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卡里·阿格德(al—Qariu2018Aqd) 伊斯蘭教蘇菲派傳教師,伊瑪目·蘭巴尼所傳教團(tuán)阿印科分支的首傳人。全名依禪·沙·伊赫萬·卡里·阿格德。生卒年代不詳。18世紀(jì)中期從印度到新疆阿克蘇附近的阿印科傳教,因此被信徒稱為“阿印科道祖”。晚年返回印度。其道乘理論承襲納格什班迪耶教團(tuán)學(xué)理的主要內(nèi)容,亦吸收了戛迪林耶教團(tuán)部分理論。如十分重視避世靜修,派出傳教的哈里發(fā)在取得資格以前必須在阿印科一座幽靜的山洞內(nèi)靜修40天。后因條件變化,便以靜修室代替山洞?ɡ·阿格德在新疆的維吾爾族和回族中都師傳有弟子,但除回族弟子馬方之外,其他弟子都沒有形成教團(tuán)或門宦。馬方的傳教很有成就,由其弟子和再傳弟子在回族中形成一個散布于新疆、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qū)的門宦系統(tǒng)。如吐魯番的西道堂、寧夏固原的洪門、蘭州堿溝井門宦等都屬于這一系統(tǒng)! (譚吳鐵)
名人推薦
-
巴古拉尊者,于釋迦牟尼出生前七十年出生,出家為苦行僧人后,只用樹皮作衣衫,潛心研究佛法,終獲阿羅漢果位,“巴古拉”是一種樹的名稱。佛教認(rèn)為...
-
法融大師,是禪宗牛頭派的創(chuàng)始人。俗姓韋,潤州延陵(江蘇丹陽縣延陵鎮(zhèn))人。十九歲(六一二年)入句容茅山從三論宗僧炅法師剃度。后從大明法師鉆研...
-
黑鳴鳳,字羽輝,號朝陽,臨清州(今山東省臨清縣)人。中國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穆斯林武將;刈。生卒年不詳。貌溫雅,性謙和,喜文好客。...
-
康倉大師又名穹辛寧多杰、貝瑪秋揚(yáng)若比多杰、噶王固都杰、貝瑪班雜及貝瑪多杰,于公元1908年藏歷5月10日(與蓮花生大士同日出生),出生在中國安多...
-
阿拔斯 (566-652)穆罕默德的叔父。起初反對穆罕默德,但最終成為宗教的主要倡導(dǎo)者。他是 阿拔斯王朝的創(chuàng)始人。
-
侯瑞慶,道號泰慶,齋號耕云軒,全真教華山派第二十四代嫡傳,道教玄門《五行風(fēng)生水起》山水畫傳人,畢業(yè)于清華美院。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