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施菊軒
簡介
施菊軒,又名施逸霖,白族,1905年4月1日出生于云南省鶴慶縣辛屯村。2002年7月16日在昆明逝世,享年100歲。
施菊軒6歲入私塾,12歲上小學,后入鶴慶中學就讀。中學畢業(yè)后考入云南省高級師范學校學習歷史。1927年畢業(yè)并由當時的云南省政府公費擇優(yōu)選送到武漢大學數(shù)學系學習數(shù)學,后因身體不適改習國文。期間曾受業(yè)于沈雁冰、黃季剛、徐天閔諸先生,受益良多。在武漢大學學習期間,受到進步思想熏陶,參加過共青團組織;后又投身于北伐戰(zhàn)爭,曾編輯過所在部隊辦的《曲江日報》。大學畢業(yè)后,曾擔任過黃埔軍校云南分校文化教員。在鶴慶中學、昆華師范、昆華中學、云瑞中學、昆華女中、省立臨安中學任教。擔任過鶴慶中學校長。1949年12月9日參加盧漢將軍領導的云南起義。新中國建立后,曾擔任昆明市文教局學校教育科科長、昆湖小學校長。1951年到呈貢縣第一中學任教至1975年退休。1987年受聘為云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從事教學工作34余年,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誨人不倦、辛勤耕耘、桃李滿天下。平生嗜好古典文學和書法。業(yè)余時間,潛心讀書、研究古典文學和歷史,專注書法藝術研究和創(chuàng)作。早年篤于文章、晚年始傾詩詞。所著之文義理深厚、文字嚴謹流暢、言簡意賅,深受讀者喜愛。其古典詩詞造詣精深、出語醇素、不假雕繪、情志激蕩,佳句良多,雜題殊少,皆盛世歡愉之作。其書法以顏柳為里,二王為表,顏柳取其骨,二王得其秀。擅行、楷書,書法作品遒利秀挺,極富書卷氣。著有《籬邊稿存》二集、《書法淺談》、《錢南園行楷書》等。去世前為云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云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民盟成員、云南省老年書畫家協(xié)會顧問、云南省詩詞學會顧問、金碧詩社社長。 (節(jié)自《江岸之聲》社區(qū)文化版,總第五十五期,2002。<施菊軒先生生平>)
作品欣賞
《江岸賦》
松花發(fā)源,景色殊勝星宿;急流行地,天清引來海鷗。偶憶嘉言,銀綾繞城十里;遙對遠樹,金汁灌田千疇。江裔置公園,美矣、盡矣!生民利賴。春曦繁花艷,清香撲鼻生;夏苑綠樹蔭,炎暑隨風散;秋韻入楓林,縱談明月夜;冬趣出梅園,共看凌寒秀。黃鸝歌高樹,促織吟草間。捉膝談今,中華振興在望;篳路藍縷,港澳回歸指期。屈數(shù)十萬人家,安居樂業(yè)。游人蒞止,共抒悃忱;青石小坐,竟爾忘歸。
九三老人施菊軒撰 丁丑歲秋日書 (據(jù)《江岸賦》手跡)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