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皇后
人物生平
陰氏字麗華(4—64年),漢光武帝劉秀皇后。南陽新野人。父陰睦,當(dāng)?shù)卮髴;母鄧氏。陰麗華為劉秀結(jié)發(fā)之妻,公元41年被立為皇后,謚號“光烈皇后”。
陰麗華自小貌美,被當(dāng)時的青年劉秀譽為“仕宦當(dāng)做執(zhí)金吾,娶妻當(dāng)?shù)藐廂惾A”。
更始元年(23年)六月,與劉秀結(jié)為夫妻,時年十九。
更始二年(24年),劉秀為了統(tǒng)一河北,意圖真定王劉揚結(jié)盟,然而劉揚出身高貴,不愿屈居于更始帝及劉秀之下,要求雙方結(jié)親。劉秀乃令劉植為媒,娶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圣通,婚后不久即生下劉強,之后又陸續(xù)生下幾個孩子。
更始帝三年(25年)劉秀稱帝改元建武元年,接回郭圣通與陰麗華兩人,同封為貴人。次年劉秀欲封陰麗華為皇后,卻遭陰麗華拒絕,理由是自己尚未生育,而郭圣通卻已生子。結(jié)果劉秀立郭圣通為后,其長子劉強為皇太子。
建武初年天下未定,光武帝常需要南征北戰(zhàn),為了怕郭、陰兩人同留宮中尷尬,總是令陰麗華隨侍從征,陰所生的第一個孩子漢明帝劉莊即是在軍旅中出生。
建武十七年(41年)以“懷勢怨懟,數(shù)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訓(xùn)長異室”為由,廢除了郭圣通皇后之位,陰麗華被立為皇后。
建武中元二年(57年),漢明帝劉莊即位,尊陰麗華為皇太后。
永平七年(64年),陰麗華薨,在位二十四年,年六十,與漢光武帝劉秀合葬原陵。
史籍記載
《后漢書·皇后紀》
光烈陰皇后諱麗華,南陽新野人。初,光武適新野,聞后美,心悅之。后至長安,見執(zhí)金吾車騎甚盛,因嘆曰:u2018仕宦當(dāng)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dāng)?shù)藐廂惾A。u2019更始元年六月,遂納后于宛當(dāng)成里,時年十九。及光武為司隸校尉,方西之洛陽,令后歸新野。及鄧奉起兵,后兄識為之將,后隨家屬徙淯陰,止于奉舍。
光武即位,令侍中傅俊迎后,與胡陽、寧平主諸宮人俱到洛陽,以后為貴人。帝以后雅性寬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辭,以郭氏有子,終不肯當(dāng),故遂立郭皇后。建武四年,從征彭寵,生顯宗于元氏。九年,有盜劫殺后母鄧氏及弟?,帝甚傷之,乃詔大司空曰:u2018吾微賤之時,娶于陰氏,因?qū)⒈鞣ィ旄鲃e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以貴人有母儀之美,宜立為后,而固辭弗敢當(dāng),列于媵妾。朕嘉其義讓,許封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禍,母子同命,愍傷于懷!缎⊙拧吩唬骸皩⒖謱,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zhuǎn)棄予!憋L(fēng)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謚貴人父陸為宣恩哀侯,弟?為宣義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后。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綬,如在國列侯禮;甓徐`,嘉其寵榮!u2019
十七年,廢皇后郭氏而立貴人。制詔三公曰:u2018皇后懷執(zhí)怨懟,數(shù)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xùn)長異室。宮闈之內(nèi),若見鷹鹯。既無《關(guān)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fēng),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jié),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xiāng)里良家,歸自微賤!白晕也灰,于今三年!币朔钭趶R,為天下母。主者詳案舊典,時上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u2019后在位恭儉,少嗜玩,不喜笑謔。性仁孝,多矜慈。七歲失父,雖已數(shù)十年,言及未曾不流涕。帝見,常嘆息。
顯宗即位,尊后為皇太后。永平三年冬,帝從太后幸章陵,置酒舊宅,會陰、鄧故人諸家子孫,并受賞賜。七年,崩,在位二十四年,年六十,合葬原陵。
明帝性孝愛,追慕無已。十七年正月,當(dāng)謁原陵,夜夢先帝、太后如平生歡。既寤,悲不能寐,即案歷,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樹,帝令百官采取以薦。會畢,帝從席前伏御床,視太后鏡奩中物,感動悲涕,令易脂澤裝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焉。
漢和帝皇后
人物生平
陰氏(80—102年),漢和帝皇后。南陽新野人。曾祖陰識,光烈皇后陰麗華之兄。公元96年二月,17歲的陰氏被立為皇后。
陰氏頗得和帝喜愛。很快,太傅的孫女鄧綏進宮,這讓陰皇后感到分外嫉妒和害怕。她竟打算加害鄧貴人。她對身邊的人咬牙切齒地說“我要有一天得志,一定不會讓鄧氏再有遺類!标幓屎蟮囊棠膏囍鞛榱藥椭龏Z回昔日的光耀地位,便給陰皇后出謀,企圖用巫術(shù)來咒死和帝。不久,陰皇后的陰謀被人告發(fā),于是和帝下命將陰皇后遷到待罪的桐宮。陰皇后不堪折磨,憂憤而死。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葬于臨平。
陰皇后父吳房侯陰綱自殺。陰軼、陰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宗親外內(nèi)昆弟皆被免去官職歸還田里。永初四年(公元110年),鄧太后詔赦陰氏諸位被罰遷徙的家屬悉數(shù)歸回故郡,歸還其資財五百余萬。
史籍記載
《后漢書·皇后紀》
和帝陰皇后諱某,光烈皇后兄執(zhí)金吾識之曾孫也。后少聰慧,善書蓺。永元四年,選入掖庭,以先后近屬,故得為貴人。有殊寵。八年,遂立為皇后。
自和熹鄧后入宮,愛寵稍衰,數(shù)有恚恨。后外祖母鄧朱出入宮掖。十四年夏,有言后與朱共挾巫蠱道,事發(fā)覺,帝遂使中常侍張慎與尚書陳褒于掖庭獄雜考案之。朱及二子奉、毅與后弟軼、輔、敞辭語相連及,以為祠祭祝詛,大逆無道。奉、毅、輔考死獄中。帝使司徒魯恭持節(jié)賜后策,上璽綬,遷于桐宮,以憂死。立七年,葬臨平亭部。父特進綱自殺。軼、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宗親外內(nèi)昆弟皆免官還田里。永初四年,鄧太后詔赦陰氏諸徙者悉歸故郡,還其資財五百余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