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李侍堯(?一1788),清漢軍鑲黃旗人,字欽齋,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孫。乾隆初,“以蔭生授印務(wù)章京”,“見知高宗(乾隆)”,累遷至正藍(lán)旗漢軍副都統(tǒng)。二十一年擢工部侍郎,同年“署兩廣總督”到任奏“廣東各屬買補倉轂兼上中下三等而報以上價”,“應(yīng)碾米用上毅,借糶用中下谷”,該奏得深得乾隆歡心,特“渝各省督撫嚴(yán)飭縣買補當(dāng)碾試務(wù)得上轂”。二十八年授湖廣總督,再“奏湖廣銷淮鹽抬價病民,請酌中定價”。該“關(guān)心”百姓疾苦的條陳又大得乾隆歡心,頒旨準(zhǔn)行,加侍堯“太子太!。二十九年再調(diào)兩廣總督平定豐順朱阿婁農(nóng)民起義。三十二年襲二等昭信伯。三十八年授武英殿大學(xué)士、軍機大臣“入覲賜黑狐端罩”。四十二年軍機大臣兼職云貴總督處理“緬甸遣越州民入關(guān)為諜案”,乾隆“嘉其合機宜”。至此,李侍堯一生仕途達第一個風(fēng)光峰巔!肚迨犯濉份d李侍堯“短小精敏,過目成誦”,“見僚屬數(shù)語即辨其才否”,“人皆悚懼”。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撒拉爾回民蘇四十三起義反清,乾隆命李侍堯赴甘肅治軍。后領(lǐng)總督事。四十七年恢復(fù)原來品級,加太子太保。后來的日子也不好過,史載他“屢以貪黷坐法,上終憐其才,為之曲赦!焙髞沓稣髋_灣有功,得以入列“紫光閣平臺灣二十功臣”。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以疾卒,謚恭毅。
仕途經(jīng)歷
貪腐案
乾隆四十五年,曾任云南糧儲道與貴州按察史的海寧,因為與和珅關(guān)系不錯,經(jīng)過和珅的關(guān)照被調(diào)任奉天府尹。他上任之前,特意到和珅府上拜望,感謝和珅把他調(diào)離了西南蠻荒之地,連同豐富的禮物一同帶給和珅的,還有李侍堯在云南貪贓受賄的消息。海寧求見和珅之后,對和珅說,當(dāng)今圣上對納賄、貪贓深惡痛絕,幾番下圣諭要官員潔身自好,奉公守法,可李侍堯在云南作威作福,橫行無忌,他有心要向皇上參奏李侍堯,又恐怕自己官卑言輕,起不到什么作用,不知如何是好,所以特來向和珅求教,說完還向和珅呈上了他平日搜羅的李侍堯受賄的證據(jù)。和珅聽罷大喜,立刻把海寧夸獎了一番,并鼓勵他不必畏李侍堯的淫威,盡管上奏,一切都有他照應(yīng)。
第二天早朝,海寧來到殿上,跪拜乾隆之后,把自己書寫的奏折呈遞上去。乾隆讀罷勃然大怒,說他對李侍堯在云南貪贓枉法早有察覺,只是念他征戰(zhàn)多年,立功無數(shù)才網(wǎng)開一面,孰料他竟然愈發(fā)不成體統(tǒng),當(dāng)即命和珅赴云南查清李侍堯貪贓一案。
和珅到達云南之后,先向李侍堯宣讀了圣旨,將他暫且革職,然后就再不過問此案,游山玩水去了。因為他明白,云南畢竟是李侍堯的地盤,他在此地經(jīng)營多年定然耳目眾多,根底深厚,尋找他貪贓的證據(jù),恐怕不是一件容易事。他先裝作懦弱無能、不思公務(wù)的樣子來麻痹李侍堯,暗地里派出得力家人細(xì)心查訪。這辦法果然奏效,幾天下來,他就收集到了一些證據(jù),然而,這些證據(jù)全都不怎么重要,遠(yuǎn)不足以置李侍堯于死地,和珅不肯就此罷休,開始打李侍堯的大管家趙一恒的主意。