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楊凝式出身官宦人家,父親楊涉為唐末宰相。據(jù)《五代史補》記載,唐天佑四年夏,朱晃篡唐,改國號為梁(也稱后梁)。楊涉將主持送傳國玉璽給后梁太祖(朱晃)。楊凝式勸諫其父說:“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授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后云云何?其宜辭免之!碑敃r,后梁太祖朱晃害怕唐室大臣不利于已,常私下派人四處探訪群臣的言論,官宦人家有許多人因此遭禍。楊涉此時也常有自身難保的感覺,忽然聽了兒子楊凝式的話,非常害怕,大叫:“汝滅吾族!”神情黯然沮喪。楊凝式也害怕自己的這番話被人聽去,真的給楊家?guī)頊珥斨疄?zāi),于是,開始佯裝癲癡。此后經(jīng)年,戰(zhàn)亂頻仍,朝代更迭猶如走馬燈一般,生性耿介的楊凝式只好消極地在佯裝癲狂中度過一生。時人送其雅號“楊風子(瘋子)”。
楊凝式從唐昭宗朝進士及第,授度支巡官,遷秘書郎、直史館;及至五代,從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三川守到集賢殿直學(xué)士、考功員外郎,又從比部郎中、知制誥、右常侍、工戶二部侍郎、兵部侍郎等等直至最后的左仆射、太子太保,死后詔贈太子太傅,歷仕五代。這之中,他幾次尋病辭官,又幾次入朝為官。
創(chuàng)作風格
楊凝式善文辭,工書法。《宣和書譜》等典籍稱楊凝式喜題壁,久居洛陽,好游佛寺道觀,兩百多寺院均有其壁書,風靡一時。如無楊凝式墨跡的寺院,往往會先粉飾其壁,擺放好筆墨、酒肴,專門等楊凝式來題詠。楊“若入院,見壁上光潔可愛,即箕距顧視,似若發(fā)狂,行筆揮灑,且吟且書,筆與神會。書其壁盡方罷,略無倦意之色。”他的書法初學(xué)歐陽詢、顏真卿,后又學(xué)習(xí)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jié)體,都令人耳目一新。在晚唐書法衰落的形勢下,挺然崛起,獨樹一幟,是一代承唐啟宋的著名書法家。他的書風直接影響北宋書壇,宋人對楊凝式頂禮膜拜!八嗡募摇保刺K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黃庭堅至洛陽遍觀僧院壁間墨跡,他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入妙,當與吳生(吳道子)畫為洛中二絕。”又說:“有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塵氣似“二王”者,惟顏魯公,楊少師仿佛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贝撕螅瑫鴫浴邦仐睢辈⒎Q。連挑剔的米芾也贊其“天真縱逸”、“如橫風斜雨”等等。
成就
楊凝式富有文藻,并工顛草,大為時輩所推唐昭宗時,登進士第。梁時,為考員外郎。唐同光初授比部郎中,知制誥。晉時,以禮部尚書致仕,閑居伊咯之間,恣其狂逸,多所抗忤。人高其才,莫之責也漢時,歷少傳少師。周顯德初,為太子太保,卒于洛陽。凝式長于歌詩,善于筆札。洛川寺觀藍墻粉壁之上,題記殆偏。時人以其縱誕,有風子之號。
他的書法初學(xué)歐陽詢、顏真卿,后又學(xué)習(xí)王羲之、王獻之,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jié)體,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有《韭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熱帖》等。
