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生平
朝鮮作曲家(1971年入德國國籍) 1917年生于朝鮮南部的東陽,1995年卒于柏林。 1963-1967年居住在柏林。 1967年與妻子一起被韓國當(dāng)局劫持回漢城,以煽動叛亂罪被處終生監(jiān)禁。在國籍聲援下兩年后獲釋。 1969-1970年在漢諾威任教。 1970-1985年在柏林高等音樂學(xué)校任教(1973年任教授)。 廢棄1959年之前的早期作品后,開始使用達(dá)姆施塔特的總體序列手法,并注入朝鮮音樂的音調(diào)和節(jié)奏。
作品
歌劇《劉同之夢》(The Dream of Liu-Tung)(1965) 《蝴蝶寡婦》(Butterfly Widow)(1967) 《精神戀愛》(Geisterliebe)(1967-1970) 《希姆琮》(Sim Tjong)(1972) 交響樂作品《交響曲之一》(1982-1983) 《交響曲之二》(1984) 《交響曲之三》(1985) 《交響曲之四 在黑暗中歌唱》(1986) 《交響曲之五男中音與樂隊》(1987) 弦樂與樂隊《膠質(zhì)音響》(Colloides sonores) 室內(nèi)樂重奏《洛陽》(Loyang) 管弦樂《波動》(Fluctuations)(1964) 《大提琴協(xié)奏曲》(1976) 《長笛協(xié)奏曲》(1977) 《雙簧管、豎琴與小樂隊的協(xié)奏曲》(1977) 《單簧管協(xié)奏曲》(1981) 《雙簧管、大提琴及弦樂的協(xié)奏曲》(1987) 四首《弦樂四重奏》 《長笛五重奏》(1985) 《八重奏鋼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