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黎遂球,早年攻讀經(jīng)書,擅長填詞作詩,曾師從 陳子壯。明天啟七年(1627)舉人,此后數(shù)次赴京會試 ,與沿途的文人騷客時相唱和,詩名漸而鵲起。崇禎十二年(1639),因赴京會試再次落榜,遂漫游吳越之地。翌年春到達揚州,適逢四方名士云集于“影園”,相約以牡丹為題懸金壘征詩,黎即席詠詩十首力壓群英而獨奪魁首,被眾才子共推為“牡丹狀元”,并連續(xù)三天在揚州的街道上披紅戴花騎馬巡游,接受士民的歡呼慶賀。當他返回廣州時,家鄉(xiāng)的士民千余人到郊外迎接,并出動數(shù)十艘樓船畫舫沿江載歌載舞地歡迎,其盛況成為士林傳頌歷久而不衰的佳話。其后,黎遂球在家鄉(xiāng)致力于重振南國詩風,與陳子壯等發(fā)起重建了文學團體“南園詩社”。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明朝傾覆,其后福王在南京建立弘光朝。黎聞訊后即出資制作了鐵銃500門送往南京,援助軍隊,并組織鄉(xiāng)勇準備抗擊清軍。至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攻克了南京,南明唐王于五月間在福建稱隆武帝,黎遂球被任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兩廣水陸義師支援贛州的南明軍隊。后因所統(tǒng)率的水師已被清軍戰(zhàn)敗,黎只能率陸地的義勇抵達贛州,與各路援軍固守御敵。翌年五月,清軍攻入城區(qū),他率數(shù)百義兵與之巷戰(zhàn),身中三箭而死,弟遂洪同殉節(jié)。遂球得年四十五,卒贈兵部尚書,謚忠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