《韭花帖》是他流傳于世的代表作,是用行書書寫的信禮。內(nèi)容是敘述午睡醒來,恰逢有人饋贈韭花,非常可口,遂執(zhí)筆以表示謝意。此帖的字體介于行書和楷書之間,布白舒朗,清秀灑脫,深得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筆意。而《盧鴻草堂十志圖跋》則深得顏真卿《祭侄稿》的的神髓,,錯落有致,氣勢開張,以古樸茂雄渾之氣撲面而來?癫荨渡裣善鹁臃ā泛汀断臒崽穭t更加恣肆縱橫,變化多端,點化狼藉,線條扭曲不安,一股對時局不平的郁悒之氣躍然紙上!渡裣善鹁臃ā吩诓輹校瑫r時夾入一些行書,后人稱為“雨夾雪”。
楊凝式在書法歷史上歷來被視為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
書法成就
楊凝式生活的時代,正是唐王朝走向滅亡繼之以五代戰(zhàn)亂的時期。這位才子,勢必變?yōu)楣植牛踔烈辕傋拥牟∠嗲蟮妹獾湸嫔,而他借以慰籍心靈的書法藝術(shù)也自然端莊不起來了。他的表現(xiàn)其精神個性的行書也可以說正是他所遭遇的這個衰亂時代的在他的精神上留下的印痕! 段宕贰繁緜鞣Q“凝式雖歷仕五代,以心疾閑居,故時人目以風子,其筆跡遒放,宗師歐陽詢與顏真卿
楊凝式書《新不虛詞》
而加以縱逸,即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勝跡,輒流連賞詠,有垣墻圭缺處,顧視引筆,且吟且書,若與神會!庇捎谒矚g遨游佛寺,又特別喜歡書壁,據(jù)說他居洛陽的十年間,二百余所寺院的墻壁,幾乎都讓他題寫遍了。而各寺僧人,也以能夠得到他的題壁墨書為榮耀。為此,寺僧們見有可題寫的墻壁,就先將其粉飾一過,專等他到來。楊凝式或乘興游到此處,見墻壁光潔可愛,即“箕踞顧視”,興發(fā)若狂,乃信筆揮灑,且吟且書,直到粉壁書盡才肯作罷。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與唐代的張旭、懷素頗有相似之處,所不同的是,張旭、懷素是借酒作書表演給人看,楊凝式則是為了自慰和自我發(fā)泄胸中的逸氣! 钅降倪@些題壁作品一直到北宋時期還可以看到許多,黃庭堅就曾說:“余曩至京師,遍觀僧壁間楊少師書,無一不造妙入神。”(馬宗霍《書林藻鑒》卷八)遺憾的是建筑不能永久保存,他的這些書法妙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蕩然消失了。而保存下來的紙本墨跡,只有行楷書《韭花帖》、行書《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行草書《夏熱帖》和草書《神仙起居法》四種和刻帖《新步虛詞》等數(shù)種。從這些作品看,楷書、行書、草書都有,且風格多有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顯示了他的藝術(shù)功力,另一方面也是他佯狂性格的自然流瀉。這些帖的內(nèi)容或者是關(guān)于健身養(yǎng)生的,或者是寫風花雪月,或者寫神仙道士,沒有一個是莊重嚴肅的,何以會如此呢?時世變亂,人間時事不可說,也不值得掛心,所以,他只有到世俗以外的世界里去尋求樂趣了! 『笕艘詾,他的代表作是行楷書《韭花帖》,此帖的內(nèi)容寫他晝寢之后,腹中甚饑,得韭花珍饈而食的愜意心情。寫此帖時,他大概心情較平靜,以行楷書作之,寫得很隨便,卻筆力穩(wěn)健,于不經(jīng)意處見其功力。頗似微醉之人,隨意游走,忘了道路遠近與時辰早晚,或走或停,隨意所適?础毒禄ㄌ返挠霉P不失規(guī)矩,而結(jié)體奇中寓險,險中見奇;章法也獨特,他有意無意將字距和行距拉得很大,使這幅作品給人以清朗寬舒之感。這種布局在楊凝式以前是很少見的,但這又不是他有意要出新,而是他簡淡蕭散的精神的自然表現(xiàn)。