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劉昭漢劉昭漢(1897-1941年),字景淮,鄒城市香城鎮(zhèn)大莫亭村人。幼年就讀于田黃大同小學、辛莊蠶種學校,后考入滋陽縣山東省立第二甲種農業(yè)學校。1923年,入濟南省立農業(yè)?茖W校攻讀。二年后畢業(yè)回鄉(xiāng),適逢靳云鶚率部進軍河南途徑鄒縣,錄其為司令部參議,次年被委任為河南省尉氏縣縣長。到任數(shù)月,因靳在直奉混戰(zhàn)中失利,遂于1928年初返回鄒縣香城,不久,被推選為區(qū)自衛(wèi)團團長,維持地方治安。1930年,縣自衛(wèi)總團組建,劉遂任副總團長。其問,他熱心于教育事業(yè),先后籌建起“大莫亭實驗小學”、“鄒縣縣立鄉(xiāng)村簡易師范學!,并擔任鄉(xiāng)師校長。
“七u2018七”事變后,劉支持平津學生流亡團來鄒發(fā)展“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不久,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鄒縣,形勢緊張,鄉(xiāng)師解散,他遂于香城組建抗日游擊隊,共有人槍千余,編為三個團。翌年2月,被山東省主席沈鴻烈委任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十一游擊縱隊第四十二大隊司令兼鄒縣縣長”。后率隊加入親八路軍的孔昭同部,受任為“蘇魯戰(zhàn)區(qū)獨立游隊第三十一支隊長”。劉率領游擊隊,曾多次打擊日偽軍。1940年冬,日軍小隊長田川為逼劉放棄抗日立場,派人擄去劉的二女兒劉憲珍作人質。面對敵人的卑鄙伎倆,劉昭漢斷然派人燒毀了自己家中房屋以絕敵念,又針鋒相對地抓到漢奸李成芝的女兒,迫敵交換人質。是年臘月十四日,日軍糾集鄒、兗、曲,泗四縣兵力,對劉部進行圍剿,是役,寡不敵眾,劉部損失慘重。
1941年5月,劉病逝于香城小山陰村。各界各友軍派代表參加了劉的追悼會。鄒東抗日民主政府亦派專人送了挽聯(lián),上書“鄒東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