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俞和(1307-1382)。字子中,號紫芝(芝生),晚號紫芝老人。桐江(今浙江桐廬)人,寓居錢塘(今杭州)。
沖澹安恬,隱居不仕。能詩,喜書翰,早年得見趙孟鈐吮手,后繁I俳、虧婝家碑帖。行、草书,虚嬇挺劲,繊猡庙?瑫吖棚L(fēng)雅,頗有晉人風(fēng)度。明桑悅云:“紫芝所書,深得松雪筆意,而圭角稍露,比之松雪,正如獻之于羲之也!毙、草逼真孟俯,好事者得其書,每用趙款識,倉卒莫能辨。洪武初,以書名于時。至正四年(公元1344)題李唐《關(guān)山行旅圖》,故宮博物院藏有其二十年(公元1360)於黃岡之康園所臨定武蘭亭。
故宮博物院藏有墨跡《篆隸千字文冊》及自書詩卷和臨張芝帖等!蹲`千字文》是其篆書和隸書分體間書的書法杰作。紙本墨跡摺裱冊頁。每幅縱21厘米,橫24.7厘米,F(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凡37頁,295行,正文每行7字,首尾之題字每行字數(shù)不一,共計2063字?钍稹疤炀糍t良嗜予篆隸,因書此為贈。時至正甲午歲冬十一月三日也。清隱散人俞和識!贝藘詾樵樀壑琳哪辏ü1354)俞和四十八歲時所書。此篆隸《千字文》,書法結(jié)構(gòu)簡練隨意而無匠氣,筆秀雅而挺勁,與世流行之六體千字文比較,自有書卷氣。冊上有清內(nèi)府鑒藏印九方,并有河南商丘陳氏收藏之印多方。《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對于藝術(shù),通?梢詮娜齻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shù)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lǐng)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tài),把它與宗教、哲學(xué)、倫理等并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shù),認為藝術(shù)就是藝術(shù)家的自我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活動,或?qū)ΜF(xiàn)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jié)果層面,認為藝術(shù)就是藝術(shù)品,強調(diào)藝術(shù)的客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