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段兆鰲 。1858-1939),原名成林,字甲樓,號桂山,清朝貴州貴定縣人。幼勤奮好學,功底深厚,16歲即在貴定和貴陽開館授課。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舉人,次年游歷京都,后主講魁山書院,監(jiān)學學古書院,遵義練軍稽查文案。二十年(公元1894年)第二次游歷京都。后以詩受知于云南撫軍李經羲,曾主個蒙榷局、勘司峨糧案、竹園厘金局總辦,寧知知州、省財政局科員等。辛亥革命后返黔,在家筑暢園,組織"蓬社"詩社,主纂《貴定縣志稿》。1919年后,參與編纂《貴州通志》。勤于寫作、著述甚豐,有《暢園詩草》、《征余吟草》、《甲乙吟草》、《山蠶淺要錄》、《農林蠶工礦說略》等,還編纂?边^《黔軺紀行集》。其詩關心人民疾苦,傷時感事,憂國憂民。
史學專家
當代貴州史學專家王天石著《貴定縣志稿編纂時間及作者考辯》一文肯定段兆鰲編修《貴定縣志稿》及參加編修《貴州通志》的功績:段兆鰲字甲樓,貴定人。生于清咸豐八年。光緒十一年拔貢,宣統(tǒng)年間任云南寧州(今華寧)知州。卒于民國十八年。除編《貴定縣志稿》外,尚著有《暢園詩草》等詩文集。
由于歷史原因,貴定縣志在明代失毀后不再有縣志。段編此縣志稿,從浩瀚的史志中查找考證,認真做到一事一物有根有據。其治學嚴謹的文德高尚,遠非胡編亂造信口開河者可比!盁o以為人,何以為文”這是段兆鰲詩文存稿中的格言。《貴定縣志稿》所據史志從道光年間有史書,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嘉靖貴州通志》清《康熙貴州通志》、《乾隆貴州通志》《道光貴陽府志》中“據實考證而編纂”,確是翔實無誤的縣志。在1986年再版重校時,省有關史志專家們亦十分稱贊段兆鰲這位治學嚴謹的先賢;也使一些對當代不負責而貽害后代的胡編亂造者為之汗顏。
段兆鰲另一專著為《山蠶淺要錄》?梢哉f是貴州歷史上較早出現(xiàn)的一部科技著作!渡叫Q淺要錄》分十章,講述養(yǎng)殖山蠶的全部養(yǎng)殖直到繅絲的工藝及作業(yè)程序。在“民國”時期,貴定開辦桑蠶學校(縣城與沿山鎮(zhèn))就是以《山蠶淺要錄》為教材。
詩作欣賞
氵舞江即景(二首)
第一首
水際云煙都如畫,舟邊鷗烏自依人。
一林綠竹通幽徑,幾處丹楓夾去津。
第二首
丹楓綠樹野梅花,點綴清江送客槎。
何似上春三月景,一林嬌鳥亂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