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簡介
菲茨杰拉德成名后繼續(xù)勤奮筆耕,但婚后妻子講究排場,后來又精神失常,揮霍無度,給他帶來極大痛苦。他經(jīng)濟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萊塢寫劇本掙錢維持生計。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幾乎無法創(chuàng)作,精神瀕于崩潰,終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迸發(fā)心臟病,死于洛杉磯,年僅44歲。
菲茨杰拉德不僅寫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也頻有特色。除上述兩部作品外,主要作品還有《夜色溫柔》(1934)和《最后一個大亨》(1941)。他的小說生動地反映了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展示了大蕭條時期美國上層社會“荒原時代”的精神面貌。
人們通常都會問小說作家這個問題:“你的角色擁有多少你的特質(zhì)?”對作家史考特.菲茨杰拉德,也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 (The Great Gatsby) 的作者來說,答案是“很多”。 菲茨杰拉德于1896年9月24日出生在明尼蘇達州的圣保羅,他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他對“爵士時代” (Jazz Age,1920年代) 的描述,而那也是他所成長的年代。史考特的名字是以遠(yuǎn)房親戚法蘭西斯.史考特.凱伊(Francis Scot Key) 的名字來命名的,法蘭西斯也就是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 (The Stat-Spangled Banner) 的作者。 菲茨杰拉德在圣保羅從小就被以美國貴族的養(yǎng)成方式培養(yǎng)長大,但是他寫作的主要動力卻來自高度浪漫的想像。
菲茨杰拉德從學(xué)校畢業(yè)之后,他選擇進入軍隊服務(wù)。當(dāng)他駐扎在雪瑞登營 (Camp Sheridan) 的時候,他遇到了澤爾達.塞伊爾 (Zelda Sayre) ,而且與她相戀。為了贏得澤爾達的芳心, 菲茨杰拉德在1920年重寫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說《天堂的那一端》 (The Side of Paradise) 。這本小說反映了 菲茨杰拉德在普林斯頓大學(xué)就讀時的時光,內(nèi)容在說明一個年輕人努力追求愛情與工作上的成就滿足。在接下來的數(shù)十年里,雖然 菲茨杰拉德必須面對自己的酒癮毛病,以及麗爾達的健康問題,但是 菲茨杰拉德夫婦還是沉浸在文學(xué)上的生活與名聲。
1925年, 菲茨杰拉德出版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而世人也認(rèn)為這是他最杰出的作品。雖然這本書一開始并不暢銷,但是這本關(guān)于美國物質(zhì)美夢的小說,卻成為美國文學(xué)小說的代表作,受到大眾的喜愛,廣泛閱讀及討論。書中主角杰.蓋茨比 (Jay Gatsby) 也成為人們拿來與 菲茨杰拉德相比較的人物。
雖然 菲茨杰拉德夫婦后來搬到法國的里威耶拉 (Riviera) 度假勝地,但是澤爾達的病況卻越來越嚴(yán)重。她有時候會突然想要練習(xí)芭蕾,就日夜都不休息的跳著。麗爾達第二次精神崩潰之后, 菲茨杰拉德只好把她送到北卡羅萊納州愛須為爾 (Asheville) 的醫(yī)院里接受治療。在他生命的最后數(shù)年, 菲茨杰拉德搬到好萊塢,并且靠著編劇的工作維生。他在44歲的時候因為心臟病發(fā)而去世,留下他最后一本小說《最后的大亨》 (The Last Tycoon) ,這是一本有關(guān)好萊塢生活的小說,不過只寫了一半。
作品列表
劇本:《美女和被詛咒的人》、《偉大的蓋茨比》、《生死同心》、《女人》、《亂世佳人》、《居里夫人》、 《夜色溫柔》 《我最后一次見到巴黎》、《綺夢初艷》等