所以黃庭堅對《韭花帖》贊以詩云:“世人盡學(xué)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保ā栋蠗钅教蟆罚 ∪绻f《韭花帖》是他作為正常人,在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之下筆底神來的杰作,那么,他的行草書《神仙起居法》和《夏熱帖》等的恣肆散逸,恍惚變幻,則可以說是展現(xiàn)了他的貌似狂放與怪誕實則清醒穎悟的精神狀態(tài)! 钅降牟輹鴮懙每,卻狂得與他以前所有的草書大家都不相同,張旭、懷素、賀知章的狂草都有規(guī)矩可尋,而楊凝式的草書則信筆游弋,東倒西歪,結(jié)體運筆全出意外,又能做到顧盼生姿,多變而和諧。再仔細玩味,其點畫如真行,法度處處在。包世臣論楊凝式的草書是“望之如狂草,不辨一字。細心求之,則真行相參耳。以真行連綴成冊,而使人望為狂草,此其破削之神也!保ā栋矃钦摃饎⑽踺d九問》)。這種奇特的書法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宣和書譜》稱之為“顛草”,可謂恰切之極。這種“顛草”恐怕是除了這個遭遇亂世的不幸而“穎悟”的瘋子之外,其他任何一個書法家都難以寫得出的。楊凝式書法藝術(shù)的可貴之處,恐怕也正在于此! ∪朔Q楊凝式的書法藝術(shù)是在唐、宋兩代的書法藝術(shù)高峰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就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而
神仙起居法
言,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唐人以楷書相尚,宋人以行草爭勝。楊凝式處在這樣兩個時代中間,他早年師法歐陽詢、顏真卿、懷素和柳公權(quán),再上溯二王,積其功而棄其體,得其神而遺其貌,以無所顧及,無所牽累的心態(tài)抒寫自己的心靈。不期然而然地走出了唐人書法的境界而自見一片新天地。開啟了宋代尚意書法的先河。 楊凝式對于宋代及其以后的書法的深刻影響,可以從宋人及其以后的有關(guān)評價中看出。蘇東坡曾說:唐代書法“自顏、柳氏后,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緒,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汨沒者也!保ā吨袊鴷撦嬕罚S庭堅更是將楊凝式稱之為“散僧入圣”,他認為自魏晉以來,書法能夠象二王一樣脫盡風塵氣的,只有顏真卿和楊凝式與王獻之相仿佛。米芾在《書史》中說“楊凝式草書,天真爛漫,縱逸類顏魯公爭座位帖”,形容他的草書如“橫風斜雨,落紙云煙,淋漓快目”。而由于時代的貼近,他們每一個都可以說追摹過楊凝式的作品。宋代人欣賞他的心靈自由,個性張揚,所以也特別推崇他的如《韭花帖》一類的作品。這只要看蘇軾、黃庭堅、米芾的有關(guān)作品就會了然,但宋人能夠?qū)W到他的行楷書,卻難以學(xué)好他的“顛草”。而真正能夠代表他的書法藝術(shù)的獨特之作,乃是他的“顛草”。這種“顛草”決非是僅憑用功就能夠追摹得到的。有宋一代,只有米元章一人的行草書偶然能得其仿佛,而他的為人也因此而被稱之為“米顛”了。至于此后的學(xué)楊凝式者,可以說是代不乏人,但能夠得其神髓者卻寥寥無幾。
評集
五代史本傳:有文詞,善筆札! √圃娡鈧鳎耗焦P跡遒放,師歐陽詢顏真卿,加以縱逸! ±钗髋_題楊少師題大字院壁後云:枯杉倒檜霜天老,松煙麝煤陰雨寒。我亦生來有書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尹洙云:楊公墨跡甚多,論書者以公之筆,其馳騁自肆,蓋得於已意。 蘇頌云:唐人多善書者,隸楷行草,往往各盡其妙。涉五代而字體衰矣,獨楊公凝式號得筆法。 王欽若云:凝式墨跡一紙,宇畫奇古,筆勢飛動,天地間尤物也。公字與顏公一等,俱稱絕異,然公素不喜作尺牘,後人罕能見之,益可寶也。 