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馮慈明(?—616)字無佚,信都長樂(今屬河北衡水)人。北齊皇室, 馮子琮之子。 歷仕北齊、北周,年十四為淮南王參軍,入隋,位至朝請大夫,攝江都郡丞事。 李密兵圍東都,奉旨追擊被執(zhí),不屈被殺。
隋書文載
馮慈明,字無佚,信都長樂人也。父子琮,仕齊官至尚書右仆射。慈明在齊,以戚屬之故,年十四,為淮陽王開府參軍事。尋補司州主簿,進除中書舍人。周武平齊,授帥都督。高祖受禪,開三府官,除司空司倉參軍事。累遷行臺禮部侍郎。晉王廣為并州總管,盛選僚屬,以慈明為司士。后歷吏部員外郎,兼內史舍人。煬帝即位,以母憂去職。帝以慈明始事藩邸,后更在臺,意甚銜之,至是謫為伊吾鎮(zhèn)副。未之官,轉交阯郡丞。大業(yè)九年,被征入朝。時兵部侍郎斛斯政亡奔高麗,帝見慈明,深慰勉之。俄拜尚書兵曹郎,加位朝請大夫。十三年,攝江都郡丞事。李密之逼東都也,詔令慈明安集瀍、洛,追兵擊密。至鄢陵,為密黨崔樞所執(zhí)。密延慈明于坐,勞苦之,因而謂曰:“隋祚已盡,區(qū)宇沸騰,吾躬率義兵,所向無敵,東都危急,計日將下。今欲率四方之眾,問罪于江都,卿以為何如?”慈明答曰:“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義之言,非所敢對!
密不悅,冀其后改,厚加禮焉。慈明潛使人奉表江都,及致書東都留守,論賊形勢。密知其狀,又義而釋之。出至營門,賊帥翟讓怒曰:“爾為使人,為我所執(zhí),魏公相待至厚,曾無感戴,寧有畏乎?”慈明勃然曰:“天子使我來,正欲除爾輩,不圖為賊黨所獲。我豈從汝求活耶?欲殺但殺,何須罵詈!”因謂群賊曰:“汝等本無惡心,因饑饉逐食至此。官軍至,早為身計!弊屢媾,于是亂刀斬之,時年六十八。梁郡通守楊汪上狀,帝嘆惜之,贈銀青光祿大夫。拜其二子惇、怦俱為尚書承務郎。王充推越王侗為主,重贈柱國、戶部尚書、昌黎郡公,謚曰壯武。
長子忱,先在東都,王充破李密,忱亦在軍中,遂遣奴負父尸柩詣東都,身不自送。未幾,又盛花燭納室。時論丑之。
( 全文翻譯:馮慈明,字無佚,是信都長樂的人。他的父親叫子琮,做官做到尚書右仆射(讀音yè)。慈明在齊國,因為是馮子琮的(直系)親屬的緣故,在十四歲的時候做了淮陽王開府的參軍事。后來補為司州主簿,再升為中書舍人。周武王平定齊國,封他做了統帥都督。高祖受禪(我不知道怎么翻譯),新設了三府官,除了司空和司倉還有參軍事。馮慈明再次升遷,做了行臺禮部侍郎。晉國的王廣是并州的縱觀,大范圍地選幕僚下屬,任命慈明為司士。后來他又做吏部員外郎,兼任內史舍人。隋煬帝即位,馮慈明以擔心母親為由辭去官職。隋煬帝讓馮慈明開始在在藩王官邸任職,后來又在藩臺,非常不喜歡他,把他貶謫為伊吾鎮(zhèn)副官。還沒到任上,就又轉交到阯郡做郡丞。大業(yè)九年,馮慈明又被征用入朝。當時兵部侍郎斛斯因政治原因逃亡到高麗,隋煬帝看到馮慈明,深切地安慰勉勵他。不久就拜他為尚書兵曹郎,并加封朝請大夫。大業(yè)十三年,馮慈明管理江都郡的政事。李密逼到東都來,皇上下令馮慈明安撫召集瀍、洛兩地人民,率領兵士追擊李密。到了鄢陵,馮慈明被李密的同黨崔樞抓住了。李密請馮慈明坐,覺得他非常辛苦勞累,所以對他說:“隋朝的氣數已盡,各地區(qū)人聲鼎沸,我親自率兵起義,所向無敵,東都現在處于危急之時,不久就要攻下,F在想要率領四方百姓,到江都去問皇帝之罪,你認為怎么樣呢?”馮慈明回答說:“我馮慈明是正直人,唯有一死而已,你的不義之言,我不敢回答!
李密不高興,希望他以后能改變自己的想法,厚之以禮。馮慈明暗中派人上書到江都皇帝那里,并且寫信給東都留守的軍士,談了敵方的形勢。李密知道他的行為,認為他很仗義,因此把他放了。到了軍營門口,敵方的大帥翟讓生氣說:“你是使者,卻被我擒獲,魏公待你不薄,你完全沒有感恩戴德,難道有所畏懼嗎?”馮慈明勃然大怒說:“皇上派我來,正是想要除掉你們這些鼠輩,不想我被你等賊人擒獲。我難道會順從你而求活命嗎?要殺就殺,不要罵我來侮辱我!”因而對賊群說:“你們本來沒有壞心,因為受饑餓煎熬向往食物至此地步。官軍要到了,早點為自己想個謀生之計吧!钡宰尭哟笈谑莵y刀斬了馮慈明。當時馮慈明六十八歲。梁郡通守楊汪上書將此事告訴皇帝,皇帝為之嘆息,封馮慈明為銀青光祿大夫,并拜他的兩個兒子馮惇、馮怦都做尚書承務郎。王充推舉王侗為皇帝,封馮慈明為柱國、戶部尚書、昌黎郡公,謚號為壯武。
他的長子馮忱,先在東都,后來王充破了李密的軍隊,馮忱也在軍中,于是派遣奴仆擔著父親的尸體到東都,沒有親自去送。不久,又放煙花點燭火納妾室。當時的人議論他行為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