長篇小說:《人間天堂》(1920)、《美麗與毀滅》(1922)、《了不起的蓋茨比》(1925)、《夜色溫柔》(1934)、《最后一個大亨》(1941)等
短篇小說集:《飛女郎與哲學(xué)家》(1920)、《爵士時代的故事》(1922)《那些憂傷的年輕人》(1926)、《早晨的起床號》(1935)等
文集:My Lost City(暫無中文譯名)收錄名篇《崩潰》
生平及評價
他是“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也是“爵士樂時代”(Jazz Age)的 桂冠詩人。在二十多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菲茨杰拉德發(fā)表了《了不起的蓋茨比》、《夜色溫柔》和《最后一個巨頭》(最后的大亨)等長篇小說,以及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說。其中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菲茨杰拉德寫作生涯的頂點。這部小說人木三分地刻畫了財富和成功掩蓋下的未被滿足的欲望,反映了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深刻地揭示了角色性格的矛盾和內(nèi)心的沖突,同時也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菲茨杰拉德杰出的才華和寫作技巧!读瞬黄鸬纳w茨比》被譽為當(dāng)代最出色的美國小說之一,確立了菲茨杰拉德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
菲茨杰拉德創(chuàng)造力最旺盛的時期是美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了(1918),經(jīng)濟大蕭條(1929)還沒有到來,傳統(tǒng)的清教徒道德已經(jīng)土崩瓦解,享樂主義開始大行其道。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奇跡的時代,一個藝術(shù)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狈拼慕芾路Q這個時代為“爵士樂時代”,他自己也因此被稱為爵士樂時代的“編年史家”和“桂冠詩人”。由于他本人也熱情洋溢地投身到這個時代的燈紅酒綠之中,他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個時代對浪漫的渴求,以及表面的奢華背后的空虛和無奈,并在他的作品中把這些情緒傳神地反映出來。在他的筆下,那些出入高爾夫球場、鄉(xiāng)村俱樂部和豪華宅第的上流社會的年輕人之間微妙的感情糾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他們無法被金錢驅(qū)散的失意和惆悵更是無處不在。他的作品經(jīng)常以年輕的渴望和理想主義為主題,因為他認(rèn)為這是美國人的特征;他的作品又經(jīng)常涉及感情的變幻無常和失落感,因為這是那個時代的人們無法逃遁的命運。
雖然菲茨杰拉德最出名的作品是他的長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也非常有特色。事實上,在他的有生之年,是他的短篇小說,而不是他的長篇小說,給他帶來了商業(yè)上的成功,為他贏得了一般大眾的認(rèn)同和喜愛。菲茨杰拉德的長篇小說雖然得到文學(xué)界的好評,卻沒有如菲茨杰拉德所希望的那樣為他帶來可觀的收入。為流行雜志寫短篇小說因而成為他維持自己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的主要手段。由于這個原因,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說一般來說都有很強的娛樂性。它們布局精巧曲折,文字細(xì)膩華麗,風(fēng)格機智詼諧,經(jīng)常有歐·亨利式的出人意料的結(jié)尾,讀起來是一種愉快的享受。