海岳書評:楊凝式如橫風斜雨,落紙云煙,淋漓快目! ∶总罆罚耗綍煺鏍熳,縱逸類顏魯公爭座位帖。 蘇軾云: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又云,凝式書頗類顏行! ↑S庭堅云:余曩至洛師,遍觀僧壁間楊少帥書,無一不造微人妙,當與吳生畫為洛中二絕。又云,見顏魯公書,則知歐虞禇薛米入右軍之室,見楊少師書,然後知徐沈有塵埃氣。又云,由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塵氣似二王者,惟顏魯公楊少帥仿佛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又云,凝式如散僧入圣。又詩云,世人盡學(xué)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闌。 寬夫詩話:楊風子書法高妙,杰出五代,可與顏柳繼軌,洛中僧寺多有其跡,題華嚴院一詩,用筆尤奔放奇逸! ∩凼下勔婁洠耗阶灶伭攵踔,楷法精絕! |觀馀論:洛人好楊少師書,信可傅寶,但自唐中世來,漢晉書法不傳。如凝式輩所祖述者不遠,會稽父子筆法,似不如是,洛人得楊真跡,夸詡以希世珍,所謂子誠齊人耳! ⌒蜁V:凝式喜作字,尤工顛草,筆跡雄強,與顏真卿行書相上下,自是當時翰墨中豪杰。 趙秉文云:楊少師勸其父不以社稷與人,此與魯公拒安祿山斥李希烈何異?故其書雖承唐末五季余習(xí),猶有承平純正氣象。 董其昌云:少師韭花帖略帶行體,蕭散有致,比少師他書欹側(cè)取態(tài)者有殊,然欹側(cè)取態(tài),故是少師佳處! ④摃^句:絕愛楊風草法奇,西臺晚出尚追隨。相門華組甘拋卻,五代完人更首誰! ⊥跷闹握摃^句:韭花一帖重璆琳,千古華亭最賞音。想見晝眠人乍起,麥光鋪案寫秋陰! ∷囍垭p楫:景度如表驘強韁,布武緊密。又詩云,洛陽草勢通分勢,以側(cè)為雄曲作渾。董力蘇資縱奇絕,問津須是到河源。又云,少師之草鋪豪入紙,至能齊力,而矜奇尚褊,踽踽涼涼,未免已甚! 鴺ⅲ何宕鷷K黃獨推景度,今但觀其書之尤杰然者,如大仙帖,非獨勢奇力強,其骨裏謹嚴,真令人無可尋間,此不必沾沾於摹顏擬柳,而顏柳之實已備矣。又云,景度書機括本出於顏,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然學(xué)顏者,尤貴筆力足與抗行,不衫不履其外焉者也! ±钊鹎逶疲簵罹岸葹橛商迫胨我淮髽屑~,韭花帖筆筆斂鋒入紙,蘭亭法也,思翁以景度津逮平原,化其頓挫之跡,然終身不出范圍! 】涤袨樵疲荷賻熥冇臆娭婺,而神理自得,蓋以分作草,故能奇宕也。
傳世名著
韭花帖
楷書,為楊氏楷書的代表作。此帖是楊凝式在晝寢乍起,腹中甚饑之時,得以珍饈充腹之后信筆寫下
韭花帖
的。明董其昌曾為此帖題跋:“略帶行體,蕭散有致”。此帖字距、行距均拉開至極限,然而其行氣縱貫而舒朗空靈。此外,在單字結(jié)體上也獨出機杼,或戴高帽,或左右分離,或重心偏移,或輕頭重腳,妙趣橫生。然一切出于自然,并無造作之感。
神仙起居法帖
草書。內(nèi)容記述古代醫(yī)學(xué)上的一種按摩法!缎蜁V》說楊氏“尤工顫草”,此帖可窺一斑。此帖在草書中,還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后人稱其為“雨夾雪”。此法始于顏真卿稿書,而楊凝式能融會貫通,使人望之無跡可尋,幾入化境。黃山谷曾評此帖為“散僧入圣”,米芾則稱其“天真縱逸”。全篇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書字的結(jié)勢于攲側(cè)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chǔ)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chuàng)立新風格,盡得天真爛漫
夏熱帖
之趣。