱“四王”;合吳歷、惲壽平,世稱“清六家”。其畫風(fēng)影響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