不僅如此,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說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菲茨杰拉德是個多才多藝的小說家。在他發(fā)表的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說中當(dāng)然也有平庸之作,但其中的上品絕對是美國短篇小說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菲茨杰拉德的魅力來自于他清晰的敘述,優(yōu)雅的文風(fēng),多姿多彩、點鐵成金的遣詞造句,這種風(fēng)格在他的短篇小說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xiàn)。他的每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詩人的敏感和戲劇家的想象力的結(jié)晶,都是他的藝術(shù)才能發(fā)揮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的產(chǎn)物。由于篇幅所限,我們在這里挑選了他的十六篇作品。這十六篇作品都是得到文學(xué)界高度評價的上乘之作,其中既包括現(xiàn)實主義的杰作《富家公子》,也包括具有魔幻色彩的《本杰明·巴頓奇特的一生》,既有描寫20年代年輕人社交場合中“殘酷而又跌宕起伏的悲喜劇”的《伯妮斯剪發(fā)》,也有反映大蕭條對社會的沖擊的小品《遺失的十年》。在閱讀這些作品的過程中,讀者不但可以享受膾炙人口的故事,也可以領(lǐng)略到一代文學(xué)天才閃爍的靈感和高超的技藝。
很多作家都善于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作為寫作素材運用到小說創(chuàng)作中去,菲茨杰拉德也是如此。他的成名作《人間天堂》,他最出名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都是半自傳性質(zhì)的。他的很多短篇小說也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他的小說中描寫的那些紙醉金迷、嗜酒如命的紅男綠女,那些享受年輕的愛、財富和成功,同時又不得不為揮霍無度和失敗而付出代價的人,正是他自己和澤爾達生活的寫照。本書中收錄的小說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的主人公身上都有菲茨杰拉德的影子,比如《明智的事》中希望用成功來贏得瓊奎兒的愛情的喬治·歐凱利,《最后一個南方女郎》中拜倒在嫵媚的南方女孩艾莉·卡爾霍石榴裙下的北方士兵,《捕獲的陰影》中熱愛戲劇、渴望成功的少年巴澤爾·杜克·李,《瘋狂星期日》中多情、嗜酒、沖動的好萊塢劇作家喬爾·柯爾斯。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說過,“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來自對生活的不適,或無法用行動來解決的內(nèi)心沖突!边@個斷語對菲茨杰拉德來說應(yīng)該也是準(zhǔn)確的。
由于與一個典型的南方女子結(jié)了婚,菲茨杰拉德在小說中表現(xiàn)出對美國南部的極大興趣!端砂啊肥且粋徹頭徹尾的關(guān)于南部的故事,《冰宮》、《明智的事》和《最后一個南方女郎》都講述了南方少女和北方青年的愛情故事,并對南方與北方在文化上和社會上的差異進行了探討。在菲茨杰拉德的筆下,南方是一個炎熱、柔軟、慵懶、令人微微欲醉的地方,那里有“開滿鮮花的炎熱黃昏”和“令人回味的木蘭花香”,是一個“擁有夢一樣的天空、螢火蟲的夜晚和喧鬧的黑人街市的慵懶的樂園”,在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如畫風(fēng)景與樹林、棚屋、泥濘的小河間,流動的是宜人的、不帶任何敵意的熱浪,像偉大溫暖的乳房滋養(yǎng)著嬰孩般的大地”,他甚至認(rèn)為“詩歌一定是一個北方人關(guān)于南方的夢”。對南方的鄉(xiāng)愁和懷舊情緒,與對南方和北方的鮮明對照的清醒認(rèn)識和無奈,為他的很多小說提供了背景和基調(diào)。
