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遵
姓名:雒遵
別號:字道行、號涇波
性別:男
出生年月:生卒不詳
職業(yè):戶部主事、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尚寶卿
出生地:侯張里(今屬陜西省涇陽縣三渠鎮(zhèn))管西村人
簡介
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授戶部主事。
隆慶末年(1572)時任吏科都給事中。這年六月,神宗初登帝位,太監(jiān)馮保在宮中掌權(quán),每當皇帝在大殿臨朝時,馮保都侍立在側(cè)。雒遵上疏說:“馮保不過是一個侍從皇帝的仆人,竟敢立在天子寶座旁邊,文武群臣是拜天子呢,還是拜宦官呢?”他認為這是馮保欺負皇帝年幼的無禮之舉,要求予以嚴懲。由于雒遵是首席大學士高拱的門生,馮保懷疑此舉是雒遵受高拱的指使,即陰謀驅(qū)逐高拱。雒遵的上疏遂留中不發(fā)。隨之,雒遵又上疏彈劾兵部尚書譚綸,并推舉海瑞代之。吏部尚書楊博稱贊譚綸的才能,詆毀海瑞,謂其迂闊、不通達。于是,罷免譚綸、推舉海瑞的建議又被擱置。時隔不久,譚綸陪神宗祭祀日壇時咳嗽不止,御史景嵩、韓必顯又彈劾譚綸,謂其體衰多病,理宜辭職。此時,張居正已與馮保聯(lián)合驅(qū)逐了高拱成為首輔,而張居正向來與譚綸相好,馮保則正想借此事給雒遵捏造罪名,施行報復(fù),因而傳旨責問景嵩、韓必顯打算薦何人代替譚綸,并令其與雒遵一同推舉。雒遵等心中恐懼,不敢承旨,于是三人同時被各降三級,逐出京師。雒遵貶為浙江布政使照磨,后調(diào)任太原府推官,入為尚寶司丞。
萬歷五年(1577)九月,張居正的父親去世,依禮應(yīng)當辭去官職,守孝三年,而張居正覺得自己掌權(quán)已久,樹敵過多,恐一旦離朝,會有不測,遂暗中活動,由神宗下旨令其奪情。張居正歸葬其父時,令尚寶司護送,雒遵堅辭不肯,再次得罪了張居正。
直至萬歷十年(1582)張居正因病去世,馮保被貶南京,才升為太仆寺卿,不久改光祿寺卿,后調(diào)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
萬歷十三年(1585)夏,四川省龍安府楊柳(在今四川省平武縣西)蕃人進犯松潘衛(wèi)金瓶堡(在今四川省松潘縣南),殺死朝廷守將,一時川西震驚。巡撫雒遵派遣總兵官李應(yīng)祥率兵前去征討,一舉平定了該地。雒遵因功入朝,以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后辭歸,居鄉(xiāng)里,好交游,多義行。墓在管西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