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陳朝將領。(509-554年)
廣陵臨澤人。仕蕭梁廣州南江督護盧安興部將。因對廣州刺史蕭映賞罰不公心有不滿,而與周文育等人在廣州發(fā)動叛亂,被陳霸先所平定,從此追隨陳霸先,為其心腹將領。陳霸先起兵討伐侯景,杜僧明與周文育為前軍,所向克捷,以功晉封南兗州刺史。西魏軍圍攻江陵時,陳霸先令杜僧明率吳明徹、侯瑱前去救援,病死于途中,年四十六歲。
史籍記載
杜僧明,字弘照,廣陵臨澤人也。形貌眇小,而膽氣過人,有勇力,善騎射。梁大同中,盧安興為廣州南江督護,僧明與兄天合及周文育并為安興所啟,請與俱行。頻征俚獠有功,為新州助防。天合亦有材干,預在征伐。安興死,僧明復副其子子雄。及交州土豪李賁反,逐刺史蕭諮,諮奔廣州,臺遣子雄與高州刺史孫冏討賁。時春草已生,瘴癘方起,子雄請待秋討之,廣州刺史新渝侯蕭映不聽,蕭諮又促之,子雄等不得已,遂行。至合浦,死者十六七,眾并憚役潰散,禁之不可,乃引其馀兵退還。蕭諮啟子雄及冏與賊交通,逗留不進,梁武帝敕于廣州賜死。子雄弟子略、子烈并雄豪任俠,家屬在南江。天合謀于眾曰:“盧公累代待遇我等亦甚厚矣,今見枉而死,不能為報,非丈夫也。我弟僧明萬人之敵,若圍州城,召百姓,誰敢不從。城破,斬二侯祭孫、盧,然后待臺使至,束手詣廷尉,死猶勝生?v其不捷,亦無恨矣!北娤炭犊唬骸笆窃敢玻ㄗ阆旅!蹦伺c周文育等率眾結盟,奉子雄弟子略為主,以攻刺史蕭映。子略頓城南,天合頓城北,僧明、文育分據(jù)東西,吏人并應之,一日之中,眾至數(shù)萬。高祖時在高要,聞事起,率眾來討,大破之,殺天合,生擒僧明及文育等,高祖并釋之,引為主帥。
宋書高祖征交?止及討元景仲,僧明、文育并有功。侯景之亂,俱隨高祖入援京師。高祖于始興破蘭裕,僧明為前鋒,擒裕斬之。又與蔡路養(yǎng)戰(zhàn)于南野,僧明馬被傷,高祖馳往救之,以所乘馬授僧明,僧明乘馬與數(shù)十人復進,眾皆披靡,因而乘之,大敗路養(yǎng)。高州刺史李遷仕又據(jù)大皋,入灨石,以逼高祖,高祖遣周文育為前軍,與僧明擊走之。遷仕與寧都人劉孝尚并力將襲南康,高祖又令僧明與文育等拒之,相持連戰(zhàn)百馀日,卒擒遷仕,送于高祖軍。及高祖下南康,留僧明頓西昌,督安成、廬陵二郡軍事。元帝承制授假節(jié)、清野將軍、新州刺史,臨江縣子,邑三百戶。
宋書侯景遣于慶等寇南江,高祖頓豫章,命僧明為前驅,所向克捷。高祖表僧明為長史,仍隨東討。軍至蔡洲,僧明率麾下燒賊水門大艦。及景平,以功除員外散騎常侍、明威將軍、南兗州刺史,進爵為侯,增邑并前五百戶,仍領晉陵太守。承圣二年,從高祖北圍廣陵,加使持節(jié),遷通直散騎常侍、平北將軍、馀如故。荊州陷,高祖使僧明率吳明徹等隨侯瑱西援,于江州病卒,時年四十六。贈散騎常侍,謚曰威。世祖即位,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天嘉二年,配享高祖廟庭。子晉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