值得一提的是,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說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學(xué)女性形象。她們新潮、獨立,有魅力,有勇氣,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像《近海海盜》中的阿蒂塔,《伯妮斯剪發(fā)》中的伯妮斯和瑪卓莉。這些典型的爵士樂時代的女主人公,也成了菲茨杰拉德小說的特征和標(biāo)志。但這些女主人公雖然經(jīng)常表現(xiàn)得毅然決然、義無反顧,她們對自己到底是誰,想要成為什么樣子,也有很多的猶疑和惶惑。比如在《伯妮斯剪發(fā)》中,“伯妮斯隱隱地覺得有些痛苦”,因為她知道“女人們被愛都是因為她們擁有一種神秘的女性氣質(zhì)”,卻不知道這種氣質(zhì)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獲得這種氣質(zhì)。為此她不得不放下自尊向表姐瑪卓莉求助,卻引發(fā)了與瑪卓莉之間的一場較量。即使是《近海海盜》中“天上地下,什么也不怕”的阿蒂塔也經(jīng)常感到茫然,“對事物的轉(zhuǎn)瞬即逝有著近乎恐懼的感知”,“在內(nèi)心深處,覺得自己追求的幸福中還少了些什么”。事實上,菲茨杰拉德的很多女主人公都是以澤爾達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她們擁有的很多特質(zhì)其實正是澤爾達性格的寫照。
婚姻
菲茨杰拉德的妻子
一個美國南方物質(zhì)的、被寵壞的女孩,她的瘋狂與自私毀滅了他的丈夫——天才的作家菲茨杰拉德,這是很長時間人們對澤爾達的惡劣評價。
可是誰知道呢,如果沒有澤爾達,會不會有一個叫菲茨杰拉德的作家以及那部偉大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阿拉巴馬之歌
2007年底,一部以美國大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之妻澤爾達為原型的小說《阿拉巴馬之歌》(Alabama Song),贏得了法國最著名的年度文學(xué)獎———龔古爾獎, 書名《阿拉巴馬之歌》來自20世紀(jì)60年代The Doors的一首同名搖滾名歌!拔也豢赡艿惶幹!庇浾叱錾淼淖髡呃蒸斖哒f,“澤爾達活著和死去的方式都不是淡然處之。”
于是,他把澤爾達的故事寫得轟轟烈烈!拔覑勰切┯袠O強欲望的人,欲望的力量,對自由的渴望,讓他們鶴立于凡塵。”他說。
天堂之外
澤爾達·塞伊爾(Zelda Sayre)1900年7月生于美國南方州阿拉巴馬的蒙哥馬利,父親是州高院的法官,爺爺是參議員,對于小澤爾達一味縱容。6歲那年,澤爾達爬上了自家的屋頂,打電話給消防局,說發(fā)生了火災(zāi)。地點就是她的家?粗旅鎭y成一團的消防車、鄰居和警察。澤爾達覺得這個游戲太有意思了。
直到18歲,澤爾達依然對惡作劇興致盎然。18歲的澤爾達,金發(fā)、白衣,這個野性少女,傾倒了附近軍營里的飛行員們。她指示他們,在她家的屋頂上空,一次次地做特技空中飛行。轟鳴聲攪得鄰居們?nèi)虩o可忍,憤怒地向軍營首長們告狀。
少尉菲茨杰拉德就在這一年認(rèn)識了澤爾達。在鄉(xiāng)村俱樂部的舞會上,他丟開自己的首長,走到被軍官和大學(xué)生簇?fù)淼臐蔂栠_面前———他們以能和她交談或者跳一曲舞為榮———羞澀地做了自我介紹!熬拖癜驯亲訅涸阽R子上凝視自己的眼睛一樣”,在一曲華爾茲之后,澤爾達尋找到了自己的同類,他們墜入了情網(wǎng)。
少尉菲茨杰拉德勇敢地向澤爾達求婚。澤爾達回答得很干脆,娶我?簡單,你要出人頭地、腰纏萬貫,沒錢沒名免談。
菲茨杰拉德,出身破落中產(chǎn)家庭。要想得到高貴、神秘、野性的澤爾達,他只有一條路:寫出一部暢銷的小說,就此改變?nèi)松。他退了伍,將全部賭注都壓在了自己的小說上,之前他拒絕修改已經(jīng)完成的長篇《天堂這邊》,在收到無數(shù)的退稿信的同時,也收到了澤爾達的分手通牒。
半年后,修改過的《天堂這邊》大獲成功,美國青年競相摹擬書中主角的行徑,菲茨杰拉德終于成了“一個口袋里丁零當(dāng)啷裝著錢的人”。
這次澤爾達接受了他,1920年4月,他們結(jié)婚了。菲茨杰拉德24歲,澤爾達20歲。
作品簡介
☆人間天堂