趙一恒身為李府的大管家,所有財物交易必經(jīng)他手,如果能敲開他的嘴巴,整個案件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和珅命人綁來了趙一恒,嚴(yán)刑逼供,趙一恒起初還拼死抗?fàn),拒不招認(rèn),后來終于奈不住痛楚,把李侍堯的所作所為一一向和珅作了交待。和珅有了堅實的證據(jù),心里就有了底,踏實下來。他把趙一恒交待的事項筆錄下來,又命人召來了云南李侍堯?qū)傧碌拇蠊賳T,當(dāng)著他們的面宣告了趙一恒的供述,一樁一件全都清清楚楚,那些原來忠于李侍堯的官員見和珅已然掌握了全部證據(jù),自己頑抗下去也毫無意義了,還不如從實招來,也許還能保全自己呢。于是他們紛紛倒戈一擊,出面指控李侍堯的種種罪行,就連那些曾向李侍堯行賄的官員,也申明自己是迫于李侍堯的淫威,被迫行賄的。
一切準(zhǔn)備就緒之后,和珅才提審李侍堯。他就在總督府的堂中央擺下公案,聲勢逼人。李侍堯來到公堂后還有恃無恐地強辭爭辯。和珅見狀,命人將趙一恒帶上公堂,讓他當(dāng)面與李侍堯?qū)|(zhì)。和珅每問一句,趙一恒就機械地回答一句,李侍堯的心也就往下一沉。等和珅問完最后一個問題的時候,李侍堯感到大勢已去,放棄所有希望了。史書上寫到李侍堯認(rèn)罪時說:“他自任得道府以下賄賂不諱。震怒諭曰:u2018侍堯身為大學(xué)士、歷任總督,負(fù)思婪索,朕夢想不到。u2019奪官,逮詣京師!鼻〗拥胶瞳|的奏折,見海寧彈劾李侍堯的本章句句屬實,惱怒非常,命和珅把他帶回京師治罪,和珅有意置他于死地,幾經(jīng)審問,和珅上奏:“擬斬監(jiān)候,奪其爵以授其弟奉堯”。后又建議將李侍堯“斬立決”。乾隆感念他曾屢立戰(zhàn)功,又頗有才干,不忍心就這樣把他殺了,就不批準(zhǔn)“斬立決”的決議,讓和珅等人再行商議,有江蘇巡撫閔鄂元領(lǐng)悟了乾隆的本意,上書奏請道:“侍堯歷任封疆、干力有為,請用儀勤議能之例,寬其一線!鼻∷熳詈笈欣钍虉颉皵乇O(jiān)候”,將他囚禁在刑部大牢之中,籍沒了他的家產(chǎn),和珅雖然沒有達到將李侍堯斬首的目的,卻向乾隆展示了自己辦事的才干,可謂不虛此行。
重新啟用
十月初三,向天下臣民頒布暫緩處決李侍堯的明發(fā)諭旨,其中著重提到“各督撫大率以身在局中,多請照大學(xué)士、九卿所議,而閔鶚元則以李侍堯歷任封疆,勤干有為,為中外所推服,請援u2018議勤u2019u2018議能u2019之文,稍寬一線具奏。是李侍堯一生之功罪,原屬眾所共知。諸臣中既有仍請從寬者,則罪疑惟輕,朕也不肯為己甚之事。”
說到這里,乾隆可能也感到不夠理直氣壯,就又補了幾句,說明年朝審九卿勢必擬以“情實”,到那時“朕亦不能曲法姑容”了。
皇皇諭旨頒發(fā)不過半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撒拉爾回人反清起事爆發(fā),即奉“特旨”將李侍堯從刑部大牢里請出來,“賞給三品頂戴,并戴花翎,赴甘肅總辦軍務(wù)。”四月,陜甘總督勒爾錦獲罪,又有旨命李侍堯“管理陜甘總督事。”
李侍堯由云貴總督任上獲罪,不過一年時間又總督更其重要的陜甘等省了。好運還在后頭,隨著甘肅通省冒賑貪污巨案敗露,李侍堯奉命偕欽差大學(xué)士阿桂徹底查辦,勤能無人企及、以辦理繁巨事務(wù)見稱,且深通官場腐敗奧秘的李侍堯有上佳表現(xiàn)自不待言,乾隆的以貪官查辦貪官的以毒攻毒之計,也真讓人不能不嘆服。
大難不死的李侍堯雖年屆七十而運氣不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五月因辦理甘肅貪污大案非常得力,乾隆命“給予現(xiàn)任品級頂戴”,八月,“加太子太!惫巽,不過兩年工夫,又從一個待決死囚的陰影下走向了晚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