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克恕,字推之,馬平人。明朝柳州八賢之一。舉于鄉(xiāng),歷官貴州副使,分巡思石道。曾在廣東任知府,“有惠政
-
明代柳州八賢之一,佘勉學(xué)次子。嘉靖四十一年(1523)進(jìn)士,授吏部主事,出督山東學(xué)政。萬歷年間累遷兵部左
-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稱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來季子、季子,春秋時(shí)吳王壽夢第四子,
-
籍班祿[清]別號羅云山人,趙城(今山西洪趙)人。作品有《雙滕書屋詩集》。工火畫,深淺陰陽,毫嫠可辨,
-
朱柏廬 (1627~1698年 )。著名理學(xué)家、教育家,名用純,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諸生。清順治二年(16
-
黎遂球(1602—1646)明末抗清官員。字美周,廣東番禺板橋鄉(xiāng)人。天啟七年舉人,再應(yīng)會(huì)試不第。崇禎中,陳子
-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xué)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
-
鄭吉(?~前49年)西漢會(huì)稽(今浙江紹興)人,以卒伍從軍,數(shù)出西域。宣帝時(shí),任侍郎,率士卒屯田渠犁,因發(fā)
-
楊桓(12341299年),字武子,號辛泉,兗州(今屬山東)人。
-
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陳間的詩人,文學(xué)家。早年即以詩文
-
王嬙,字昭君,乳名皓月,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晉朝時(shí)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漢元帝時(shí)期
-
伍秉鑒(1769—1843年),又名伍敦元,商名伍浩官,祖籍福建,清朝中葉富商,是廣州十三行怡和行的行主。20
-
任鼎 個(gè)人簡介 任鼎 字又亭,浙江人,清代畫家。擅人物。 任鼎 代表作 《歷代事史匯傳附錄》
-
彭延年(1009—1095)字舜章,號震峰,江西廬陵(今吉安)人,進(jìn)士,是大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遠(yuǎn)房表弟。歷任福州
-
李存義,原名存毅,字肅堂,后改名存義,字忠元。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河北省深縣南小營村人。少時(shí)家
-
辛追(前217年-前168年),出生地:湖北廣陵今湖北荊州,生于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17年),是長沙國丞相利蒼
-
蕭端蒙(1521年-1554年),字四啟,號同野。廣東潮陽縣縣廓都(今潮陽區(qū))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進(jìn)
-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是司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
-
蔡琰(177年-?),原字昭姬,晉時(shí)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為蔡邕的女兒,博學(xué)有
-
孔令貽(18721919),字谷孫,號燕庭,山東曲阜人,孔子七十六代嫡孫。1877年襲衍圣公,1898年孔令貽奉諭為
-
周光鎬(1536—1616),字國雍,號耿西,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出生于潮陽桃溪鄉(xiāng)。父孚先,舉人,專研理
-
孔伋(前483~前402),戰(zhàn)國初期著名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魯國人,字子思,是孔子的孫子
-
公西赤:(前509~?)春秋末年魯國人。姓公西,名赤,字子華,亦稱公西華。在孔子弟子中,以長于祭祀之禮
-
傅玄(217~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陽(今陜西耀縣東南)人,西晉初年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 出身于官宦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