描寫一群二十年代美國青年放蕩不羈的生活,小說的主人公阿莫瑞家境富裕,享有各種特權(quán),他嬌生慣養(yǎng),多情善感,充滿了年輕人的幻想:要娶“最漂亮的姑娘”,要登上社會的“頂峰”做個“大人物”。他進入普林斯頓大學(xué)讀書,愛上了費城年輕寡婦克拉拉,并提出要跟她結(jié)婚,被婉言拒絕。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阿莫瑞赴訓(xùn)練軍營受訓(xùn)。戰(zhàn)爭期間母親病死,家業(yè)敗落,朋友各奔東西。戰(zhàn)后阿莫瑞愛上了好友亞歷克的妹妹羅莎琳德,可是她卻決定嫁給比阿莫瑞更有錢的道森。阿莫瑞的一切幻想都破滅了,便終日沉浸于酗酒之中。不久,在一次去馬里蘭州的旅途中,遇到一個名叫伊莉諾的漂亮女子。在那里,他們度過幾星期的共同生活,然后各奔東西。對此,阿莫瑞先是詛咒那姑娘,后來開始“厭惡這個社會制度”,盼望著來一場社會革命,把自己推到社會的頂峰。
小說準(zhǔn)確地抓住了時代的脈搏。被稱為開啟了美國的爵士時代。有評論家說這部小說是真正的美國小說,而不是像其他作品一樣模仿英國或者法國的作品。
☆了不起的蓋茨比
小說通過完美的藝術(shù)形式描寫了20年代販酒暴發(fā)戶蓋茨比所追求的“美國夢”的幻滅,揭示了美國社會的悲劇。
蓋茨比與黛茜的戀愛和分手本來是個很普通的愛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蓋茨比熱戀的姑娘當(dāng)作青春、金錢和地位的象征,當(dāng)作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質(zhì)生活的“美國夢”。蓋茨比為了追求黛茜耗盡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后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為:有了金錢就能重溫舊夢,贖回失去的愛情?上,他錯了。他看錯了黛茜這個粗俗淺薄的女人。他看錯了表面上燈紅酒綠而精神上空虛無聊的社會。他生活在夢幻之中,被黛茜拋棄,為社會冷落,終于鑄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而其文描寫愛情與理想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一股哀傷。像一股細(xì)流流露在字里行間,正是反饋出作者本身對美國夢的失望。作者在別處也提到過這部小說的重心正是放在”美國夢“的幻滅上。
《了不起的蓋茨比》之所以成為一部不朽的名著,與其形式和寫作上的特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結(jié)合了客觀與抒情、現(xiàn)實與夢幻、理想與象征、順敘與倒敘、鋪陳與簡約等手法并運用的完美和諧使其統(tǒng)一為一體,使這部作品有了及其深刻豐富的含義與內(nèi)涵。對小說人物本事的刻畫也突出了重要的時代的特點。 蓋茨比是20年代典型的美國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歡歌笑舞的“爵士時代”的寫照。
☆夜色溫柔
《夜色溫柔》發(fā)表于一九三四年,是菲茨杰拉德生前所完成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出身寒微但才華出眾的青年對富有夢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終如何遭到失敗、變得頹廢消沉的故事。小說的背景被安排是作者所熟悉的歐洲大陸,時間跨度為1917年到1930年間,但小說所展現(xiàn)的仍是美國“爵士樂時代”的社會場景。
《夜色溫柔》的主要內(nèi)容介紹了強烈的懷舊情緒、悔恨心理、失落的希望、破滅的幻想、人格的分裂。
《夜色溫柔》是一部帶有很強的自傳性的小說,探索了一種酷似作者所經(jīng)歷的感情與精神的崩潰過程。
短篇小說:
《本杰明·巴頓奇事》(《返老還童》)
《冰宮》
《冬天的夢》
《赦免》
《明智之事》
《伯妮斯理發(fā)》
《水果軟糖》
《夢幻的殘片》
《重返巴比倫》
《富家子弟》
《寶貝派對》
《最后一個南方女郎》
《魅力》
《駱駝的背脊》
《哦,紅發(fā)女巫》
《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