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盲人蟬丸,日本平安時代琵琶師,是和歌及能樂世界中的著名人物,有眾多歌人為他留下各種和歌,能樂謠曲《蟬丸》則述說他與姐姐在逢坂關偶然相逢的情節(jié)?傊徽摵透杌蚰軜分{曲,蟬丸與逢坂關密不可分。
滋賀縣 大津市有三處蟬丸神社,逢坂一丁目有“關蟬丸神社”上社、下社,大谷町有“蟬丸神社”分社。一般說的“關蟬丸神社”,指的是JR大津車站徒步約十分鐘的下社。
根據(jù)“社傳”記載,朝廷于天慶九年(946)在此祭祀了蟬丸,安和二年(969)讓蟬丸成為“音曲藝道之神”。直至明治維新之前,此神社一直是音曲藝道掌門人象征,負責發(fā)行音曲執(zhí)照給盲人。以現(xiàn)代觀點來看,算是一種讓盲人能靠樂器在各地維生的保護 行政機關。
能樂謠曲《蟬丸》中,把蟬丸述說成醍醐天皇第四皇子,又創(chuàng)作出虛構人物蟬丸的姐姐“逆發(fā)”。前者因盲目而被丟棄逢坂,后者因生來頭發(fā)倒豎(自然鬈發(fā)),而被丟棄男山。能樂中,姐姐“逆發(fā)”是主角,弟弟蟬丸是配角,卻都集“貴”與“賤”于一身,偶然在逢坂關相逢,彼此怨嘆自己的身世后,又各分東西。
現(xiàn)代某些專家,主張歷史上或許真有蟬丸這人,但他并非真正盲目,否則不會在和歌中描述“在逢坂關u2018看u2019 人來人往……”啊,世上就是有這種不解風情的專家。人家搞不好正是佛教中所謂的“五濁”之一“見濁”,為了與世間邪說歪理絕緣,才夜夜坐在逢坂暴風聲中,“只為了度過長夜,度過人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